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谈:老动画VS新动画

Reddit原文地址:https://www.reddit.com/r/anime/comments/84wzvw/old_vs_new_anime_common_discussion_points/
原作者:@Chariotwheel
翻译:@NASDAQ首日破发
校对:@NASDAQ首日破发 ,@烦一句
翻译授权:@烦一句
Warning:本文含有大量机翻,渣翻,译者臆测,以及语文不及格内容。文章不能完全反应作者观点,更不代表译者本人观点。
有人说,老动画更好看;有人说,老动画已经过时了;有人说,老动画允许暴力元素;有人说,老动画很少卖肉。
新老动画对比这个话题总会催生出各种各样的争论,时间久了还容易各说各的,吃瓜群众一脸懵逼。就比如说“2000年代的动画算不算老”这个问题,从来就没个统一意见。
今天就讲讲“老的才是好的”这个能引发全世界阿宅战争的话题。
何为“老”动画?
新老之争的一个主要争论点就是“新与老”本身这个异常混乱的定义。“新”可以指当季在播的作品,也可以指近两年的作品,或者说2011年以后的作品,甚至新世纪之后的全部动画。但参与论战的人却从来没几个把具体的时间说明白的,每个人都默认其他人接受自己定义的“老”或者“新”。
“新”这个词语本身就没有从具体时间点上进行定义。当然,至少在大多数观众眼里,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是可以称为“老”的。但问题又来了,动画可是在1990年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好长时间了。怀古厨的惯用手法就是拿过去半个世纪的作品来跟近10年,本年度或者本季度的动画对比,然后得出 “这届动画不行” 的结论。这是就是为什么这类讨论经常跑偏。
老动画更好看
瞧不上新作的人认为老作品更“好“的一个最常见的观点就是,老作品值得被人铭记,新作都是看完就删的垃圾。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一点,那些值得铭记的老作品是因为值得铭记而值得铭记,那些不值得铭记的老作品已经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另一个可以拿来反驳的理由是,阿宅找动画的途径已经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现在,对于大部分作品,观众都可以在生放送之后数个小时内看到熟肉。
稍微往前那么一数,大部分观众都是眼巴巴等着字幕组接片,再翻译。那时候翻译不是几分钟就完事的,观众通常都是一等好几天,久的甚至要按周算。
再之前,字幕组得等日本那边把VHS录像带送过来才能做字幕,那可就更费时费力了。当然这种做法也是相当稀有,那时候大部分观众也都是看电视上引进的动画。即使说某些引进作品的质量也褒贬不一,但经过电视台筛选过后,已经有大量“垃圾“是不会出现在观众视野里了。
所以说,现在阿宅社区人数飞涨,各种社区讨论,新番列表,二次元新闻层出不穷,观众能接触到的新作品的数量和广度自然是当年不能比的。
老动画有更多暴力元素
有人说,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有不少以过度暴力为卖点的动画。什么捍卫双警34,虚界之魔兽,超神传说童子,暴力杰克,装鬼兵M.D GEIST, 恶魔人,风筝之类的。
那么,暴力作品都在哪放的?现在日本电视台规制收紧了吗?
那时候,暴力作品也不是在电视上放的。因为90年代的这些暴力作品大部分都是OVA,而OVA创作者不会受到那些电视上不能放的内容的束缚。造成那个年代OVA数量爆炸和包含大量暴力内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作者隔了三段才写原因并且写了仨而不是俩,我一度怀疑我复制的时候哪里格式出错了)。
现在也不是没有OVA了,不过大部分OVA都已经成为了现有作品的补充品。像什么BD或者DVD的附送特典,漫画和轻小说的捆绑光碟之类的,是拿来吸引死忠粉掏钱的。
所以说,Netflix救市,网飞没有电视上的那套规制,所以你能看到恶魔人这种暴力满载的作品,当然也有TV版就是了。(这里译者分别用中日英关键词都查了一遍楞是没找到新作的TV版,怀疑说的是老TV)只要网飞继续做下去,或者说出现其他类似平台,未来说不定就能看到更多黑深残动画。
当然,也不是说电视上的暴力作品就死绝了。还是能看到不少诸如谋杀,雷普,断肢,便当之类的相关作品的。地狱少女暴露了社会的 黑暗面,尸姬里面有生存者和入侵者的血战,心理测量者中人体被糊在墙上(PP是云的,这里瞎猜),高达铁血中角色也被MS碾碎。
战后经济奇迹与失去的十年
第一个原因(这里大概接的是上面的两个原因)就是过去的动画资金来源。新世纪之后的动画绝大多数都是制作委员会制度,多个来自不同领域的会社一块儿出钱做动画。当年可不是这样的。战后经济奇迹那会儿,这些会社一个比一个有钱,有些就直接把钱扔给动画公司去做OVA。这种做法投资低,赚钱也稳定。(这段译者本人极度不认同,经济繁荣时期的时候有钱的公司都在做TV动画,受众广收视率高,广告效应好;OVA都是抢不到TV档期的中小公司去做的东西,所以才会把色情暴力这些电视上不能放的东西拿来当卖点。)
之后日本经济泡沫崩了,失去的十年来了。虽然“失去的十年“这叫法非常不准确,因为从那会儿到现在已经30年了,并且现在经济也没法看。总之,这帮会社资金蒸发,自然是没钱去投资动画去了。(这段问题也很大,失去的十年通常指的是92年到02年的经济衰退期,01年小泉改革之后有所改善;后来失去的二十年指08年次贷危机和东京地震以及福岛核事件引发的进一步经济衰退,之后安倍上台之后也管了点用;至于失去的30年还是单纯的预测,毕竟92年到现在还没30年呢。)
在泡沫破碎之前,阿基拉上映。改编自著名漫画,反响虽然不错但与高投资完全不成正比。当然这片相对来说在美国的受众和反响都更好那么一些。这一点在后来的动画资金枯竭时期相当重要。
业界岌岌可危,观众不买碟,金主不投钱,人们都说业界药丸。创作者从绝望中攫取灵感,把能想到的主意一个个扔出来,试图找到其中哪一个能命中市场。其中之一就是,把目光放到北美,并得到了“美国佬都喜欢暴力题材”这一结论。
暴力的乐趣走向暴力的结局
因此,业界制作了大量试图通过吸引美国观众而存在的作品,甚至于直接把故事舞台设置在美国,比如猫眼女枪手,骑乘挑战,还有捍卫双警34。
无论如何,暴力题材OVA并没有真正打开西方市场,不是说这些作品“因为缺乏争议性而卖不出冲击性的销量”(本句引用自由Rayna Denison于2015年所著的Anim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原文是批判超神传说童子过于黄暴以至于美国人都接受不了的。),而是因为这时候业界有了别的救星。来自Gainax的某个莫名其妙的企划,新世纪福音战士,由日本精神病院逃跑的患者庵野秀明执导,并获得巨大成功。EVA一跃成为业界灯塔,为业界注入动力,指引动画人的前进方向。
同时还有必要提的就是吉卜力,从1986年的第一部剧场作品开始,在失落的十年间都一直顺风顺水,但吉卜力模式是其他主流动画公司无法复制的。
制作委员会
但是,动画这个体裁本身就不是什么能赚多少钱的玩意儿。动画自然可以独立完成,但动画制作仍然有可能面临风险,一部作品很可能单单收回成本就需要数年,甚至可能会一亏到底。因此,制作委员会制度成为了动画投资的主要形式,通过数家公司分散成本来降低风险,并且各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来赚钱。
制作委员会的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企划发起方是出版社,他们为了刺激旗下的漫画和轻小说销量制作改编动画。对他们来说,自然是制作能在电视上播放从而有更多人看到的TV动画比去搞单独发售的OVA效果好得多。再提一句,现在有大量OVA都是作为系列作品的补充或者漫画和轻小说的捆绑碟来发售的。(译者:这话不是上面说过一遍吗?)
这又回到了开始的那个啰嗦的话题。动画主要还是在电视上播放的,这些作品会受到电视台的规制,因此其中的暴力元素自然会更少。而那些荒蛮时代那些有钱去制作短篇OVA的动画人,就像试图寻找人皇点亮跃迁的道路的人类。(还有战锤梗,本人伪粉这句就只能猜了)
新动画都是卖肉
怀古厨?老动画严肃,成熟,但不买肉,能说出这话的都是看得少的假怀古厨。刚刚讨论过为什么人们可以记住那些名作这个问题了。现在每季的作品数量是比过去多的,毕竟市场还是在稳步增长。作品数量上来了,题材广度也会扩宽,自然就会出现一些不被某些人接受的内容。
有人贴一大堆自己不爱看的和自己爱看的来对比新老作品试图说明某一方更加优秀,而然这种对比可以是双向的。(这里贴了张轻度NSFW的图,大致描述下:左边是几张老片里面露胖次和作画崩坏的图,右边贴了新作品里面的不少名作,虽然有些也不是那么优秀就是了。这图主要还是为了嘲讽那些拿昭和猛男片和平成废萌片来对比的那帮人的。)
背心,胴体,胖次,浴室,洗面奶,男性凝视,这都是日本动画传统艺能。从89年在电视上播到94年的乱马就由大量与性转相关的裸露画面和黄段子。或者龙珠,从96年播到89年,也有悟空**布尔玛**和龟仙人****布尔玛这些桥段。(电视上可以播但是描写出来绝对会被和谐的内容,看过龙珠的都懂,我就不作死了。)
长话短说
说人们误解“新”与“老”不是指新老作品水平完全相等或者是业界形式一成不变。自然有人可以偏爱老作品。然而,对于“新”与“老”的完全概括一直都是不恰当的,这一不幸遍布各大讨论社区,并且参与讨论的各方也容易忽略讨论内容的背景信息。
这点在着眼“老”作品的时候尤为重要,因为大多数人都是仅依赖于其自身的动画观看经历进行评价,但他们看的动画已经受到了“过去”和“现在”的国际阿宅由于在获取渠道上的不同而产生的影响。
------------------------------------------------------------------
最后是译者一点碎碎念:这文章开头唬人,但看下来之后发现不光内容是老生常谈轮了好多年的那一套,并且逻辑混乱,车轱辘话来回说,还有一些作者本人臆测的史实性错误。建议诸位读者谨慎吸收文内观点。
译者本人也同时有几篇东西在写,这篇是受人所托并且工作量相对较小就提前搞完了。各位看官喜欢的话,请点一下关注,欢迎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