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放弃保研,放弃考研,我终于拿到LSE的offer

2023-07-13 10:06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个人背景

本科背景: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GPA 91.76/100

语言成绩:

最终108(R30L30W27S21),提交学校用的是106(S23)

GRE:158+169+3.5

实习经历:

提交学校时总共5段,四大咨询/券商行研/FA/两段企业战投

给LSE补材料的时候又加了一段互联网战投实习(Maybe,记不清了)

获奖经历:

国奖1,美赛M奖,大创国家级,校奖若干

录取结果:

2020.10 HKU Finance(Ad.)

2020.12 HKUST-Yale M2M (HKUST ad., Yale Rej.)

2020.12 LSE MSc Risk and Finance (Ad.)

2021.1 Berkeley IEOR (Rej.)


01

方向确定

我是三转方向选手,第一次从商院转到了会计学院,因为当时想去更适合自己职业发展、能学到更多喜欢课程的地方,也确实付出了GPA和排名降低的代价,但我个人还是觉得值得的,转专业也算间接改变了我的职业方向吧~


第二次是从保研选手转到了出国选手,这个原因很现实,是我意识到我的成绩已经保不了Top2,那从学校认可度的角度考虑出国能申到的学校level肯定更高。无论是从以后的就业学校认可还是就读体验。以及我实习的地方老板们都有海外背景,然后海外背景可能也更倾向于 继续招海外背景。考研这个选项是被我提前quit了,因为考研风险大只有一个志愿滑了就是滑了,我不接受二战,而且备考一年时间不做实习学的知识以后也不太用的到,对我来说机会成本太高(但个人有个人的选择!真的!每一个人做最适合自己的!


第三次是从量化转到纯金融,刚开始想去量化也算非常搞笑的原因,因为觉得纯金融领域工作将来会被机器人取代,而且我自认为我数学很好(自认为,高数考满绩真的不代表能学懂随机过程QAQ)。但是我自己在搞美赛、学校课程论文的过程中发现我确实志不在此,我也更喜欢我实习时接触的工作内容,再加上我觉得我会计学院的背景和数学/统计/金工背景的本科学生竞争并不具有优势,所以就果断联系中介换mentor转去纯金融了~


所以我们就算一切都计划好了,有的时候真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大家不要太有心里压力,以前做出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



02

申请准备与时间线

GPA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想申请英国方向的同学,GPA一定是先决条件。关于选水课的问题,我是非常不建议的。我是听说学校会重置你的成绩单去掉水课,包括美国需要的wes认证也是去掉一些课,网申有的学校也要填专业课成绩,所以,真的没啥用,而且水课也不一定会给高分……(惨痛的前车之鉴QAQ)


  其次语言成绩。今年可能是因为卷的原因,往年GRE 325+,TOEFL 105+就达标了有余力再刷,今年我只能说是越高越好,可能明年会转好吧。关于GRE还是GMAT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是建议大家闭着眼选GRE(谁知道你申的项目开不开在商学院啊!),然后就是Q一定要满分(我第二次就是没满分,所以我每次寄成绩都寄两个= =)。T口语尽量往高了考,学校小分会卡的,LSE口语卡23。


 我是全自学,先考G再考T,每个都耗时2月。G327T106.不建议大家战线拉得太长容易崩溃,有自学能力也不建议大家报班(省下钱多申几个学校不香吗!)。G没啥好说的,背单词刷真题,刷完1100你考试碰不到原题来找我,我是得过且过型,作文直接裸考3.5(大部分学校对这个没要求),供大家参考(我作文非常烂)


T的听阅,把真题54套刷完了不说满分28、29是没有问题的。(注意错题总结)W我是从24提到27然后稳到27,关键在于1.作文要有逻辑(很多人都被提醒过然后自己写的时候就忘了,但真的要有逻辑链,水平不变分会提),2.不要生搬硬套长难句,要和全文的文风对上;3.多举点你身边七大姑八大姨的例子,亲测比名人事例提分。S这个我最高也就24,就不误导大家了。。。



我的实习可能相对来说算多,也很杂,因为我是不断摸索可能到大三的时候才真正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我还是觉得实习三段以后是边际效益递减的过程,所以我觉得三-四段就可以了,一般网申也最多让填五段。一般找实习还是最好big name和relevant兼顾,最好focus一个领域写文书的时候比较好讲故事(但我特别理解很多人一开始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可能刚开始一段审计or行研,然后又去研究所了,正常,写文书的时候自圆其说就好)纯金融领域非要取舍我认为是big name>relevant,因为纯金融真的海纳百川,所以还是找点面试官认识的公司。


海外经历肯定as much as u can。我就是没有海外经历,我感觉还蛮吃亏。交换和暑校确实是各有优劣,暑校的好处就是用时短,不耽误学校上课以及GPA,但含金量没有学期交换高,也要不到推荐信,还是看个人安排。


最后说说我的时间线供大家参考:

大一:学习(高数在我们学校一共10学分,帮我拉高了很多绩点),转专业,考了次雅思7,混迹于各种社团(部分获奖的被我写在了兴趣爱好里)

大一寒假:美赛

大二:补课,上课(我正好碰上两个学院课最多的时段,sad),大创

大二下暑假:去四大咨询实习,考GRE

大三上:券商行研,上了个量化投资课产出了我唯一一篇课程论文(被我当成科研用在了各个地方QAQ),考TOEFL(获得唯一一次线下成绩)

大三下:疫情宅家里coursera拿了个Python证书,学长带着创业写了点爬虫(中道崩殂了...),野鸡FA远程实习

大三下暑假:5月去上海实习到暑假结束,回来复习两周又考了次TOEFL(考的稀烂),找好推荐信老师和老板

大四上:CVC实习,考托福,填网申,面试



03

申请心态

我也不是一个心态非常好的人,我当时申请初期对自己盲目自信,我也不想要保底,准备全聚德就去就业。但我申请过一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感觉到自己要没学上的焦虑了……所以我还是会建议大家多申点,会从容一些……以及想拿港校保底的同学,晚点申,不然纯粹是申了个寂寞。


同时,现在确实是越来越卷。但我个人也是非常爱玩的一个人,如果让我建议肯定是大一就把GRE考了大二开始实习一路努力过来最后收获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申请结果,但如果现在还是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享受生活真的也很重要~因为以后再也不会像大一大二那么闲那么无忧无虑了,放轻松玩吧!反正到了大四大家都还在刷分哈哈哈哈!



04

我与世毕盟

我是大二签约的世毕盟半diy,因为我觉得反正都交那么多钱不如早点被服务(爱占便宜的我> <总结一下,我觉得世毕盟给到我真的申请帮助很大的部分:

1.mentor。我因为从量化改到纯金融,所以换过mentor,还是培训师主动提帮我换的。之前我的mentor是mit的,后来换成lse的学姐,两位都给我帮助很大!在这里感谢二位和我仿佛永远在线永远冷静的培训师!


2.文书内容和语言的修改。我的文书大概跟培训师和mentor一起磨了三版到终版,然后我每申请一所学校都会重改一遍文书,再让培训师和mentor看一遍,然后再找世毕盟native expert team润色,出来的效果我是满意的(我自己写出来大概也就是有道词典机翻的水平...


3.mock interview。我吹爆这个服务,是真的外国人按照你所申请学校的面试套路跟你面试,面完还有大概7页纸的书面反馈,而且只要拿到面试就可以约,我i了,让我直面我的口语到底多垃圾~


4.申请前期是可以无限约meeting的,当时我还是个连PEVC都不知道啥意思的小菜鸡,mentor和培训师就有告诉我现在应该干嘛,有些课应不应该选,要不要coursera补课,应该找什么方向的实习,帮我扫盲,感恩~


放弃保研,放弃考研,我终于拿到LSE的offer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