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块保存完好的薯片,都藏着一个国家级项目的秘密!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前几天我在家一边愉快地恰薯片,一边追剧的时候,忽然就对手里的这块薯片产生了兴趣:
为什么薯片是弯的,不是直的?
难道是因为薯片油炸了之后,边边刚好自己翘起来了?
这显然不合理。
事实上,薯片弯弯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冷知识…
正如IBM的副主席接受采访时曾说:
“品客薯片的设计,靠的是超级计算能力。”
一枚小小的薯片,浑身上下都是科学。
18年的时候,国外有专业机构,对乐事和品客的桶装薯片做了一个比赛。
比什么呢?比的是谁更不易碎。
最终的结果是品客暴打乐事,更不易碎。
那品客赢在哪里呢?
就赢在了这弯弯的结构上。
品客桶装薯片的形状在数学微积分里叫「双曲抛物面」。
因为形状很像马鞍,所以也叫马鞍形。
拥有马鞍形的薯片,能让薯片变得相对比较坚固。
不仅能承受拉扯,还能承受推挤。
在受到拉力时,双曲抛物面的凹面会承受张力;
而在被挤压时,凸面部分可以承受张力。
这就解释了:
为什么“薯片再薄,也异常稳固”这个问题。
图源B站Up主:毕导
高手甚至还能用马鞍形薯片,稳稳地搭出一个圆环,而且不借助任何胶水。
马鞍形除了让薯片变得更坚固,那弯弯的弧度还能让薯片易于存放。
如果你有留意的话,会发现:
一堆薯片叠在一起之后,薯片就前后左右运动不能了。
这样装在盒子里就很稳定,不会那么容易碎了。
当然了,品客薯片这样设计,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隐藏功能:
那就是这样的设计,能让薯片掉在地上三秒之内还能吃!
可以说是相当实用的设计了!
相比之下,乐事的桶装薯片虽然也是弯的,但它没有品客的双曲抛物面。
乐事的桶装薯片,属于抛物柱面。江湖人称「圆弧形」。
左边乐事,右边品客
马鞍形薯片和圆弧形薯片,从外观上看很像。
但马鞍形薯片屁股比较平,而圆弧形薯片屁股比较翘。
圆弧形可以用一张纸拗出来,你把一张纸卷一下就是一个抛物柱面。
但是马鞍形,也就是双曲抛物面,无法用一张纸模拟。
当然了,乐事这样的结构,并非没有好处。
它的薯片一旦碎了会很对称,顺着中间的应力线变成两瓣。
而且这种圆弧形薯片,吃起来的体验很好。
一口下去,薯片刚好可以覆盖在舌头上,能最大化接触面积。
从而能更快地感受到上面的调味粉,体验特别爽。
而品客虽然结构稳固不易碎,但不碎则以,一碎就是粉末状。
无疑这会极大影响了消费者的食用体验。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问了:
袋装薯片有这种马鞍形吗?
答案是没有的,因为袋装薯片和桶装薯片的制作工艺是不一样的。
桶装薯片是用薯粉做的,先压制成椭圆薯片形状,再切成规则的形状,最后再油炸。
而袋装薯片,则是由新鲜的土豆直接切成薄片油炸而成的。
因此它们炸出来的形状,基本都是不规则的,不过更好吃一点。
而如果你看到袋装薯片弯弯的,那真的是油炸之后,边边自己翘起来了。
说回到桶装薯片的「双曲抛物面」。
这个稳定的结构,不仅被人应用在薯片中,甚至在建筑中也随处可见。
比如2012伦敦奥运会的室内自行车馆,就使用了这一结构。
使用了这马鞍形结构,竟然节省了整整一半的材料,只用了1092吨钢材。
建造时间也缩短了一半,减少材料,节省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碳排放。
甚至连咱2022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建筑:
国家速滑馆,也是采用了「双曲抛物面」来制作屋顶。
一块小小的薯片里,果然藏着大学问呢。
无独有偶,加拿大丰业银行马鞍体育馆,这又是一个超像薯片的建筑。
坐落在加拿大,同样用了双曲抛物面。
那么将「双曲抛物面」应用在薯片中的人是谁呢?
这位大神名叫吉恩·沃尔夫。
许多人可能想不到,他居然是一名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新日之书》。
《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R·R·马丁称他为科幻史上最好的作家之一。
老爷子在19年4月逝世,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曾参加过战争,读过机械专业,后来成为宝洁的工程师,为品客薯片开发了切片机器。
后来才开始写小说,甚至还获得了科幻小说星云奖,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从小小的薯片到超大的房子,都渗透了万古不变的几何学。
这一切无形的东西,悄悄构成了我们眼前所见的世界。
下次再吃薯片时,别忘了拿在手里仔细看看。
我们吃下去的不仅仅是薯片,而是人类无比闪耀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