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拍摄影片【费宫人】之始末
众所周知,程砚秋先生留下的影像资料不多,一般戏迷只知道他在建国后由周总理指示拍过一部舞台影片【荒山泪】,成为程派艺术史上弥足珍贵的资料。其实除了这部【荒山泪】以外,程先生在三十年代中期还在上海拍摄过一段【费宫人】的舞台记录片。程先生和他的学生刘迎秋聊过这次拍摄的全部经过。
那是在1937年的3、4月间,程砚秋先生到上海黄金大戏院演出,其中就有新排的京昆两下锅的名剧【费宫人】。按计划,程先生要演出两场【费宫人】,恰巧此时,德国电影公司—乌发公司的摄影导演玛哥利·勃特也在上海拍摄记录影片,他看到程先生的演出后,对中国古老的戏曲艺术非常感兴趣,于是联系程先生,要为他现场录制【费宫人】之影片以供西方观众了解中国之戏曲艺术。程先生因为这一年正准备带队去法国参加演出,乐于借此影片提前做一下宣传,于是就无条件的答应了波特的请求。于是在4月10日晚程先生第二场【费宫人】演出时,就通知勃特带领摄制组前来拍摄。

然而,正所谓好事多磨。程先生在台上全力以赴演好【费宫人】配合拍摄,但是现场拍摄的机器过于庞大,录影时发出各种噪音,且需要不停的调整舞台灯光的角度,这使台上表演的程先生受到影响,也使现场观众很不满意,马上反映到剧场那里,剧场经理赶紧出来叫停了拍摄。经与程先生协商,由演出时拍摄改为演出结束观众离开后,程先生单独再表演一场,供电影公司拍摄,这样避免打扰剧场观众,也使影片拍摄环境更有保障。
等演出结束观众离开后,程先生按导演要求选择了其中一段载歌载舞的“洞房”的唱“滚绣球”的片段继续拍摄。这段拍摄总共用去胶片240余尺,时长约约十几分钟。
影片拍完后不久后,勃特请程先生验看,程先生才发现拍摄质量不太佳,首先声音变得尖锐刺耳(失原声),此外影片镜头因剧场灯光问题,或模糊,或超亮,总之很不理想。一向对艺术追求完美的程先生越看越不满意,于是以影片质量太差为由,要求不对外播放并将之销毁。但是这个要求提的为时已晚,勃特已经将影片母版寄回德国了。程先生为此事悻悻很久。
这段影片如今应该还在,虽说拍摄的效果极不理想,但是真能找到,也能一窥程先生的昆曲风采,因此也算是弥足珍贵的程派资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