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苏A类大作文
汲取传统文化营养 以青春力量奋进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核心。作为当代青年,更应响应时代号召深入了解学习中华文明,兼顾历史之沉淀与时代之新意,在新征程中展现青春力量。
学以致用,传承传统文化智慧赋能社会善治。弦歌不辍,文脉相传。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不仅仅在于传承,更在于赋能。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是新时代赶考之路的“必答卷”。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谐”精神注入社会治理,形成了以“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为体系;遵循“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社会治理面临诸多新矛盾与新挑战,要推动形成社会治理新格局,选择在社会治理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便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古今融合,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同频时代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要让其中蕴涵的价值追求在新时代赋予新内涵,为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实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对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从“协和万邦”到和平发展思想,从“仁政德礼”到坚持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处理好“古”和“今”的关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现实、当代文化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造。
创造创新,突破传统文化载体拓展形式受众。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由于时代和环境差异,很多传统文化往往被束之高阁,无论是摆放在博物馆还是故纸堆里,总是向外界展示着略显保守和僵硬的“面孔”。如何用新时代新方式讲好新时代新故事?如何让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拨动年轻人心弦?网络平台上传统的唱腔与大热的剧情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从“迪奥马面裙”事件到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频频出圈,新时代的青年充分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的情感和信仰。要增减文化的时代感与生活感,必须从文化转化的形式、内容、平台、受众等多个角度发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既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也是激励中华儿女赓续文明、接续奋斗的不竭动力。让我们紧跟新时代的步伐,认真读好、读懂一部部继往开来的“必读之书”,在古为今用中赓续中华文明,走向更开阔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