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坦克不戴热护套上高原会冻裂?真这么夸张还是噱头?
坦克炮管热护套是三代坦克的标配,大部分国家都会选择装备,反正购买坦克数百万美元都花了,也不在乎再花一点钱强化一下。不过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内容大意是奚落印度大军上高原而后勤能力不足,坦克连热护套都没有,关于印度后勤问题如何这里不做讨论,关键是文中提到高原上零下3、40°的气温把坦克炮管冻裂,这就让人感觉特别无语,因此今天就简单聊聊炮管热护套。

首先说明一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坦克炮管在正常使用期间因低温冻裂的案例,二战期间苏德战场上冬季气温同样低,那时候炮管不仅没有热护套,受制于冶金技术的限制,炮管质量也不如当代坦克主炮,依然能坚持作战。
最早意识到炮管热护套作用的是欧洲国家,当主战坦克概念成型后,远距离精确攻击成为坦克的必备技能。当时欧洲某国进行了一项远距离射击测试,将坦克暴露在夏日午后的阳光下一个小时,在射击1500米目标时会造成首发弹着点下降1~1.7米,而雨季的蒙蒙细雨中射击时,第三、第四发的弹着点会偏高1.6~2.5米。

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温度的影响,炮管受外界温度的影响产生了细微的形变,或者在持续射击时炮管温度升高带来变化,这点微弱的变化会让炮弹轨道偏差随着飞行距离的增加而放大,然后导致脱靶。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气温对炮管的影响主要是导致炮管受热不均、热胀冷缩等情况,影响的是炮弹的精度,而不是炮管因为低温或高温受到直接的硬伤。

炮管热护套是一种绝缘体材料,有隔热型、导热型和复合型三种,它套在炮管上不是为了给炮管保暖,而是给炮管提供一个比较恒定的温度环境,避免如冬季一面晒太阳受热、另一面背阴低温导致变形这样的情况。
热护套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降低炮管开火后的热学特征,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坦克的生存能力。

由此可见热护套并非是不可缺少的配件,它对于坦克来说属于锦上添花的附加产物,坦克缺少它会造成远距离射击精度下降的问题,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下弹道特性也各不相同。
当然,坦克即便是安装了热护套,也只是适当降低了外部气温环境对炮管的影响,并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坦克仍然需要定期检查炮管弯曲程度等细节。

至于此次印军坦克不带热护套就上高原,确实能够看出印军坦克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得差劲,好歹一辆坦克几百万美元呢,连炮管都这么不爱惜,其他方面想必也好不到哪儿去;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些坦克在高原仍然具备开火的能力,只不过准头更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