照明邦:成长加速器——在代价可承受的范围内,去犯错、去失败……

我曾花3800多买了一个VR眼镜,本想用来沉浸式地看电影和玩互动游戏。
可买回来后,我就用了六七次,这主要还是刚开始时有新鲜感,用了之后就知道这东西有点重,发热量大,戴着很不舒服,看电影得躺着,玩游戏经常卡,现在就一直放在那里吃灰。
可即便如此,我一点不后悔买了它。
因为这件事让我明白,很多东西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更多只是一时感觉新奇而产生的强烈的想拥有感,实际却没什么实用性,这个认知很好地克制了我的消费欲。
关键这VR眼镜有个超大的包装盒,一直放在衣柜里,很显眼,每次找衣服,它就提醒我一次。
今年618,我硬是想不出要买什么东西,最后搜肠刮肚囤了点药,买了三本书,真不像以前那样各种买,没什么消费欲了。
01
花3800买VR眼镜却没玩过几次,这个购买是一个失败的决定。但是这件事带来的认知,却会避免我犯更多的错误,遭受更多的损失,这也很好。
所以我一直觉得,成功固然可喜,但错误和失败也能让人进步,只要在代价可承受的范围内,多去尝试总是好的。
尝试得多了,你就会得出你的经验,进而出现你的直觉。经验积累得越多,你的直觉判断也就会越来越快速,越来越正确。
千万别因为害怕犯错,或者总想着把事情考虑得足够全面完美,而不去采取行动,这样真的无法成事。
02
有时候,我明知道孩子的有些选择是错的,我也不会去干涉。
比如她很想要一个电话手表,有次她在拼-多多上看到一个电话手表只要30多块,她拿出她的零花钱,执意要买。
就这价格,不看评论,我敢百分百确定质量不会好到哪里去。
显然,这事跟她讲道理,讲不通,还鬼哭狼嚎的说我不爱她之类的,所以我直接下单了。
电话手表到货的那天,她非常兴奋,满心欢喜地打开包装,整体粉红色,手表外观也的确精致,结果这电话手表连机都开不了,充电也充不进去……
这相信这次购物体验,她会记很久很久,她也一定深刻理解了什么是一分钱一分货,什么叫一味贪便宜不可取。
像这样,花几十块钱成本,让小孩子犯点小错误,让她体验一点小失败,这种事的教育意义,可比大人们给她讲道理要深刻得多,很值!
03
还有很多事情,如果一直在站在场外的话,你再怎么论证推理、分析透彻,永远体会不到其中的玄机。
还是得入场,还是得在一次次的实战中,去感受这东西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是不是自己擅长的,有没有危险,能不能干下去。
记起小时候爬树掏鸟蛋,那个鸟窝大概离地面十一二米左右,当时我已经爬到八九米了,离鸟窝就那么两三米了,底下的小伙伴群情激奋,全都催我继续爬。
但他们不能感受我当地的处境,从树上往下看时,很高,会有一点眩晕感,还有风呼呼地吹,紧紧抱着树干的手会有点打颤,是的,我放弃了。
下树后,我站在树下,望着鸟窝的位置,很感慨:明明不高啊,为啥在树上往下看会那么高呢?
这次掏鸟窝虽然失败了,但我的收获却非常大,我懂得换位思考,知道我们不应强求别人来理解自己,也不能要求自己一定要理解他人,位置不同,立场不同,经历不同,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认知体验。
04
其实我犯错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亮化设计工作室刚组建时,想省钱,买二手电脑,结果被一男一女两年轻人骗了,花了大几千买了两台过时的机子,最后还是买的新机,纯亏。
还有鬼迷心窍地在会销现场交了17000多买域名,被骗。花了近3万给我爸买的机耕船,并不好用,等等。
很奇怪,我能记得住的成功的时刻总是少的,而这些犯错失败的时刻有的十多年了,却还是记忆犹新。
想起史玉柱说过的话:成功时总结的经验可能不靠谱,失败时候的总结最接地气儿。
嗯,就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