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切斯柏与临光家三代人的异同:《日暮寻路》主题分析

2022-09-24 14:44 作者:Giraffowl_隔热服  | 我要投稿



@满口的之乎者也 在这个视频中讨论了理想主义者的困境:现实中远不止正义和邪恶的对抗,更多的是两难的电车难题:就算双方都是正当的,也总有一方需要被牺牲。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直白地宣泄对这世道的愤怒是不够的,这只会带来无尽的内耗,甚至崩溃。他们需要比一般人更加实事求是地认清这一点,把愤怒藏在心底,然后更专注地做该做的事。


我很认同这个观点,在看前几遍的时候我也是这样理解的。但随着讨论的深入,我意识到这只概括了玛恩纳在这个故事开始前的状态。把愤怒收敛到心底、停止内耗后,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呢?

刚出发的玛恩纳并无法给我们这个答案,整理叔叔这十年的态度只是把真正重要的问题延后了,给人喘口气的空间。诚然,这种澄清和延后是有价值的,盛怒之下我们也无法思考任何问题,但这仍不是答案。

这是当代最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没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指出一个可能的方向,有识之士都应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至少给出一个探索的方向。

而《日暮寻路》,我认为其中就包含着一个方向。


本文打算从切斯柏入手,先通过三个问题透彻地理解切斯柏的人物动机,再对比临光家老中青三代人对着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从而整理出《明日方舟》藏在字里行间的回答。


切斯柏最强烈的动机就是改变卡西米尔这个社会。对于这类主张改变的角色或人物,我们都可以问这三个问题:

- 他认为卡西米尔什么地方有问题?

- 他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是什么?

- 他是如何践行他的解决之道的?


如果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之间是合乎逻辑的,那么即便没有成功的,仍可以把失败归咎于机缘巧合。

相反,如果第二问中的解决之道并不能回应第一问中的问题,或者第三问的具体实践和第二问的方法论牛头不对马嘴,那么,这连尝试都是多余的。

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切斯柏是如何回答这三个问题的,他的回答前后一致吗?



我们主要的参考内容是玛恩纳和切斯柏的对话,那段对话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他们的对话是从结论开始的,回应了那句

我们认识这些年,总是仗着对彼此的了解,认为许多事情不言自明。事到如今我才想起来,也许其中许多都是误解。

文戏方面,结论对不上,所以需要更深入的争论;打戏方面,各有各的坚持,就只能用武力分胜负了。文武结合,很有卡西米尔篇的特色。


第二阶段,切斯柏进攻,玛恩纳防守。争论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切斯柏对玛恩纳的控诉。越是深挖,理念上的分歧越来越多。玛恩纳理解切斯柏的情绪,不作反驳,只是解释。

玛恩纳武力上自然是压制切斯柏的,此时玛恩纳心态上也仍然游刃有余,还会从切斯柏的控诉中抽身出来,点评他的攻击。

因为玛恩纳知道,切斯柏是在发泄自己“无处可去的愤恨”。当年面对切斯柏的求助,无能为力的玛恩纳心里也不好过,所以只是在躲,仍想化解,而不是击败。

躲得好。


这里进入第三阶段,玛恩纳开始反驳切斯柏的误解。“凭你的信念,来断定我该做的事情吗?”

面对反驳,切斯柏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理念,这一段也是接下来要细看的一段。只不过,切斯柏越是展开,对于玛恩纳来说,就越是偏离正道。

当切斯柏表达出对牺牲的扭曲理解后,玛恩纳开始使用全力,全力地反驳切斯柏的谬误。


第四阶段,面对马恩纳的全力,切斯柏没有还手之力,他的疯狂已经被玛恩纳击碎,露出其真心。所以这里也要着重阅读。

在这里,切斯柏不再尝试为自己辩护什么,因为他已经承认自己的失败和迷茫,他更多地是在发问和感叹,并在死前把期许投射给面前他最熟悉的一位“临光”,他还留下了最后的波纹(不是),因为他知道,就算玛恩纳对一切都心死了,关于另一位临光的情报仍会是能驱动玛恩纳走起来的动力。

至少,临光不应该继续沉默...

最后,切斯柏怀着对玛恩纳最后的期待,死了。


至此,起承转合,切斯柏的自我阐述基本完成。展示的顺序是反过来的,先是结论,再是手段,然后是主张,最后是动机。更前面其他的内容更多的是铺垫和印证。

下面正是把他的回答整理成平实的文字。当然,你也可以再读一次《空盔甲》,尝试自己整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然后再来看看我们的理解是否相同。

回顾一下,那三个问题分别是:

- 切斯柏认为卡西米尔什么地方有问题?

- 他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是什么?

- 他是如何践行他的解决之道的?


病症:现代人的麻木

我们可以百分之一百肯定,切斯柏的这场阴谋不是为了名利功勋,不是为了报复,他的不满并非指向一般市民和和平。

而是最后他感到不甘、去控诉的东西:

前者是明确的苦暗:唯利是图的商人、背弃荣耀的骑士、虎视眈眈的邻国、压迫着人们的天灾、动荡和不公。这些都是理性可以观察到的。

后者没那么明显,并不能第一时间想起,但更让人产生心寒、窒息的感觉:甚至不是一般人的冷漠,而是这个时代对他们这帮反抗者的否认和践踏。


文学语言会延长审美的时间,一起张口读读那一句话:“是此时此刻或许在某处响起的,因为我的挣扎无法将其撼动分毫,而发出的嗤笑。哪怕撞得粉身碎骨,也不会有其他回响。”

这是对牺牲的绝对否认:如今的规则才是历史的潮流,才是唯一正确,你们骑士迂腐地视作珍宝的东西是逆时代而行,简直不值一提,没有任何意义。

这不是因为无知而傲慢,而是因为把握住了时代的方向而有恃无恐。最具体的代表就是记者凯恩:骑士们想要荣耀就给他们,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然而,除去这条“正确的”路,就没有其他路了吗?过去的一切美德都应当随着时代的推进而被全盘否认掉吗?这个过程中,是不是扔掉了某些价值能跨越时代的宝物?是不是抛弃了太多的人?

玛恩纳,你是如何能甘心的?

切斯柏反抗的第二个动机不是理性地指向某些敌人,而是感性的、强烈的一种不甘、不服。



切斯柏是能理解社会运作逻辑的,他知道什么是这个时代所鼓励的东西。

这个时代鼓励功利主义,收益大于代价就去做,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可操作性非常高。然而,代价则是一切不可量化的东西都被抛弃了。美德之中,尤其是“为别人牺牲”,更被看作完完全全的不可理喻,除非有可以量化的、更大的收益。

在这个时代中,弱肉强食、抛弃弱者是理所当然的,就算这其中有道德上的代价、会被人指责,但只要能赚够本,被道德反击也不足为惧。

切斯柏和玛恩纳都不甘愿承认,这是正确的、唯一的道路。


方法论:要让人重新正视牺牲

为什么切斯柏如此看重牺牲?这我们稍候再说,但他这次阴谋的关键目标就是关于牺牲的。

切斯柏认为的解决之道是“展示美德”,这和耀骑士打特锦赛有相似的地方:要让美德重新在聚光灯下被展示,告知全社会,美德并不是过时的事物,美德依然可以闪耀。

切斯柏和耀骑士一样,都想展示一种不同于利己主义、乃至功利主义的活法。这便是切斯柏的反抗。


切斯柏眼中的牺牲是怎么样的?参照他对玛恩纳的期待和他自己的实践,或许,他认为的牺牲并非权衡过“自己生命的价值”和“牺牲换来的价值”后,做出的功利主义的决定。而是无需权衡计算的牺牲,去做就仅仅是因为那是正确的。

这是他从过去的玛恩纳身上学到的骑士道。

无论是无光骑士的传说,还是玛恩纳不考虑任何贵族的颜面的行侠仗义,那时的游侠玛恩纳就是那样的人,为了心中的正确,甚至可以与所有卡西米尔权贵为敌。

即便玛恩纳手刃的叛军中包括了自己的父亲,切斯柏也认为玛恩纳的行为是真正的骑士该做的,还加入了他的队伍。

所以,玛恩纳的当年的沉默才对切斯柏打击这么大。所以玛恩纳如今的解释才更让切斯柏无法接受。

“当年我们想拉都拉不住你去拼、去为正义冒险,如今连你也不再愿意牺牲了吗!”

某种意义上,玛恩纳代替了切斯柏的父亲给他展示了什么是“正确的路”。而玛恩纳却似乎又亲自否认了这条路。这不是瑟莉娜一条人命的事情,而是唯一可以寄托以信仰的东西崩塌了。征战骑士内切斯柏看不见美德,过去的玛恩纳的幻影是他仅剩的寄托 

由此,切斯柏心中的矛盾建立起来了:既希望玛恩纳能重新成为榜样,又觉得玛恩纳已经背叛了。所以,他既不想玛恩纳插手这件事,拿走了他的剑,又用伪造军情的收音机把玛恩纳拉入局。

也许,他就是希望玛恩纳主动要来一把剑,这样即便是来阻止自己的,玛恩纳也至少重新产生“拔剑”的想法了。而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拔剑”意味着风险、也就意味着牺牲,意味着玛恩纳·临光不再沉默。

要么阴谋成功,唤醒卡西米尔,要么阴谋失败,唤醒玛恩纳,切斯柏有意无意间大概打着这样的算盘。至于这阴谋真的能唤醒卡西米尔吗?


阴谋:理想上的自杀

好像有这么一个说法:回避思考自杀相关的话题其实就是哲学上的自杀。这么说来,切斯柏这个阴谋可以说是理想上的自杀。

他也已经坦言自己的计划:主动挑起卡西米尔和莱塔尼亚之间正在孕育中的战争,在战争中展示征战骑士是如何愿意为国家牺牲的。

这个回答和第二个回答逻辑上是走不通的。玛恩纳已经以自己的全力反驳了这个计划:

这已经不只是牺牲自己,而是牺牲他人了。这是和骑士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但玛恩纳与其说是在反驳切斯柏,不如说是在反驳过去的自己。切斯柏并非误解了玛恩纳,而是在模仿当年的玛恩纳。

这跟西里尔当年对玛恩纳的否认是一样的。无论是挑起战争还是行侠仗义,这种直观的暴力都无法对不完美的现实完成破而后立。这样的反抗只是把应该保护的人暴露在不必要的风险中而已。

之所以说是不必要的,是因为当年的玛恩纳同样无法逻辑严密地回答上面的三个问题:你想改变什么?用什么手段改变?具体怎么做?

如果没法完整回答这三个问题就妄图尝试以最直接的暴力和现实冲突,而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自己仍不能解释清楚的部分。

就像是用自动步枪玩俄罗斯轮盘赌,期待着自己能因为枪械的某些低概率故障而幸存——一亿分之一的概率。

那就只是一种放弃思考、一种自杀,同时是物理意义上的和精神意义上的。



临光:不畏苦暗

上面我们已经聊到了临光家和切斯柏的一些对照关系。


玛嘉烈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和切斯柏是类似的,都是要展示美德。

这是很有意义的,目前我们当然可以说并不是适合社会变革的时期、土地还需要翻动、尚不能支持更先进的社会结构。但是,如果在土地准备好的时候,人们已经忘记了何为美德,那么变革的时机可能就会被错过了。

当人们忘记了何为光的时候,就不会觉得自己“受困于黑暗之中”。耀骑士成为灯塔的意义就在于:你们不需要像我一样成为光,你们不需要模仿我,只要这个社会仍记得什么是光、给未来留下希望就足够了。

但二人的区别在于,玛嘉烈是在现有的社会规则中展示美德,切斯柏打算在战争的规则中展示美德。前者不会把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置于危险之中,这就是他们对第三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骑士的精神在文中就是“为他人牺牲自己”,从这个角度来看,切斯柏“为了展示美德而牺牲平民”这一点,就是错误的。


骑士:独善其身

玛恩纳过去的十年否认的是切斯柏的第二个回答,正如同他同样不认同耀骑士一样。“骑士的荣光不必寄托于他人的见证。”所以不需要展示美德,卡西米尔因此也“无权为我授勋”。

这有种“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区别。从玛恩纳的视角来看,“兼济天下”必然会引起当权者的反扑,他们就算打不赢你,也可以用各种手段伤害你身边的人。

他们甚至不需要用阴谋,只需要把临光家最强的骑士派去一个意义重大,但必死的任务就可以了。临光家甚至无法反抗。这就是绝大多数认识临光家的人对玛恩纳兄嫂的下场的理解。是对玛恩纳早年锋芒毕露的报复。大骑士长罗素可能知道实情并非如此,但由于是秘密任务,所以不能解释。

回到“兼济天下”的话题。你身边的人没有义务为你的理想奉献一切。因此,一意孤行地践行所谓“兼济天下”的理想,又和“为了自己的理想牺牲身边的人”有什么区别?无论手段缓和还是激进,只要有改造社会的心被当权者认识到,就会导致和切斯柏的这次计划一样的结果,有悖骑士之道。

所以,玛恩纳在十年前选择了自己的反面:贯彻骑士之道的唯一方法就是,独善其身。玛恩纳还会为别人牺牲自己,但是只能是力所能及的范围,比如业务范围内的应酬,比如举手之劳。因为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会被认为你有颠覆的野心。


当然,这同时否认了耀骑士的回答。玛嘉烈和玛恩纳区别又在哪里呢?

首先一点,托兰他们是被玛恩纳改造成现在这样子的、是被拉入伙的。他们能活下来完全是因为托兰为首的几个足够强。玛恩纳拉他们入伙的行为就是在牺牲他们,没被牺牲掉是因为各自的造化。这边是西里尔当年对玛恩纳的批评。

而玛嘉烈是遇到同路的人,遇到闪灵夜莺、遇到罗德岛。她没有把别人绑上自己的理想主义战车。

但是,玛嘉烈要在卡西米尔活动,就必然不可能之和同道中人接触,还需要和没有那么伟大理想的人接触,比如那个被伤害的中学老师。他们就是会被盯上,这是无关玛嘉烈的主观意愿的,玛嘉烈不能向无胄盟控诉:我和她才见过一次面!要整玛嘉烈的人可不管这些。

所以玛嘉烈的坚持有违骑士之道吗?我不清楚,需要后面更多的情报。因为玛嘉烈和玛恩纳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她有更多的手牌。她是以正经的方式加入卡西米尔的棋局的,而玛恩纳当年是一副要掀桌子的姿态走入棋局的。后者能动用的资源都在荒野,玛嘉烈或许能有更多手段保护她身边的人。我们拭目以待。


土地:时代的发展

最后,是西里尔,或者说理解了西里尔的玛恩纳,可能还包括托兰。他们对第二个问题给出了另一种答案——去认识这片土地、去翻动土地。

在没有理论指导的前提下进行暴力反抗只是死路一条,又或者只会把情况弄得更糟。本来靠发达的商业,还有一部分人能生活在移动城市、躲避天灾,组织生产工业品、惠及周边的人。

如果靠暴力摧毁了这一切,而不能提出新的可能,又或者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撞了个粉碎,那就没有意义。

这并不是在否认暴力,而是在否认缺乏指导的暴力。所以正确的道路是去寻找一套可行的理论。而理论怎么来?靠阅读经典吗?靠抄答案吗?靠闭门空想吗?显然都不是,至少不只是。

为什么托兰比玛恩纳思绪清晰?他们二人共同经历了当年的一切,唯一的区别除去出身导致的性格不同,就只有最近十年的经历不同。玛恩纳被困于城市,受制于规则,托兰则游走于荒野,脱离了城市的规则,有更多操作的空间。

翻动土地,前提是认识土地。理解这片土地的运作逻辑,在看看如何能够培养出能带来不同结果的土壤,最后,才是组织力量,去改变这片土地。


西里尔从一开始就给出了答案,但他那个时候是征战的时代,他没有机会去实践,而等打完仗了,他已经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做了。

商业联合想要打掉他这颗代表着骑士荣耀的太阳,征战骑士中也有很多势力妒忌临光家的功绩,更别说玛恩纳闯下的祸。

如此有见地、能带兵、武力高强的人,终究一直被压一头,哪怕是在和乌萨斯的战争中,在最后关头之前,他都没能掌握军权。

只能说是可悲可叹。随后临光家的快速没落,也就不难理解了。英雄终究不能敌得过时代。卡西米尔在那时仍未准备好迎接西里尔这种人。


然而,时代也压不垮英雄。耀骑士回归,玛恩纳重新上路,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告诉前行,越来越多人被发展抛弃,被抛弃的人们汇聚出新的声音,时代又再呼唤着新的英雄,新一代的骑士们似乎又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了。


好了,聊完了。

本文讨论完了切斯柏的心路历程。指出切斯柏的行为本质上是对几十年前的玛恩纳的模仿。

玛恩纳可是能成为我父亲的男人!


也讨论完了临光家三代人对切斯柏、或者说年轻时的玛恩纳行为的批判,讨论了什么是骑士之道、理想主义者之道。


临光线三部曲就此落下帷幕,真的是一段漫长的路程。愿再次前行的玛恩纳能鼓舞现实生活中的你我。


切斯柏与临光家三代人的异同:《日暮寻路》主题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