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女儿跟又丑又穷的老男人私奔,娘家无奈上门抢人,最后酿成大错

2023-04-19 08:00 作者:bili_64544486124  | 我要投稿

丈夫年近六旬,妻子20多岁。由于精神压力,妻子自杀死在了娘家,男子要求娘家就破坏他们婚姻家庭的行为向原告赔礼道歉,要求移交其亡妻的骨灰……


老少私奔结奇缘


当年已经61岁的周延海含泪讲述了与妻子刘光晶相识、相爱及悲剧发生的前后过程。



1993年,他在长清县的黄河商场里开了一家小门市部,经营副食调料。10月24日下午,一个同乡领着一位叫刘光晶的姑娘来找他,让他找一个帮手的活给她做。刘光晶家住长清城关附近的刘家庄,周延海每月给她70元的工资。3个月下来,周延海发现她忠厚实在,干活勤快,就把工资慢慢地提高到了180元,并把商店里的一切交给她主管。小刘见这样信任她很是感动。



长期的朝夕相处,爱情竟跨越了年龄上的鸿沟,但这一切周延海并不知道。直到有一次别人为他介绍了一个女人,他们相处了几个月,周延海发现刘光晶郁郁寡欢,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敌视。终于一天晚饭后,小刘突然对他说:“周大哥,我认识的男人也不少,但他们大都狡诈不可信或势利媚俗,而你实在,厚道……”但是真正到了谈婚论嫁时,年龄的差距成了他们之间巨大的障碍,1970年出生的小刘毕竟比周延海整整小31岁,他们的婚事立即遭到了刘家父母强烈的反对。



1996年12月,小刘给周延海写信,决定春节和他离家出走。最后,他们把出走的日子定在农历正月十六。



那天,他们在平阴县见了面,并一同去了聊城。由于小刘无法回家去村里开证明,他们不能办理结婚手续,只好在聊城租房住了4个月。不久,了解到像他们这种情况可以到公证处公证,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1997年5月15日,他们来到山东省齐河县公证处。公证员一听我们要公证结婚很是吃惊,为了慎重,他把小刘单独叫到一间屋里,问她为什么要办理公证,是否出于自愿?直到小刘说出原由后,公证处才为她办理了婚姻状况声明公证。5月29日,他们拿着公证书回到周延海老家晏城,办理了婚姻登记,成为了合法夫妻。



婚后,小刘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雪岩,说标志着新生活的开始。他们近在咫尺,可她给周延海写了信,信上说:“永远跟你在一起,永远爱你喜欢你,你的妻子永远是我……”



1998年4月9日,儿子降生了,给他起名为歆业,希望他长大以后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小刘把孩子的脐带保留了起来,说这是从咱儿身上掉下来的,得珍藏着。她在儿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儿子尿在她身上,她一动不动,怕惊着孩子;晚上孩子尿湿了床,她把儿子抱在干净的地方,而自己躺在湿处;她一丝不苟地为儿子计划着每天的营养……



周延海那时基本上没有积蓄,小刘劝他想办法再把商店干起来。就这样他们一家三口来到济南,在段店集贸市场开了一家经营塑料制品的小店,就以儿子歆业的名字做了店名。店里的生意虽不是十分红火,但他们在清贫的生活里感到很是知足……



棒打鸳鸯酿悲剧



周延海几乎是泣不成声地向亲朋们说,刘家强行将他们夫妻分开,以致刘光晶被迫自尽的经过。他说着竟狠狠地扇自己的耳光:“我悔啊,我为什么不把她抢回来啊……”



1999年1月21日,农历腊月初五那天下午,他们正做着生意,突然气势汹汹地闯进来了几个人。小刘叫了声“妈!”原来是孩子的外婆来了!她一进门就说:“你这死孩子,可坑死俺了!”说完便顺手抡了周延海一巴掌,又有人给了他几拳,踹了两脚。他被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击蒙了,许久才手忙脚乱地打电话打。等几名巡警赶来到店里时一个人影也没有。邻居告诉说,小刘喊了几声亲娘,并哭道:“我不走,我不走”,但最终被来人强行架走了。



妻子被抢走了,歆业当时才9个月大,正吃着奶。天黑了,儿子找不到妈妈,他那撕心裂肺的哭声让周延海的泪水吧嗒吧嗒地掉下……



有人给他出主意,说刘光晶是他的老婆,咱们也可以去抢回来。可他没那么做,心想自己年纪这么大了,一旦有个好歹,妻子靠谁呢?最后还不是要靠她的娘家啊!



周延海托人找到当地的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在村支部书记和妇联主任的陪同下来到了刘家。娘家人对工作人员说,她打算和他离婚,由她抚养孩子,以后再也别来找人了。工作人员打算安排她春节和周延海见一面,却被刘父拒绝了。



1999年2月15日,周延海辗转找到妻子以前一位叫珍珍的好友,求她帮忙。珍珍以看望女友为名来到了刘家,刘母开始几乎寸步不离,不给她们单独说话的机会。后来,珍珍乘刘母收棉被的间隙拿出周延海写的两封信和200元钱。妻子看完我写的信后,用手在桌上画了几个字,意思是不离婚,想孩子,让我看好孩子,干好买卖等着她。



不久,周延海的姑姑和侄儿侄媳妇抱着小歆业,买了一些礼物一同去刘家。那天下着小雨,他们一进刘家庄就问刘光晶的家住在哪儿。一个妇女说,你们这样去行吗?工作人员没来人跟着吗?为了不引起刘家的反感,姑姑和侄媳妇上前叫门。刘母闻声后拿着根铁棍,把姑姑打翻在地,侄子闻声赶来却被两个壮汉撵到村南的麦地里,随后被打得鼻青脸肿。



后来,周延海的表妹邵莲芳和段店市场的董嫂子去刘家时,刘母迎上来大骂,表妹听到院子里有刘光晶的声音便高喊:“嫂子,我是莲芳。”刘光晶在里面应声道:“告诉你哥哥看好孩子。”话还没说完,刘母就嚷:“你再说话就砸死你!"刘家院子里乱成了一团……



当他们的诚心并未感动刘家时,悲剧就发生了。1999年6月2日清早,年近70岁的哥哥大老远跑来,对周延海说兄弟你要撑住,小刘喝药自尽了!他顿时一阵昏眩,感觉这条老命的半边天倒塌了……



周延海接着对大家说,你们看看我妻子留下的遗物吧,这是她生前给我的情诗。我们常常赐诗互勉,给那份平实的日子增添了情趣,那可是心灵深处的声音啊!这是两盒假发,是妻子为我买的,我没有头发就是戴着这假发拍的结婚照。这是妻子的一缕青丝,妻子怀孕时,我亲自剪下了它。没想到这成了我唯一保留的妻子的东西啊……



一波三折



2000年3月9日,周延海向法院起诉了岳母一家,并提出三个请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被告归还刘光晶的骨灰。他说这是为合法婚姻讨一个公道:“就是死,我们的骨灰也要结合在一起。”



开庭的当天,周延海在法院门口挨了打。



4月5日早晨,周延海抱着儿子和侄媳妇坐着一辆“面的”刚赶到法院,门口突然冲来一群妇女,喊道:“打死这个私生子!”于是就有人给了老周几巴掌,还有人踹他几脚。法院门口的摄像记者正好看到这一幕,马上转过身子把镜头对准了他们,一个矮个子老头一把扯下摄像机的遮光罩扔在地上,说道:“你们这伙人是周秃子花钱雇来的!”“周秃子”无疑是他们对周延海的蔑视,工作人员劝他们冷静一点,但那老头跳着脚骂个没完,还打算过来抢机器,工作人员拼命地抓着摄像机,混乱中他还挨了好几巴掌,但这个过程都拍了下来。最后实在不行了,他们就退到了大院里。楼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但没有一个人出来制止。



周延海的帽子已被人打掉了。这时候,从大院里出来一个人让记者把带子交给他,说把带子交给他就没事了。记者急忙找到一个公用电话打传呼求援,一个骑摩托的汉子便在电话边盯着。记者感觉事态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只好开车逃到电视台避难。



中午,周延海庭审结束了,但是他和律师不敢出门,法院不得不找了一辆桑塔纳把老周送走。这时,有两辆来历不明的“面的”一直跟在后面,他们绕了半天才把那两辆车甩掉,司机这时却说什么也不敢送了,他说他还要在当地生活,于是周延海等人只好在104国道又拦了辆出租车逃走。



最让人费解的是一些本该维护妇女权益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姓周的一没官、二没权、三没钱,凭什么拐走人家的闺女!上级部门了解情况后,这家单位才对此作了解释和道歉,并表示调查处理事件的有关当事人。



“我们也自有苦衷”



2000年4月18日,当地记者已经决定一定要跟踪此事,终于在有关方面的斡旋下,说服了刘家接受采访。但是,这次采访依然进行得比较艰难,记者在离刘家庄不远的另一个村庄下了采访车,换乘了挂有当地牌照的车子才得以顺利进入刘家庄。



这一次,刘家人显得平静,但显然也弥漫着失去亲人的伤感。刘母首先对围攻殴打记者的做法表示了道歉,并流着泪讲述了如何找回女儿及女儿自杀的经过……



女儿没到周延海的商店干活之前,家里曾经给她订下了一门亲,对方是济南空军的一个军官,高大英俊,两人谈得挺好,两家也经常走动,我们当爹当妈的也从心里面愿意,如果她嫁给了那个军官,现在孩子也满地跑了……



谁知女儿这时受了周延海的骗,一去两年多没见踪影。家里只要得到一点消息,就派人去找,亲朋也帮着找,钱花了不少,始终不见孩子的半点音讯。孩子他爹的精神病常发作,家里的境况也一天不如一天。



最为要命的是我们刘家从此在村里抬不起头来。我们没有儿子,在农村没有男孩本来就让人瞧不起啊!这还不算,女儿年纪轻轻的让一个老头子给拐跑了。出了这样的事,别人什么难听的话都说过!闲话杀人啊!也许是心里有愧或者是自己也当了母亲,女儿有了孩子后就给家里写了封信。于是家里去了四五个人,去市场找到了她。我问她:孩子,你是愿意走还是愿意在这里?愿意留下也不勉强,她说,跟你走吧!就回来了,决不是强迫的。



回家后,我们并没有限制女儿的自由,她本人也开始感觉到丢人了,村里有人指指点点的,她白天不敢出门,只有晚上去姑姑家坐坐。家里劝她和周秃子离婚,她也同意了,说把孩子要回来养大,但以后再也不嫁人了。



6月1日晚碰巧停电,女儿说不想吃晚饭,便去屋里睡觉。后来孩子他爹到女儿房里拿东西,竟发现房门反锁了,喊了半天也没见动静,等撞开房门时,女儿已经不能说话了,床边有个空药瓶,等送到医院已经太迟了。我们立即去东关派出所报了案,验了尸定为自杀。



我女儿的照片你们都见了吧?周秃子你们也见了,老成什么样的,还是个秃子,年龄上相差30多岁,将心比心,谁愿把自己好好的女儿嫁给他?村里人说长道短的,我们丢尽了人啊!



作为母亲,谁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寻死呢?若不是跟了周秃子,我的女儿怎么会去死啊。我认为周延海是女儿之死的罪魁祸首……



关于婚姻自由的思考



娘家当地的工作人员拿来了一份到刘家单独找刘光晶谈话所做的笔录。



工作人员问刘:“老周说你们家暴力干涉婚姻,把你抢了回来,是不是?”



刘光晶回答:“不是,是被叫回来的。”工作人员问:“你们家干涉你的自由了吗?刘光晶说:“没有。”“你想怎么办?”



“离婚,现在我不能违背父母的心愿。”



但记者却发现了另一份截然不同的证据,即周延海的律师找到刘光晶生前好友珍珍做的笔录:她说刘光晶在桌子上比画着不离婚,想孩子,让老周好好做生意。



在这两份矛盾的证据中,我们不难看到刘光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一边是因为她的婚姻而使之丧失了名誉和脸面的父母;一边是与她有着年龄,相貌的巨大差异,但被她真心爱着的丈夫。29岁的刘光晶在亲情和爱情之间难以取舍,最终在绝望中选择了死亡。她可以说是死在了一片爱心之中,死在爱她的爹娘姐妹和爱她的男人之中。



但是,造成刘光晶悲剧的根源并不是她无法平衡地在亲情与爱情夹缝中去表达“爱”,而是世俗像一只无形的手给她带来的巨大的压力。周延海比刘光晶大31岁,相貌极为平庸而且无权无势,刘光晶无论是在城里人还是在乡下人看来都是位漂亮端庄的女孩,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她与周延海的结合太不“般配”,这桩婚姻不符合常情,不符合人们习惯上的审美判断,所以在谈起这桩婚姻时,都明显地流露出对周延海的鄙夷,都有一种本能的不对等的反应。《巴黎圣母院》那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对美艳的艾丝美拉达的爱让人感动,但那是艺术,是远距离的欣赏,一旦这一切出现在真实的生活中,谁会平静地接受呢?此时,我们也能理解刘家人置身于那种氛围中受到的压力和蔑视。



刘光晶最初选择私奔无非是为了逃避世俗观念但她被母亲找回家后,终未能挣脱世俗之“网”,无形的压力依然压着她和她的一家人,最后不得不以死来清洗她的婚姻给父母带来的“耻辱”,来逃避她对丈夫那无奈的牵挂和无望的未来。世俗中有一双无形的手扼杀了她啊!



看来,婚恋不仅仅是行为的自由,更是思想观念的自由。



多年后,刘家接受了调解意见,将刘光晶的骨灰与周延海轮流保存。我们希望死者的骨灰在两家之间传递时能够化解彼此之间的怨恨。


女儿跟又丑又穷的老男人私奔,娘家无奈上门抢人,最后酿成大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