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着重研究材料的成分、制备或加工方法与材料的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变化规律,是发挥材料潜力、充分利用现有材料和研究开发新材料的理论基础,是考生学习后续相关材料课程和今后从事材料专业的工作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系统地理解材料的性能与其成分、组织结构间的内在联系,具备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1部分材料的原子结构与键合
1.原子结构与原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原子排列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材料中的结合键的类型、本质,各结合键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原子的堆垛和配位数的基本概念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4.显微组织基本概念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2部分固体结构
1.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结构、空间点阵、晶格、晶胞、晶格常数、布拉菲点阵、晶面间距等基本概念。
2.晶体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的标定方法。
3.晶体结构及类型,常见晶体结构(bcc、fcc、hcp)及其几何特征、配位数、堆积因子(致密度)、间隙、密排面与密排方向。
4.合金相结构,固溶体、中间相的基本概念和性能特点。
5.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结构,离子晶体的结构规则、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
6.聚合物的晶体结构,聚合物材料的组成和结构的基本特征、结晶形态,高分子链在晶体中的构象,聚合物材料法晶态结构模型,液晶的结构特征与分类。
7.玻璃态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高弹态高聚物的力学性质,高弹性的特点,橡胶弹性对温度的依赖关系;高聚物的粘弹性力学松弛现象,粘弹性与时间、温度的关系。热固性和热塑性聚合物的概念及材料特性。
第3部分晶体缺陷
1.点缺陷的类型,肖脱基空位、弗兰克尔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等基本概念,离子晶体中的点缺陷特点,点缺陷的平衡浓度、影响因素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位错类型,刃型位错、螺型位错、位错线和滑移线的基本概念,柏格斯回路和柏氏矢量的基本概念及物理意义。
3.位错的运动,位错的滑移、攀移、运动位错的交割;
4.位错的弹性性能,位错的应力场、应变能、线张力、作用在位错线上的力、位错间的交互作用力。
5.位错的产生和增殖。
6.表面及界面,外表面、晶界和亚晶界、孪晶界、相界面、堆垛层错等基本概念。
第4部分固体中原子与分子的运动
1.扩散概念,扩散第一定律、扩散第二定律。
2.扩散驱动力及扩散机制。
3.离子晶体中的扩散、聚合物中的扩散机制。
4.扩散系数、扩散激活能,影响扩散的因素及原理。
第5部分材料的形变与再结晶
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基本方式和主要特点;
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特点;
3.单相固溶体和多相合金的塑性变形:
4.金属塑性变形的宏观现象与微观过程的联系;金属晶体中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等概念。
5.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其材料的强化方法及机制。
6.回复和再结晶过程及其对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
7.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微观组织结构转变的基本规律。
第6部分单元系相图及纯金属的凝固
1.相律的基本概念,相平衡的相律解释。
2.纯晶体的凝固,晶体凝固的热力学条件,形核、晶体长大过程,凝固动力学及凝固组织。
3.细化凝固组织的方法。
第7部分二元系相图和合金的凝固与制备原理
1.二元相图的表示方法;
2.匀晶、共晶、包晶、偏晶等相图的结构分析和共析、包析反应等;
3.二元相图的平衡结晶过程分析、冷却曲线;
4.二元合金中匀晶、共晶、共析、二次相析出的平衡相和平衡组织特点;
5.杠杆定律及其应用。
考研上岸在很多人的心里估计都是比较难的,不论是在职还是在校,专业课想拿高分?复习全局难把握?经验贴踩雷无数,关键期错过提升,各种各样的备考问题是不是一大堆?靠自学,没有方法,没有动力,相信这是很多人的内心写照,研晟考研,助力考生有效备考,专属学习方案,一战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