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P的待人之道
在MBTI性格分析中,前三个字母都是非常好理解的:内向——外向、感觉——直觉、理性——感性。唯独第四个字母:理解——判断,可能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但之前便看过许多罗辑思维节目的我,在其中几期讲历史的节目中涉猎到这个分别,便理解的非常透彻。

其核心区别如下:P(Perceiving,理解)人会对外界事物的运行原理非常痴迷,希望对所有人的行为逻辑有底层认知,即试图从对方的角度理解其行为,从而理解世界的运行逻辑。而J(Judging,判断)人会给对方贴上标签,如“脾气不好”、“不可理喻”、“好人”,进而不再执着于获取新的信息,只通过这个标签理解对方。

换位到罗辑思维中,就是他讲清末的那一集《其实都是聪明人》里面,提到的一句话:“你永远不要告诉我,某一段历史就是特别荒唐,或者就是赖某个人大奸大恶。如果你这么说,那这段历史你压根儿就没读懂。看完《慈禧全传》这套书,我再去读历史的时候,我都会去代入当事人的角度,去理解他那份‘不得已’。直到这个时候,我才觉得,这段历史我读懂了。从那以后,我看待任何人的眼神都会温和一些,因为在我的世界里,再也没有坏人啦。”看完这段,我大为震撼,同时深表赞同。

初始给出这个理解时,我很震惊:这难道不是有天然优劣之分的吗?按照这个理解,P不是明显优于J的吗?理解世界的真相而不是停步于自己短时间片面的了解,难道不应当是每个人自然的追求吗?
但后来的相处中发现,J人的生活非常的高效。因为“贴标签”这一动作非常快速就能完成,而通过“标签”把人和事分类,进而和自己喜欢的类型接近,疏远其他类型,以后对待这些事物就靠之前贴的标签,也很高效。J人往往能够清楚认知到自己的目标在哪,进而快速寻求达到目标的捷径,忽略沿途与自己无关的事物。因此J人往往擅于列计划,还经常能够提前完成,工作效率很高。而P人沉迷于搞清楚一切,对路边的花花草草流连忘返,常常忘记了自己本来的目标。因此他们不善于做计划,即使做了计划也很难按时完成。
这不禁让我想起罗辑思维《那些温柔的操纵》里讲过的一套逻辑: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为什么看不到红外线和紫外线?因为大脑的天字号使命,是让我们顶着这个肉丸子的人能够活下来,而不是去探寻世界的真相。即,大脑的进化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存”。因此,P人追求的“求真”,其实并不符合进化论原理,而为“求存”而生的J人,可能表现的更有社会竞争力。


反过来看P和J的差别,所谓“人生目标”,就是一个竖立在远方的标志牌。这时候,如果你选择不顾一切往前冲,你周围人会觉得:“哎呀,这个人怎么走这么快,看都不看我们一眼”,从而觉得你冷漠,但你可能不在意,因为这些人与你到达目标无关。那么你就是典型的J人。如果你也想去,但往往这帮个小忙,那认识个人,再走两步有个岔路吸引你进去玩了一会儿,兜兜转转导致你前往目标的进度非常慢,那就是P人了。所以,从成功学上讲,J是远优于P的。

而P人的世界中,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有其内在逻辑,而搞懂这个逻辑,认知世界真相是他们人生乐趣的来源。因此当遇到自己单看外在表现无法理解的人的时候,他们会试图收集更多信息,尝试理解其行为。P人永远不会给出一个盖棺定论式的判断,“xx人就是xxx类型的”,而会对每个人保持一个复杂的、开放的性格认知;说复杂是因为它可能是多种元素聚合的,说开放是因为它是随时可以随着新事物的到来而改变的。


回到我自身,我身上的P元素是十分浓厚的。因为我接触MBTI是在接触罗辑思维好几年之后,因此也可能是我的性格已经被罗辑思维改造了,进而测MBTI从而体现非常明显的P元素。我在遇到自己不太喜欢的人或事的时候,我会做以下几件事:
1. 克制情绪,避免与其直接冲突
2. 在之后的相处中发动自己的sensing能力,收集与其有关的信息
3. 通过这些信息,进而成功理解(perceive)他的外在表现,然后一笑置之。如果不能,回到1。
到这,J人可能会问:“你们P人是不是闲的慌,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为什么要去了解?”但作为P人我只能微微一笑:“是的,我不喜欢,但,了解一切事物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是我人生成就感之源,无关乎外部成就,只关乎自己的内心。”因此我很少与人结仇,因为结仇的本质就是否定一个人的一切,并拒绝与其进一步交流,而P人从不干这件事,因为他们对一个人的评价永远保持开放,随时欢迎新的事物将旧认知撞的粉碎。
再介绍我的经历中P元素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狼人杀场上。一个用途是判断身份,一个用途是判断玩家的行为是否符合游戏道德。

判断身份时,如果我遇到一个人与自己站边不一样,作为P人,我会试图从他发言的基础逻辑点出发,顺着他的推理逻辑,看能否得出他声称的结论。如果可以,即使这个结论与我的判断不同,也应当认为其大概率是一个好人。而如果在某个逻辑点处明显发觉到不对劲,比如应当正反逻辑的时候只抓准其中一个,或者逻辑推理结论与自己事先声称的结论不符,从而忽然开始支支吾吾,那么很大可能就是冲锋狼人。找倒钩狼同理,只要从跟自己站边相同的人中应用上述分析就可以了。
而判定一个人的游戏行为是否符合游戏道德的时候,我也是如此。即使他的行为在客观上看来对自己阵营的胜利相当不利,但我会去聆听他内心的声音,在当时那一刻,他的认知是什么,他的行为逻辑是什么。如果这些解释与最终的不利行为其实是自洽的,我也会予以理解,而不是只拿结果开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