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广州确诊阿婆,三过点都德而不入

2021-05-27 12:27 作者:雷斯林raist  | 我要投稿

01


我国网友看流调报告的方式,越来越可爱了。


5月21日,广州新增一例阳性病例,患者是一名75岁的老太太,官方随后发布了老人过去这些天的行程轨迹,是这样的:



我不知道你们从这个流调记录里看出了啥,反正网友看出了“这老太太就住点都德对面,结果绕着点都德吃了一圈也不去点都德”。




我发微博问,结果也有一群人当地人表示点都德真的不咋样。



确实,我第一次去广州的时候,下了飞机直奔点都德,结果无比失望。我猜要是谁专门飞来南京吃南京大牌档,估计也是一样的心情。


倒也不是说有多难吃,主要就是一个连锁茶楼没啥特别的,如果怀着很期待的心情去就会失望。相比下来,确实稻香要好吃一些。


当然,很多网友在行程轨迹出来前就已经决定根据行程轨迹去吃了。也是挺有趣。



上次沈阳的流调记录出来也是一样。




明明官方事无巨细通报了确诊大爷全部行程,不知道为啥,网友一眼挑中了他去吃鸡架的几条,开始思考“沈阳的鸡架到底有多好吃”



最后沈阳和鸡架一起上了热搜,媒体和网友纷纷跟进,发来了。


烤鸡架



炸鸡架



炒鸡架、拌鸡架




总之本来挺严肃的流调报告,硬生生变成了“舌尖上的沈阳”,网友也就顺道讨论起了到底哪家的鸡架便宜好吃,特别和谐。




02


去年我们也写过关于流调记录的事情,那会儿大家可完全不是这个画风。


11月先是一份不知道从哪泄露出来的上海流调记录文件:



里面密切接触者本人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家里有多大、他的身高体重信息、身体BMI指数,一应俱全:





码都是我打的



不止于此,在文件的最后,还把他父母的住址、手机号、身份证号。他朋友、他女朋友、他女朋友的朋友的相关信息全部都列了进去:

码也是我打的



因为实在太过详细,网友全部都在关注这几个密切接触者的隐私。那会儿谣言满天飞,磕cp的、骂人的、还有这种不知道从哪得到的消息,硬要说男的出轨,女的小三:




最后还要当事人出面接受采访辟谣,真的给人带来了很多麻烦。


结果到了12月,又一份流调报告泄露出来:


码也是我打的



这次更是全网一起骂这位密切接触者,什么难听的话都出来了:




还有博主发了一个视频,里面是一女生在夜店夸张拥吻男生(男生表情痛苦)的内容,然后说这女生没有责任感。



后来又表示,这视频根本不是流调里的女士。


再之前,天津发生的事情也一样,他那位被泄露隐私的赵先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的手机号一直响个不停。


善意的慰问慰问他,不讲礼貌的上来就问他家住哪,还有充满恶意的,上来就是语言攻击。




有人说这是我国网友素质不行,这我不同意。


因为当一个人的隐私被暴露在全网的关注下时,难保会有坏人恶意带节奏,然后吃瓜网友们会跟节奏。中国有14亿人,不可能每个人都善良理智。只要有0.01%的人是坏人,最后就会掀起一场针对个人的吃瓜狂欢。


所以最后其实还是要从官方通报以及隐私泄露入手,做到流调通报只提轨迹不提人



泄露隐私者,要追究相关责任:



有人说这些信息不公布,难道不会对防疫工作造成危害吗?


我之前提保护隐私的时候,有网友反问我:


隐私有疫情重要?



???


另一位网友暗示我是公知腔调,质疑我的动机:(事实上我最近天天被骂五毛。)



还有一位微博介绍是“志愿督查,爱国小分队成员”的女网友,先私信骂我,然后直接说我是“恨国党”和“间谍”:



???这都哪跟哪啊。


我又没说不该公布流调记录。


但是对于防疫工作来说,我们根本不需要知道密切接触者的姓名、电话、具体住址、职业、家庭关系、婚恋状况等信息,我们只需要知道他这些天去了什么地方,帮助我们自我筛查就够了——其他的属于他的隐私,应该保护起来。


相信你也不想隐私满天飞。


相信你也不想被不知所以的沙雕网友议论,非说你是小三。


相信你也不想,突然多了几十个人加你微信,要对你说些有的没的。


如果大家都没有隐私意识,那就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不是吗?



03


你看这次广州和沈阳的通报,既说明白了患者去了哪里,让我们安心。又保护了患者隐私,让他们不至于过多地曝光在公众视线下。


果然,网友的关注点不再是这些人有什么社会关系,不再会打爆这些人的电话,也不会有太多谣言。


反而是沈阳哪里好吃、广州哪里好吃、鸡架怎么做好吃、早茶哪种最好吃。



从全网骂一个陌生人,吃一个陌生人的瓜,到大家开开心心讨论美食。


这难道不好吗?


流调报告里提到早茶,提到鸡架,以后可能还会提到新疆大盘鸡、潮汕牛肉火锅、南京鸭血粉丝汤、安徽臭鳜鱼、沙溪牛肉粉、湖南臭豆腐、乐山钵钵鸡、苏州汤圆...


说到上海汤圆,突然想到当时有个上海阿姨,被抓到逃票118次坐火车去苏州。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吃汤圆:




专门坐火车,跨城,逃票118次,就是为了吃一口汤圆。


所以那家汤圆,到底有多好吃?


广州确诊阿婆,三过点都德而不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