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偶像观
自从电视逐渐出现在广大人民认知中,一种新兴的艺术载体逐渐流行开来—电视剧,其中演员通过逼真的演技,形象生动的演绎角色,让很多经典形象在大家心中留下了统一的印象。原本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歌手也终于和歌迷“见面”。这样的变化让“偶像”一词的含义变化,形成了至今仍不衰退的追星文化。

在当下,我国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要更多人从事到更具实质性的行业当中,也需要民众的消费方向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过度繁荣的娱乐行业已然成为中国发展的负担。然而“偶像”这一形象给年轻人带来的激励作用不可轻视,有人能比传统偶像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在疫情初到,也是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护士拼死奋战在一线。此时短视频平台上四处流传着对他们的歌颂,他们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重和敬仰。战况逐渐冷却,也有些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想法。青年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不甚强壮的人们也许是第一次知道自己也能知道自己也可保家卫国,奋战一线。一大批青年明确了人生的目标,从此过上有追求,有理想的奋斗人生。
与短视频平台不同,横向长篇幅视频不利于分享生活、新闻、娱乐,但也有着一群不大不小的受众。上面不仅聚集着一群群稀有的亚文化群体也集中着许多高新知识群体。当一位年轻的研究者在实验室把一个人类细胞培养成一块小小的大脑,并向大家分析科幻作品中的设想从何而来,又面临着什么问题。屏幕前的青年知道学术的前方有多么精彩,燃起了钻研的兴趣,走上了有理想有奋斗的精彩人生。
此外,有人架设起复杂的仪器,写下可靠的跟踪程序,拍摄天空中划过的中国空间站,和熬夜的观众一起“物理追星”。有人从热爱摄影的学生到影视公司的老板,观众见证着他产出一条条影片,见证他的成长,何等励志。
新时代,青年应当把人生路上的前辈当作自己的偶像,让他们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和前路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