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伦勃朗:知道自己为何而活的人,可以承受任何一种生活︱艺术大师

2023-06-28 09:13 作者:yummyaaa  | 我要投稿

25岁时的伦勃朗和63岁的伦勃朗画的同一个题材。原本的他是意气风发的荷兰神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金钱权势情人都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那时候他好像就是世界的光,那时候他的眼里是天真,是美好,是精致的追求和欲望。

而当他决定踏上自己的道路,嘲弄世俗的虚伪,与大众的审美对抗,坚持自己心中的艺术时,他开始被世俗抛弃。逐渐变卖家产穷困潦倒,爱人子女也相继离去,他在窘困中死去。

他有过许多机会,他的惊才绝艳让人们对他是有所期待的,只要他臣服,只要他让别人满意…

然而他终是没有,即使自己呕心沥血的画作被世人厌弃否定,他亲手裁割掉作品,只希望能够有人买,却无人问津一文不值。

贯彻的自我,却被世俗不容。

63岁的他再画《圣殿中的西面》,从一个沐浴圣光的圣徒先知,变成了垂垂老朽,满目疮痍却怀抱着希望。从精致完美的虚伪变得朴实无华的真实。一眼仿佛就可以看尽了画家的一生。

“人间正道是沧桑。”

尼采说过∶“知道自己为何而活的人,可以承受任何一种生活。”

有时候我们是否思考过,我们是否有权利做自己?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被世俗的欲望裹挟,被符号化标签化…我们被拥有的所定义,被大他者定义,异化的世界扭曲的自我,是否在疲于奔命。

而人生像黄昏时读的书,读着读着未察觉天要黑了,发现光线暗下来,休息片刻,却再也看不清书上的字了,后面再精彩的内容也都不再有意义。

我们在自己的故事里,是否做着自己?还是做了装在套子里的人?

看着伦勃朗的这两幅画我思绪万千,为他感到悲伤无奈,也是为着人在物质和精神世界割裂中挣扎的共情。我们从出生起物质和意识就分割为二元对立了,成长中我们每次痛苦每次哭泣都是因为对现实的无力。能够始终贯彻自己的人,经常会在现实世界撞得头破血流,像一个异类。

知道不得不做而去做的是成长,有能力却坚持不去做的是勇敢。社会是一种同化,妥协是常态,就显得勇敢的人格格不入。

不知道伦勃朗亲自拿着刀割碎自己的作品是怎样苍凉的心情,他明明知道怎样走更容易走的路,他曾经春风得意过,只要愿意,他可以轻易获得世俗的认可,丰盈的物质,可他不愿,他至死未妥协。

就像尼采明明知道他会被孤独折磨疯掉,可他坚持自己的孤独,他需要孤独作为养料让他保持清醒保持愤怒,批判当时的社会思想,照亮新的道路。

“艰难困苦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敬佩每一位坚持自我的人,他们逆风执炬,在他们身上有着蓬勃的生命力,能看到人类改造这个物质世界的能力,能看到创造奇迹的希望,能看到人类群星闪耀时。

伦勃朗:知道自己为何而活的人,可以承受任何一种生活︱艺术大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