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现代人与古人间的“契合”现象

2020-08-31 22:32 作者:轻奢也蛮好  | 我要投稿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谢谢

私信不看,骂我不回,周知

如需探讨,评论就行,会看

思想跳跃,随性发挥,有瑕)


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家的人民,有想要“神交”古人、穿越回古代做一些事情的想法再正常不过。如果仅只是停留在想法上,我们姑且称之为“美妙而幼稚的幻想”,不赘述;但如果是心里想着,行动又上践行着(我称之为“现代人与古人间的‘契合’现象”),就有大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样做对不对?(意义太大,暂且不谈,仅从显而易见方面讲)


就具体情况而言,如果是学习古人优良的作风、高尚的品德和节操以及太多太多值得说道一番的名人事迹,倒也不失为使沉淀历史的光芒再现,即所谓“知古而鉴今”,于人于己均有益处,也就是提倡的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追求了(当然如只是为了开拓眼界,甚至纯粹是打发时间而做的,都无可指责);另一种情况是具有商业眼光的投机者,用看似哗众取宠的做法,激怒一部分持不同看法者来持续吸引流量,再取悦一部分潜在客户,从而打开销路,或至少闯出口碑,即使是个不好的印象也确实让你记住了他,其心意另说;还有一种情况则不然,他们活学活用娱乐圈的斗争精神,组队伍拉圈子,党同伐异,摇旗呐喊,局外人看得云里雾里,局里人却早已转换阵地,改头换面,仿佛他们的历史与你我的历史不是同一个历史一样,甚至他们与你我上一秒还谈笑风生下一秒就“你谁呀,我不认识你”;更有甚者打着揭露真相的幌子大言不惭:你们都被骗了!事实是这样的……然后开始“我以为如何如何”“谁谁谁说怎样怎样”像极了营销号去洗脑我们的广大受众和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轻小伙与生俱来般的知识获得(上两种不做评价,因人而异);最特殊的是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异常独立的思想,常常出言不俗,语惊四座,虽然总是被群嘲,但总还是能以史实为据,以较为平和的姿态对答,其意见虽也是一家之言,也还是可以看出思考的痕迹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异见者”,且以宽容待之;当然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简单到成定论的历史会有如此多的不同呢?首先,是历史的特性决定的,因为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所以可以被转述、增删甚至杜撰,即使是很确切的事实,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可能被一点点扭曲、误解直至遗忘,这很正常,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事,经过无数人的口口相传和不经意的加工,其面目如何想也知道,要再把它挖出来,就必然会再损坏,就像考古要的是让破坏降到最低一样,但即使如此,最细小的裂痕也还是破坏,分歧由此产生;其次,个体的不同使得解读出现多方向化,这很容易理解,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可以这样认为,我可以这样觉得,各有各的道理,本无高下之别,但如在一起讨论,就又惊叹:你怎么会这样想啊!然后又乐为人师,倾囊相授,如对方欣然接受自然皆大欢喜,如其不然,轻则一场论争而一无所获,重则把你祖宗与子孙问候个遍,矛盾愈积;再加上一些人天生爱看热闹、好吃瓜,还有好在一旁煽风点火、添油加醋的,或者直接认同并加入其中一方以壮声威,又或被对方说服当场反水倒戈,更有甚者耍聪明,做小动作,引战、带节奏、搞公知党等等,使原本焦灼的气氛愈烈;其他原因尤重,不细谈。


那么有什么“契合”的表现呢?就其表现形式而言,有精神层面的,还有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语言表达、文字输出以及其他无明显作为的,P社中人所谓的“天下何人不精罗”就是很好的例子(中性无贬义),这种更多的是一种观点的表达,属于意见的自由市场,通俗点讲就是“我只是说说话,发表一下我的观点,你可以不赞同,反正我也不在乎,大不了干架,至于是对是错自由历史评说”,这种现象无疑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而其正确与否则是更大的不确定性,就目前表现来看发泄类观点居多,生活经验占主导,反驳他人是主流,至于如何引导,篇幅有限又老生常谈,姑且不论;物质层面就更复杂了,就时下而言,抖音有几位以“某某朝代啥也不是”等迅速开拓市场认识率,汉服的“断代”复兴与清代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其服饰是否能代表汉族服饰的争辩以及一直盛行的关于南北朝问题、两宋及元明清之争等等,多是以当下流行的民族问题为切入点,引发争论,引起话题,以经济利益驱动为核心,以最快速赚取流量吸引关注为目的,其中深意非专业人士难断,故不加妄评。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能够允许有不同声音的存在其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同时,我们要有一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坚守自己认为对的(至少还没有被证实是错的)主张、见解,并通过合适的恰当的方式表达(当然知过改错善莫大焉),还有,我们不能强求别人违背自己的本心去改变自己的意愿,而更应让他看到更多的不同方面的东西开拓眼界、补充不足,而非和他一样强词夺理,徒增不愉快,因为我们不仅是要同遥远的古人契合,更是要与同时代同命运的你我相契合。

浅谈现代人与古人间的“契合”现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