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志怪故事·聊斋志异(五十)

2019-10-18 01:29 作者:柳龙君  | 我要投稿

208,阎王(阎罗王)

创血殷然渍锦茵,小郎有语漫生瞋。

而今勉诵螽斯句,莫把金针更度人

  小郎——旧时妇女称丈夫的弟弟为“小郎”。语出《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谢道韫,王凝之的妻子,晋时才女)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见《晋书》卷九十六。螽斯句——“螽斯”,《诗经·周南》的篇名。诗中以螽斯比喻子孙众多。《毛诗序》云:“《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旧时常用为祝颂之词。度人——给别人带路。又指《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宣传斋戒诵经,功德甚重,上消天灾,保鎭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男女皆受护度,咸得长生。】

  李久常是山东临朐人。有一次他带着酒食野游,见一股旋风呼呼响着吹过来,便很恭敬地把酒洒在地上祭奠它。后来他因为有事到某个地方去,看到路边有一处很宽广的庭院,殿阁恢宏壮丽。一个青衣人从里面出来,邀请他进去。李生坚决推辞。青衣人拦住他的去路很殷切地邀他进门。李生说:“我向来不认识您,是不是认错了人呀?”青衣人说:“没认错。”便说出李生的姓名来。李生问:“这是谁家?”青衣人回答:“进去您自己就会知道的。”李生进去,过了一道门后,见有个女子手足被钉在门板上。走近一看,竟是他的嫂子。李有个嫂子,臂上生恶疮,已经一年多不能起床了。李生心想她怎么能到这里呢。转而怀疑青衣人招他进来没怀好意,心里害怕便停住了脚步。青衣人催促他,才又往里走。

  到了大殿下,见上面坐着一个人,衣冠服饰像是帝王,样子很威严。李生跪伏在地上,不敢抬头再看。阎王命令青衣人把李生拉起来,安慰他说:“不要害怕。我因为过去吃过你的酒食,想见见面表示感谢,没有别的事。”李生这才放了心,然而终归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阎王又说:“你不记得在田野里酹酒祭奠的时候了吗?”李生顿时醒悟过来,知道他是神。便叩头说:“刚才见我嫂子受这么严厉的刑罚,骨肉之情,心里实在悲伤。乞求大王能可怜饶恕她!”阎王说:“她太悍妒,应该得到这种惩罚。三年前,你哥哥的妾生孩子时肠子盘绕而下,你这个嫂子竟暗暗把一根针刺在妾的肠子上,使妾至今脏腑常痛。这种做法哪还有点人性!”李生再三哀求他,阎王这才说:“就看在你的面子上饶恕她。你回去应当劝这个悍妇痛改以前的恶行。”李生谢过阎王后往外走,一看门板上钉着的嫂子已经不见了。

  李生回家去看嫂子,嫂子躺在床上,疮口流出的血浸透了床席。当时正因为妾做事不合她的心意,她正在对妾诟骂。李生就劝她说:“嫂子不要再这样了!今日的痛苦,都是平日嫉妒造成的。”嫂子生气地说:“小叔这么个好男子;屋里的小娘子又贤慧得像孟光,任郎君东家眠,西家宿,而不敢出一声。就算是小叔有最好的夫纲,也用不着你来替哥哥降伏老太婆!”李生微笑着说:“嫂子不要发怒。我若说出真情,恐怕你想哭都来不及了。”嫂子说:“我既没去偷王母娘娘笸簪中的线,又没和玉皇大帝的香案吏眉来眼去,心怀坦荡,哪个地方用得着哭了!”李生小声说:“你用针刺在人家的肠子上,该当何罪?”嫂子突然变了脸色,就问这句话的来由。李生便把在阎王殿前看到的情形和阎王说过的话告诉了她。

  嫂子听说后吓得不停颤抖,泪流满面地哀告道;“我不敢了!”啼泪还没干,就觉得疮痛顿时停止,过了十天就痊愈了。从此她立改以前的恶行,于是人们都称赞她贤淑。后来妾再生孩子的时候,肠子又垂下来,针还仍然刺在上面。把针拔去以后,妾的腹痛病才好。

  异史氏说:有人说天下像李久常嫂子那样悍妒的人还有很多,遗憾的是阴间的法网遗漏太多。我认为不是,阴间的惩罚,未必没有比把手脚钉在门上更严厉的,只是没有回音!


209,土偶

土偶无知忽有知,依然燕好似生时。

闺房苦节天能鉴,特许宗祧衍一支。

  沂水县有个姓马的人,娶王氏为妻,夫妻感情非常深厚。马生不幸早亡。王氏的父母想让她改嫁,她发誓不嫁。婆婆怜她年轻,也劝她,王氏就是不听。母亲说:“你的心意很好;然而年龄太小,又没生孩子,常见有些人起初勉强不嫁,可后来却留下耻辱,所以不如趁早改嫁,这也还是人之常情。”王氏脸色严肃,誓死不嫁,母亲便听任了她。王氏让泥塑匠工为丈夫塑了座土偶像,每次吃饭,都要为夫像端献酒食,像他活着时那样。

  一天夜里,王氏将要睡觉,忽然看见土偶人打了个呵欠伸了伸懒腰走了下来。王氏心情紧张,很惊讶地看去,土偶已猛然长得像人一样高,还真是她的丈夫。王氏害怕了,便呼唤母亲。鬼制止她说:“不要呼喊。感谢你的深情,我在阴间心里很难过。一门中有忠贞之人,数世祖宗,都有光荣。我的父亲生前有损德的地方,应该绝嗣,以致促我年轻轻地死去。冥司念你苦守贞节,所以让我回家来,再和你生一个儿子继承宗嗣。”王氏听了也涕泪沾襟。于是两人亲好如生时。鸡叫的时候,鬼就下床去了。这样过了一个多月,王氏觉得腹中微动。鬼这才哭着说:“阴间的期限已经到了,从此永别了!”就此绝迹。

  王氏起初没有对人说过。不久腹部渐渐胀大,不能再隐瞒了,就偷偷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母亲。母亲怀疑她说谎;然而观察王氏又没与别人来往过,因此非常疑惑不解。到了十个月上,王氏果然生了男孩。对人说起这件事,听到的人无不偷笑;王氏自己也没法辩白。有个里长过去和马家有仇,就把王氏告到了县令那里。县令传拘邻人进行审讯,并无别的说法。县令说:“听说鬼的儿子没有影子,若有影子就是假的。”把孩子抱到太阳下,见影子薄如轻烟。又刺破孩子手指把血涂到马生的土偶像上,立刻渗入进去不留痕迹;再涂到别的土偶上,一擦便擦了去。因此都相信了王氏的话。后来孩子长到几岁,他的相貌和言谈动作,没有一点不酷似马生的,众人的疑惑才解开。


210,长治女子

才见闺房涌黑波,又惊利刃刺心窝。

芳魂未必甘驱遣,无奈三章约法何。

  陈欢乐,是山西潞安府长治县人。他有个女儿,又聪明又美丽。有个道士来募化行乞。瞥眼看了看她就走了。从此以后道士每天都拿着钵来附近转游。恰好一个盲人从陈家出来,道士追上去和他一起走,问他干什么来了。盲人说:“刚才是去陈家推八字算命。”道士说:“听说他家有个女儿,我的一个姑表弟,想和她家作亲,只是不知道她的年岁生辰。”盲人便把陈女的生辰八字告诉了他,道士于是告别而去。

  过了几天,陈女在屋里刺绣,忽然感到脚有点麻木,渐渐麻到大腿,又麻到腰腹,不久便晕倒在地上。镇定了好一会,才迷迷糊糊能站起来,想去告诉母亲。一出房门,见茫茫一片黑色水波中,只有一条像线一样细的小路,吓得她直往后退。这时大门房舍和自己的住屋,已被黑水淹没。再看那条小路上,几乎没有行人,惟有一个道士缓慢地走在前面。陈女就远远地跟随在他的后边,希望能见到本村人对他们说说。走了几里路以后,忽然见有了村舍,看了看,竟是自己的家门,便非常惊讶地说:“跑了这么多路,原来还在村里。怎么先前迷糊成这个样子!”她很高兴地进了家门,见父母还没回家。又回到自己的房问,看见原来没绣完的花鞋仍然放在床上。自己觉得跑得实在累极了,便坐在床上休息。道士忽然进来了,陈女大惊,想逃走。道士捉住她用力按住。陈女想呼喊,但嗓子哑了喊不出声来。道士急速用快刀子剖开她的心,陈女觉得灵魂飘飘忽忽离开身躯立在一旁。四面一看家舍全没了,只有崩裂的山崖覆盖着。见道士用她的心血点在一个木人身上,又叠起手指念起咒语,陈女觉得木人和自己合在了一起。道士叮嘱说:“从此以后一定要听我的差遣,不得违误!”于是就把她佩戴在身上。

  陈家丢失了女儿,全家惊慌疑惑。寻找到牛头岭,才听到村人传说岭下有一个女子被剖心而死。陈欢乐急忙奔去查看,果真是自己的女儿。他哭着向县令诉说。县令拘捕了岭下的居民,拷问了多次,终究没有头绪。便暂且把这些嫌疑犯收监,留待查问。

  道士走到几里路外,坐在路旁的柳树下,忽然对陈女说:“今天派你第一件差事,去侦察县衙中审案的情况。去后一定要隐藏在大堂天棚上。倘若看见县令使用大印,必须赶快躲避!切切牢记不能忘了!限你辰刻去巳刻回来。若晚一刻,就用一根针刺在你心中,使你剧疼;晚两刻,刺两针;到第三针时,就使你的魂魄销毁了。”陈女听说后,浑身颤抖,飘然而去。瞬息间到了县衙,按道士所说的那样潜伏在天棚上。当时被拘的岭下居民都排列着跪在堂下,还没有审问。正好遇上要给公文盖印,陈女还没来得及躲避,官印已经出了匣子。陈女感到身体沉重疲软,天棚的纸格好像承担不了她的重量,突然暴裂出声,满堂人都惊讶地抬头看。县令再举官印,暴裂声音又响;第三次举官印时,陈女从天棚上翻坠地上。众人全都听见了。县令起身祝祷说:“如果是冤鬼的话,就应当直说,可以为你昭雪。”陈女哽咽着来到案前,一一诉说道士杀她的经过,派遣她来侦察的情形。

  县令派衙役骑快马去,到了柳树下,道士果然还在那里。捉住他带回来,一审讯就服罪了。那些嫌疑犯于是都被释放。县令问陈女:“你的冤情昭雪了,要到哪里去?”陈女说:“要跟从大人。”县令说:“我的官署中没地方可以容你,不如还是暂时回到你家去吧。”陈女过了很久说:“官署就是我的家,我这就进去了。”县令再问,已经寂然无声。他退堂后回到自己的住处,夫人刚刚生下个女孩来。


211,义犬(潞安某甲)

不辞鞭逐吠狺狺,死守遗金若有神。

义犬冢前曾寄慨,艰难报主又何人?

  潞安府某甲,他父亲因事被拘禁监狱里,快要死了。他把家中钱财搜罗净尽,凑了百两银子,准备用来到郡里托人情。他骑上骡子出门,家中养的小黑狗就跟着他。某甲就呵斥驱赶它,让它退了回去。某甲走了之后,那狗又跟上了他,用鞭子赶也不回去,跟着走了几十里地。某甲半路下骡,用石头砸它,那狗才跑开。某甲又向前走,那条狗风驰电掣般地又追上来,咬那骡子的尾巴和蹄子。某甲发火了,用鞭抽它,那狗不停地呜叫。忽然又跳到前面,气呼呼地咬骡子的脑袋,似乎想阻住他的去路。某甲认为这事情不吉利,就更生气了,骑着骡子调转头来追着驱赶它。看那狗已经跑远了,才拉转骡头疾速奔驰,来到郡里时,天已近傍晚了。等他一按腰间的钱袋,银子丢了一半,汗刷地流了下来,魂都吓没了。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忽然想起那狗叫定有原因。他早早起来,在城门口等候开了城门走出城来,在来时经过的路上仔细寻找。他又想,这里是南北大道,行人多如蚂蚁,丢失的银子哪有还在的道理。他犹犹豫豫地来到来时下骡的地方,见到那狗已经死在草丛里。身上出的汗把毛全都湿透了,像刚洗过一样。提起那狗的耳朵一看,那成封的银子整整齐齐摆在那里。某甲被这狗的义气感动了,买了棺材把它埋葬了。人们都称那坟为“义犬冢”。


212,伍秋月

片石留题易数精,埋香卅载竟重生。

冥途恃有灵符在,秋月於今十倍明。

  高邮人王鼎,字仙湖,为人慷慨,勇猛春力,交游很广。年十八岁,还没成亲,未婚妻就死了。他每次出去游历,常常是一年多不回来。哥哥王鼐,是江北的名士,对弟弟很友爱,劝弟弟不要再外出,要为他选个媳妇。王鼎不听,乘船到镇江拜访朋友。正巧朋友外出,王鼎便租了一家旅店的阁楼住下。楼外江水如练,碧波荡漾,金山尽收眼底,令王鼎心矿神怡。第二天,朋友来请他搬到家里去庄,王鼎推辞不去。

  在楼上住了半月多。一夜,王鼎梦见一个女郎,大约十四五岁年纪,容貌秀丽端庄,上床跟他欢好,醒来就遗了。王鼎感到很奇怪,还以为是偶然的。到了夜晚,又做了个同样的梦。这样过了三四夜,王鼎非常惊异,睡觉时不敢熄灯,身子虽然躺在床上,心里却很警惕。刚闭上眼睛,梦见女郎又来了。正在亲热,王鼎猛然惊醒,急忙睁眼一看,一个美如天仙的少女,还在自己的怀抱中。少女见王鼎醒了,露出羞愧怯弱的样子。王鼎知道她不是人类,但很爱怜,来不及询问,又和她亲热起来。女子像是受不了,说:“如此狂暴,难怪人家不敢告诉你!”王鼎才开始询问她。女子说:“我姓伍,名叫秋月。先父是名儒,精通易理,对我很爱怜。但说我不长寿,所以不令我嫁人。我到了十五岁时果然死了,父亲便把我埋在阁东,坟墓和地一样平,坟上也没标志;只在棺材一边立了片石块,写着‘女秋月,葬无冢,三十年,嫁王鼎’。现在已过了三十年,正好你来了,我很高兴,急着想主动见你,心里害羞,所以借做梦和你相会。”王鼎也很高兴,又要求接着亲热。女子说:“我现在只有一点点阳气,要想复生,实在禁不起这番风雨。以后合好的日子还很长,何必非今晚不可?”于是起身走了。第二天,秋月又来了,跟王鼎对坐着,谈笑风生,欢乐得像旧相识。灭烛上床,就跟活人一样。只是她一起身,王鼎就遗泄淋漓,沾染床褥。

  一晚,明月皎洁,王鼎和秋月在院子里散步,问她道:“阴间里也有城市吗?”秋月回答说:“和人世一样。阴间的城府不在这里,距这里有三四里路,但那里以夜间为白天。”王鼎问:“活人能看见吗?”回答说:“也可以。”王鼎请求去看看,秋月答应了。二人乘着月光走去,秋月飘飘忽忽地走着,像风一样快。王鼎极力追赶,片刻便来到一个地方。秋月说:“不远了。”王鼎四处眺望,什么也看不见。秋月便用唾沫涂在他的两眼上,王鼎睁开眼,觉得目力倍增,看夜间不亚于白天。立时便见一座城池矗立在烟雾迷茫之中。路上行人来来往往,像赶集一样。一会儿,见两个皂隶捆着三四个人经过,最后一人非常像王鼎的哥哥。玉鼎走近一看,果然是哥哥王鼐。惊骇地问:“哥哥怎么来了?”哥哥看见他,眼泪流了下来,说:“我也不知是为什么事,被强行拘拿了来。”王鼎愤怒说:“我哥哥是知礼君子,怎么像犯人一样捆着他?”请求两个皂隶释放了哥哥。皂隶不肯,傲慢地爱答不理。王鼎忿怒地要和他们争执,哥哥劝阻他说:“这是官命,应当守法。只是我缺少钱用,他们苦苦索贿,你回去后,要给我筹办些钱来。”王鼎拉着哥哥的胳膊,失声痛哭。皂隶大怒,猛地一拽王鼐脖子上的绳索,王鼐顿时被摔倒在地。王鼎见此情景,怒火中烧,再也忍耐不住,抽出佩刀,一刀把那皂隶的脑袋砍了下来;另一个刚要喊叫,王鼎又一刀杀了他。秋月大惊说:“杀了官使,罪不可赦!迟了就大祸临头了!请你们赶快找船北去,回家后不要摘丧幡,关门杜绝出入,七天后可保无事。”王鼎便搀着哥哥,连夜租船,火速北渡。回家后,见有很多吊唁的客人,才知道哥哥果然死了。关上门,下好锁,才进家,再看看哥哥,已经不见了。走进屋子,死去的哥哥已经苏醒过来,正喊:“饿死我了,快点备汤饼!”当时王鼐已死了两天了,一家人都非常惊骇,王鼎便讲了缘故。七天后打开门,去掉丧幡,人们才知道王鼐又复活了。亲戚朋友都来询问,王鼎就托词回答。

  王鼎想念秋月,心烦意乱,便又南下,来到原来的那间阁楼上,点上蜡烛等了很久,秋月也没来。朦朦胧胧地正要睡觉,见一个妇人走进来。说:“秋月小娘子托我转告您:上次杀了公差后,因凶犯逃脱,把小娘子捉了去,现押在狱中,受狱卒虐待。小娘子天天盼着您,请您想个办法。”王鼎悲愤不已,跟着妇人去了。到一个城市,进了西关,妇人指着一个大门说:“小娘子暂押在这里。”王鼎进去,见房屋杂乱,囚禁着很多犯人,里面并没有秋月。又进了一个小门,见一间小屋子里有灯光。王鼎走近窗户往里一看,秋月正坐在床上,用袖子掩着脸哭泣。两个狱卒在一边摸摸她的脸,又摸摸她的小脚,嬉笑着调戏她。秋月哭得更急。一个狱卒搂着她的脖子说:“已经成了犯人,还要守贞洁吗?”王鼎大怒,顾不得说话,持刀冲进去,一人一刀,如斩乱麻,立时将两个狱卒杀了,将秋月救了出来,幸亏没人发觉。才回到旅舍,王鼎蓦然醒了过来。正在奇怪刚才做的梦太凶,忽见秋月含着泪站在一边。王鼎惊讶地起来拉她坐下,告诉她刚才的梦。秋月说:“是真的,不是梦!”王鼎吃惊地说:“这可怎么办!”秋月叹息说:“这也是定数,我本来要等到月底,才能复生。现在已经如此紧急,怎能再等?你赶快挖开坟墓,载着我一同回家,每天连声呼唤我的名字,三天后我就可以活过来。只是时日不满,我会骨软脚弱,不能为您操劳家务罢了。”说完,急匆匆地要走,又返说:“我几乎忘了,阴间里追究起来可怎么办呢!我活着时,父亲传我两道符,说三十年后,夫妇两人可以佩带上。”于是要来笔,飞快地写了两道符,说:“一道你自己佩,另一道贴在我的背上。”王鼎送她出去,记住她消失的地方,往地下挖了一尺多,便看见了棺材,已经朽烂了。一边有块小石碑,碑文果然和秋月说的一样。打开棺材一看,秋月面色如生。王鼎把她抱进屋中,衣裳随风化成了灰烟。贴好符,又用被褥紧紧地包起她来,背到江边,叫过一只船,假说是妹妹得了急病,要送回婆家。正巧刮起南风,天刚明,已到了家门。

  王鼎把秋月抱进屋安置好,才告诉兄嫂。一家人都吃惊地来看,也不敢当面说王鼎中了邪。王鼎打开被子,长声呼叫秋月,夜里就拥抱着尸体睡觉。尸体渐渐温暖起来,三天后竟苏醒过来;七天后能走路,换了衣服拜见见嫂,轻盈盈的样子,不亚于神仙。只是十步之外,就要人扶着才能走,不然就随风摇曳,像要倾倒。看见的人以为她身体有这种病,反倒更添几分娇媚。秋月常劝王鼎说:“你罪孽太深,应该积德念经来忏悔。否财,恐怕寿命不长。”王鼎本不信佛,从此虔诚地拜在佛门,后来也没什么事。

  异史氏说:“我想上书朝廷定下一条法律:凡是杀死官家差役的,判罪与杀死平民的相比要降低三等。这是由于这些人没有不可杀的。所以能铲除害人差役的,就是奉公守法的好官;即使对那些人稍微有些苛刻,也不能称作暴虐。何况阴间本来没有固定的法律,如果有恶人,把他们砍了,锯了,炸了,煮了,都不认为是严酷。如果是大快人心的事,那便是阎王所赞成的。哪里有犯罪到了阴府要追拿的程度,还可侥幸逃脱的呢?”

志怪故事·聊斋志异(五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