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系统课(全国通用)——霍克

第一章片段阅读 (基础)
第一节 中心理解题(提取信息、归纳概括能力、抓大放小)
题目说要找出:主要、主旨、主题、观点、 意在说明、
想要 、概括 、关键词、主题词
解题思路:寻找中心句
有中心句——同义替换或适度推演
无中心句——全面概括
转折复句,转折后是重点
解题技巧:
1.表达方式(议论、说明、记叙)
议论文: 关注论点论据(具有客观性),而结论
可能具有主观性
说明文:具有客观性,概括之后则为主旨
记叙文:重点关注带来什么启示、学到什么教训
2.重点词语(关联词、主题词、程度词)
3.行文脉络(中心词、分述句)
高频考点一:递进关系——程度词
【标志词】更、尤其、正是、特别是、真正、
根本、 最(核心、突出)、而且
题干:A,而且B。
后文突出重点是B,则答案选B相关
后文包含了A和B,则总体概括AB
种属关系:
前面说水果,后面说苹果。有种属关系,可
以把苹果当成对水果的一种举例论证,重点
在水果。
前面说文化,后面说文化自信。两者没有种
属关系,前者属于引子,重点在后者。
高频考点二:转折关系:转折之后是重点
错误选项特征 1.只描述转折之前的内容
2.背景....
3.无中生有
4.绝对描述
5.与文意相悖(bei)
高频考点三:因果关系
最后出现结论(因此),一般是重点
因果后有转折,转折是重点
因果后是并列,需要概括
高频考点四:必要条件关系
【典型格式】只有…才… 【理论要点】必要条件是重点
考点:对策(做法)
文章主旨和对策紧密相关
两个答案类似时,优先选“对策”
(如果不怎么样,会导致坏的后果)
做法:把前面的反过来,即为正确答案
1.应该、应当、必须、需要、亟待+做法
2.通过/采取…手段/途径/措施/方式/方法/渠 道,才能
3.呼吁、倡导、提倡、提醒、建议+做法
4.前提、基础、保障、关键
高频考点五:并列关系
提取共性,注意带带主题词
第二节文字标题 (选择最符合的标题)
标题特征:契合中心、短小精悍、吸引读者
有正能量的就最好了
新闻文段:概括事件,关注题干首句
注意时态,事情是否发生
第三节 细节判断题(筛选信息、注意匹配度)
题干:以下选项与文章(不符合、不正确、无关)
一、错误选项类
1.无中生有 “名词”,在题干中不存在的
2.偷换概念 放大缩小
3.偷换时态 将来时(将要、立刻、趋势、以后) 完成时
(已、已经、了、完成) 进行时(正在、在……中、着)
4.偷换语气
【知识链接】:并列偷换
文段:A同时/加上B (并列)
干扰选项一:A导致/反应/影响B
干扰选项二:以A为主,B为核心
第四节 词句理解题
提问方式: 这段文字中“……”指的/含义/意思是
理论要点:
1.词句出现在文段手尾,需整体把握文段内容
2.词句出现在文段中间,联系前后文语境把握词语含义
第二章语句表达
语句表达: 1.语句排序 2.语句填空 3.接语判断
第一节 语句排序题
知识点:首句确定
(一)定义引入 A是B,其中A,B均为名词
(二)提出观点 有人说、人民普遍认为、……认为
(三)背景引入 随着、近年来、在……大背景/环境下
(四)非首句特征 关联词后半部分:然而、因此等
指代词单独出现,没有指代对象
人称代词:他/她/它/他们
指示代词:这/那/此
知识点:确定捆绑集团
(一)指代词捆绑 典型指代词:这、那、他、该
该产品、该学生、该理论;去前文找对应
(二)关联词捆绑
1、配套出现确定捆绑(只有…才、无论…都…)
2、单个出现分析句义:重点关注转折、递进
(三)重复词捆绑
1.N+1 N条句子描述同一东西,那没有描述的往往都是首句
2.……A、A……顶针 (确定相恋两个选项)
知识点:确定顺序
(一)时间顺序 年份、朝代、时间提示词(过去、现在、将来)
(二)空间顺序 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等(多见于说明性文段、描述性文 段)
(三)逻辑顺序
(1)观点+解释说明
(2)A和B (可以确定下文顺序,先a,后b)
知识点:确定尾句 选择结论对策
1、因此、所以 2、可以说、看来、于是、这 3、应该、需要
第二节 语句填空
横线在在段尾:
1.完整语句:总结前文/提出对策
2.尾句中的分句:考虑与前后分句的链接,保证前后话题 一致
横线在段首: 需概括文段中心意思
横线在段中:
1.注意与上下文的联系
2.把握好主题词,保证与文段话题一致
第三节 接语推断题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理论要点:重点关注文段最后一句话
干扰选项特征:文段中已经叙述过的内容
第三章逻辑填空
看词色(感情色彩不同)褒义、贬义、中性
1.成果-结果-后果 2.趋之若鹜-争先恐后 3.不胜枚举-罄竹难书
所填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保持一致
看词度(程度轻重不同)所填词语的程度轻重与文段意思的保持一致
1.缺陷-缺点-瑕疵: 2.截然相反-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