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的抗翻沉性比民船强在哪里?

不论对海船还是在内河运行的船舶来说,翻沉都是最致命的事故。而小到帆板,大到数十万级的巨轮,出现翻沉现象并不是多么罕见,基本上是几乎每月都有。翻沉是多方面因素引发的,最常见的比如超载或超速,遇到急流漩涡,大浪袭击或者经受不住风暴而最终沉没。大多数出现翻沉事故的船舶基本都是先发生了侧倾再持续进水翻滚造成。因为大多数船舶都是纵轴尺寸远远长于横轴的,因此出现“反跟头”而最终沉没的事故几乎没有。不过民船侧翻沉没经常发生,但是军舰出现侧翻现象而最终导致沉没的事故,在二战以后却相对少得多。一般在不发生外来撞击的情况下。军舰哪怕在大风大浪里面都极少出现侧翻沉没事故,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船舶的抗侧翻能力,专业上叫做船舶的稳性。而船舶稳性的强弱。

直接决定船舶的抗风浪和抗侧翻的能力。船舶要获得稳性,根本要素在于船舶的重心,或者说重心轴线,要时刻低于船舶获得的水面浮力的整体浮力线。这样才能像不倒翁一样的时刻保持抗侧倾和翻沉能力。也就是重心特别靠谱的船舶,哪怕遇到45%度以上的侧倾还能自动恢复正常的稳定性,再强的横摇也不至于出现无法恢复平衡的现象。目前有一类高档游艇,已经通过优化设计和使用轻质材料。做到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保持不会翻沉。哪怕是把这种游艇大头朝下丢到水里,其都会自己瞬间恢复正常向上漂浮的状态。不过大多数大型民船和军舰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因为这类游艇是用轻质的玻璃钢或者碳纤维材料合成的。而大多数普通的船舶和军舰,是用材料更重的钢铁制造,最多也不过采用造船铝合金。

都做不到和高端游艇一样的“永远不会翻沉”这种要求。那么在钢制船的整体抗翻沉能力有上限的情况下,为何军舰的抗侧翻能力要远远强于同吨位级别的民船呢?首先就在于军舰的抗侧翻能力的原始指标上,就要大大地强于民船。比如当代的军舰,大多数要求其可以直接抗击17级的台风。也就是风速高达每秒60到65米仍然不会翻沉。而大多数大型民船最多要求可以抗击15级台风,也就是风速最大在45米仍然不会出问题。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全球有些军舰,甚至有惊人的抗侧风能力。比如库舰和16舰,当年原始设计要求就是可以抗每秒100米级的超级风速。到目前地球上的最强台风也没有记录过如此惊人的风速。军舰或者大型军舰的抗风浪能力之所以如此之强,首先在于军舰的吃水船型特别,全舰重心比大多数民船都更低。

军舰也不需要装载大量的外来可移动货物或者人员,因此可以随时确保重心不会大幅度上升,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确保设计重心。还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1970年代以后设计的军舰,基本都是全舰内部封闭的。也就是如果让全舰短时间内全部没入水下,也会像全封闭的潜艇一样不会轻易地进水。而绝大多数民船都没有这种功能。全舰封闭可以让军舰不用担心大浪可以瞬间覆盖全部舰体。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南亚某国海军,其主力护卫舰在船坞内部都能侧翻。这是何等的蜜汁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