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假设检验

2023-07-24 16:31 作者:漫步毛毛雨  | 我要投稿


基本思路

1、提出假设。

首先提出零假设,记为 H0 ,设立零假设的目的在于检验中要予以拒绝或接受的假设,零假设总是假定总体没有显著性差异,所有差异都是由随机原因引起的。所以这种假设又称无效假设。其次提出备择假设,记为 H1,如果零假设被拒绝等于接受了备择假设,所以备择假设也就是所假设的对立事件。

2、决定检验的显著性水平α 。

在零假设成立的条件下,由被检验的统计量分布求出相应的临界值,该临界值即为零假设的拒绝域和接受的分界线。 

3、构造检验统计量,并依据样本信息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实际值。 

4、将实际求得的检验统计量取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做出拒绝或接受零假设的决策。 如果检验统计量取值超过临界值,说明零假设落入拒绝域中,我们就选择拒绝接受零假设;若检验统计量的取值小于临界值,零假设落入接受域中,我们就不能拒绝零假设,而必须接受零假设或作进一步的检验。

关于p值

p 值是在零假设成立的情况下,检验统计量的取值等于或超过检验统计量的实际值的概率,从而 p 值即为否定零假设的最低显著性水平。p 值经常被称为实际显著性水平, 以区别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

p = P( 检验统计量值 >=| 检验统计量实际|)

把 p 值理解为零假设的支持率或可信程度。p 值越小,零假设越不可信。

可以直接用p来替代检验统计量实际值进行检验:

如果检验统计量的 p 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说明零假设落入拒绝域中,我们就选择拒绝接受零假设;若检验统计量的 p 值大于显著性水平α,零假设落入接受域中,我们就不能拒绝零假设,而必须接受零假设或作进一步的检验。


假设检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