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从家庭的角度审视问题||家庭治疗的工作概念

2020-08-05 00:37 作者:暗界之炛  | 我要投稿

一、人际关系

家庭治疗重视人际关系,通常在家庭关系中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在关系中,人的行为是有互补性的,一个人的行为往往也是对他人行为或心理的反应。比如一个丈夫说妻子太喜欢抱怨,从关系的角度看,唠叨表明妻子没有得到倾听和注意,而妻子越是抱怨,丈夫越是忽略她,丈夫越是忽略妻子,妻子就越不断地说。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个过程其实是相互的循环因果,问题是由一系列行为和反馈所维持的。

二、沟通的过程

家庭治疗更关注沟通的过程而不是内容。很多时候,某一方表达的内容是没有太大错误的,但是沟通的方式是不具有适应性的,所以应该关注这个过程(比如一些家庭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譬如小女孩对上学抵触,而父母则一直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女孩不太会用语言跟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得自己以一种反抗上学的行为,此时改变沟通的过程而不是去纠正某一方的想法(比如纠正小女孩的想法)更为重要。

图源:ins


三、家庭结构

家庭存在结构,在刚开始的时候,是互动塑造了家庭的结构,而当结构建立起来后,它也反过来影响互动。家庭的结构表现家庭中有许多亚结构(通常是由人际界限划分的),比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便是家庭里不同的亚结构。有问题的亚结构关系可能是缠结的或疏离的:例如夫妻关系可能会入侵亲子关系(缠结),争吵的父母会连累孩子,父母将孩子过分卷入自己的生活也会扼制孩子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孩子可能很难处理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过分疏离的亚结构,比如僵硬的关系让人丧失健康依赖的能力。亚结构之间其实是有相互性的,比如母亲与孩子的缠结会导致她和丈夫的相处、共享变少(需要注意文化的影响,因为文化中有将母亲塑造成缠结人设、将父亲塑造成疏离型人设的习惯)。

四、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存在着生命周期,但是这个周期不一定是稳定的。随着时间的前进,我们会经历一些改变(比如从学校毕业到社会工作),改变之后是一段得到巩固的相对稳定的时期,这边是家庭的生命阶段。家庭成员中,任何一代人的成长对可能会对某个或整个家庭成员产生影响,家庭需要调整结构来适应家庭成员的发展,比如孩子到了青少年,不只是孩子需要去适应变化,父母也需要调整亲子关系中彼此的定位。一代人发生的变化会让另一代的适应变得困难,会让另一代的适应变得困难。中年的父亲可能因为孩子渐渐成熟脱离家庭而将兴趣从职业转到家庭里,但是他亲近孩子的愿望却与孩子对独立的期盼相矛盾。又或者是孩子因为事业不顺、离异而回到原生家庭,让原本已经专心进入夫妻关系建设的父母重新承担起父母的角色。

社会学家伊芙琳·杜瓦尔和鲁本·希尔提出了家庭的发展框架,贝蒂·卡特和莫妮卡·麦戈德里克则丰富了这个框架:

1离开家庭的单身青壮年:这一阶段要接纳自我的情感,承担起经济责任。将自己从原生家庭的关系中分化出来,发展朋辈的亲密关系,建立起与工作或经济有关的自我。

2新的婚姻开启新的家庭:婚姻形成,调整和扩展家庭和朋友关系。

3幼年子女加入家庭:需要接纳新成员,调整婚姻关系为孩子留出空间;共同养育孩子,分担经济和家务;调整家庭关系适应父母或祖父母的角色。

4青少年子女的家庭:提升家庭界线的弹性,允许孩子独立。在这一阶段,需要调整亲子关系,为孩子离开原生家庭系统做准备;重新审视中年的婚姻与职业。

5孩子离开家庭:接纳进入和离开的家庭成员。调整家庭关系为二人世界的相处,发展成人与成人的关系,应对父母的疾病或离开。

6家庭晚期:代际角色转换,应对自己或伴侣身体状况变差的现实,寻找新的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可能;支持中生代核心角色;应对丧偶、朋辈的离开,为死亡做准备。

家庭的周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以上这种模式,还存在单亲家庭、同性恋伴侣、再婚家庭的模式。家庭生命周期是为了让人认识到不同阶段的转化中往往会出现问题,需要我们去好好调整以适应变化。

 

家庭的功能像是封闭的系统,对问题的反应可能正是维持问题的因素(所以也需要关注人是如何对问题作反应的)。家庭治疗的发展可以发现,心理咨询的关注点从个体拓展到相互的人际关系,再到整个家庭,最后到更为广泛的社会环境。


来源:《家庭治疗:概念与方法》(第11版)


如何从家庭的角度审视问题||家庭治疗的工作概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