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数据分析手册》读书笔记2
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本开支大约滞后ROE修复1年,在满足盈利预期(净利率)、产能利用率(资产周转率)和融资状况(资产负债率)三方面条件时,才会主动投资
盈利预期: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央行)。领先投资一年左右
产能利用率:工业产能利用率、用电量、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资金状况:自有资金(尤其是企业利润)和国内贷款(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
结构分析:行业、厂房or设备(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购置)、主动or被动(环保、设备老化)、民间投资or非民间投资
观察制造业投资周期波动参考价值高的指标:金属切削机床产量,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称“社零”,月频数据)是指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企业(单位):意味着统计方法是生产法,消费主体是所有(最为广泛)
服务只包括了餐饮服务,约占社零的10%,还有很多服务没有纳入统计
其他宏观消费数据:人均居民消费支出(包括了各种服务,但只有居民消费,季频数据)、(GDP分项下)最终消费支出(包括了各种服务,包括政府和居民,年频数据)
限额以上,类似工业企业的规模以上
批发业:年商品销售总额在2000万元以上
零售业:年商品销售总额在500万元以上
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上
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上
注意:
限额以下社零占比高达60%,这是与制造业不同的格局
批发额:用于生产、经营的商品金额,理论上不包括在社零里
零售额:用于消费的商品金额
由于统计的是单位企业(很多销往各地),所以各地区社零不能反映这一地区的消费状况
实际社零:价格缩减法应该用R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而不是CPI(包含大量服务价格)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细分项目16个:汽车占比最大,20%-30%,其次是食品饮料烟酒,再其次是石油及其制品,汽车和石油及其制品占比高且波动大,而其他项目波动比较稳定,所以着重分析汽车、石油及制品
汽车零售额(数据来源4S店等经销商)只包括非生产经营用车,而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数据来源汽车制造企业)包括生产经营用车。影响汽车的主要是量而不是价,还值得关注的是乘联会、中汽协的数据
石油及制品,影响的主要是价而不是量,看WTI原油现货价格
案例分析:
首先看社零增速,是否符合预期,趋势斜率是否放缓,比较社零实际同比来看是“真(修复)”还是“假(修复)”,看大类分项——限额以上/限额以下、商品零售/餐饮、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线下。餐饮和线下消费可以结合服务业PMI
拆分商品零售的细项,查看数据质量(是靠某一项拉动,还是整体表现良好):汽车;石油及制品;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其他12项商品。还可分为必需消费/可选消费
根据关联指标预测未来,比如根据去年的基数高低预判增速,比如用乘联会的高频数据预测下个月的汽车零售额,猪肉价格、WTI原油价格、黄金价格预测食品饮料、石油制品、黄金珠宝类零售额


我国进出口数据统计标准:一是进出海关,二是改变境内物质资源储备存量,所以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离岸转手买卖、转运货物、暂时进出口货物
美元计价更常用吧,因为货物报关的原始数据多数用的美元单位,统计得到的进出口增速跟人民币计价不同,因为汇率
进出口总额,常用“进出口金额/GDP”描述对外依存度
出口总额,反映外需,尤其在我国最受关注,春节前有“抢出口”效应和休假效应,所以1-2月数据合并发布,但注意3月也会受春节效应的影响
进口总额,反映内需,由于我国进口的大宗资源品占比高,所以进口总额受价格波动影响大,需要拆分价格因素和数量因素
贸易差额:加工贸易使我国进口的货物基本都加价出口了,所以一直贸易顺差,但警惕进出口同时萎缩而且进口萎缩更大带来的“衰退式顺差”
OECD综合领先指标(CLI)、欧美PMI、就业、消费、投资、生产数据、政治因素等可以用于判断全球经济进而判断我国出口。汇率长期来看与出口负相关,但是短期不好说。
结构分析:商品类别、贸易对象、贸易方式(这个用的少吧)
进出口占比都大的商品:机电产品(电子产品、通用机械、汽车、汽车零部件等)
出口占比大:劳动密集型产品(服装、玩具、家具、鞋靴、箱包、灯具等)
进口占比大: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部分农产品(大豆)

我国出口主要国家依次是:东盟、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
进出口预测指标:PMI新出口订单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国际货物与服务贸易指数、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
案例分析:思路就是总量同比(分析汇率影响),然后分商品,分国别

CPI中各类消费品的权重是变化的,消费量不变用基期消费量,但是价格变化会导致各类消费品的权重发生变化,各类消费品带动CPI上涨的比例就会随之变化
每个月环比的权重都是用上个月的支出金额计算的,每个月同比的权重都是用去年同月的支出金额计算的,每个月环比和同比所用的权重不一样
基期每5年轮换一次
环比和同比可以相互换算,但由于数据精度可能导致不吻合

翘尾因素是指去年的价格变动对今年同比的影响

预测CPI的数值:环比均值法、高频数据法(整体法、分项法)
预测CPI的趋势:产出缺口(GDP数据利用HP滤波计算产出缺口)、货币政策、输入性因素
产出缺口对CPI有一定的领先
复苏阶段,由于库存高、价格传导时滞,通货膨胀往往还在下行
滞涨阶段,价格传导时滞,通货膨胀往往还在上行
PPI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主要是生产资料(占比超过70%),基期轮换、翘尾因素、权重等知识点同上CPI

预测PPI:由于PPI不像CPI有那么强的季节性,所以不宜用环比均值法,只能用高频数据
CPI波动主要由食品项贡献,所以先重点分析食品项。总的波动比较大的细分项:猪肉(猪肉行业是发散性蛛网模型,需求稳定人均20KG每年,但是供给波动大,因此价格具有周期性)、鲜果(季节性强,受气候影响大)、鲜菜、蛋类、燃料(汽油、柴油、燃气等)
猪肉供给关注:生猪出栏、生猪存栏、能繁母猪(滞后6个月,6个月是养殖周期)
核心CPI扣除了CPI中的食品、水电燃料、交通工具用燃料
PPI关注上中下游
上游:石油、煤炭、天然气、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的开采
中游:上述产品加工、冶炼、延压
下游:汽车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金融数据领先经济增长1到2个季度
社融主要分析当月新增规模的同比、环比,存量规模的同比
新增社融会包括企业需要偿还的利息部分(所以理论上社融增量一定是正,社融存量会不断向上),并且往往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社融的一些期限短的分项,e.g.短期贷款、非银贷款、票据融资,很难带动实体经济的增长,如果社融的增长是由这些分项撑起来的,那么增长没有意义,只是在冲量。银行信贷额度用不出去才会靠票据冲量,企业大量利用票据很可能是在借新还旧套利,说明实体融资需求不行

人民币贷款
社融口径下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央行专门公布的新增人民币贷款-非银贷款
前面提到票据投放是实体经济的反指,那么

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提高,反映实体经济向上,另外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二者属于非标)期限也比较长,可以结合起来观察
居民短期贷款=短期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消费贷款(比如车贷)
居民中长期贷款以个人住房按揭抵押贷款为主
其他社融
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产生了众多影子银行,积累了金融风险,这几年在监管加强的背景之下,都凉了
企业债券的统计口径会使得数据差异比较明显,但不同口径趋势是一样的。企业债券融资的趋势性变化可以用信用债市场一级配置需求情况相对照,即企业债券新增规模的变化与债券市场行情、投资者与非金融企业的行为关系密切。信用债配置需求强的时候,企业债券新增融资一般不低。
货币供应量分析
M1=M0+企业活期存款
财政存款不在M2统计之内,财政存款多,M1、M2就少了,每个季末那个月,财政会突击花钱,大量投放,进而推高货币供应量


分析时重点关注
M1与M2剪刀差:M1-M2,M1/M2,若增大,说明未来经济增长预期向好
社融与M2增速差,

案例分析:
社融如果季节性因素影响大,那么不看环比,只看同比;
然后看企业债券融资、非标。企业债券融资需要结合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人民币贷款,分部门。居民部门,居民中长期贷款关键是房地产市场,短期贷款反映消费需求(结合汽车、电子产品);企业部门,看信贷结构,中长期贷款增加为好,短期信贷、票据融资减少为好
人民币存款和货币供应。
拓展一点


PMI可以说是月度数据中公布最早的,每月月末,实际反映的是上个月26日到当月25日,反映的是环比,尤其是制造业PMI,时效性强,关注度高
反映需求: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
反映生产:生产、从业人员、采购量、进口、供货商配送时间
反映库存:产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
反映价格: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
扩散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好”企业百分比+“中”企业百分比×0.5。扩散指数在0到100之间,越高代表状况越好,50为荣枯分界线。
制造业PMI=新订单*30%+生产指数*25%+从业人员指数*20%+(10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15%+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10%
制造业PMI是月度数据,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大,而且现有的季节性调整手段没有完全消除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看某个月的变化是否在历史均值内,如果是,就不要误以为是经济趋势
非制造业PMI包括建筑业PMI和服务业PMI,与制造业PMI走势接近
综合PMI=制造业占GDP比重*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占GDP比重*非制造业PMI
剔除季节性因素后
PMI>50且比前值高:经济总体在扩张,且扩张的速度在加快
PMI>50但比前值低:经济总体在扩张,但扩张速度在减慢,经济有边际下行压力
PMI<50但比前值高:经济总体在收缩,但收缩速度在减慢,经济有触底反弹可能
PMI<50且比前值低:经济总体在收缩,且收缩速度在加快
库存分析
产成品库存往上,原材料库存往上,主动补库存
产成品库存往下,原材料库存往上,被动去库存
产成品库存往上,原材料库存往下,被动补库存
产成品库存往下,原材料库存往下,主动去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