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兵法》读书笔记②

四十八计打天下
(1-5)
1.虚张声势(护校斗争)
2.逼上梁山(秋收起义)
3.武装割据(三湾改编,井冈山会师)
4.敌近我退(开始打游击战)
5.草木皆兵(全民皆兵)
第一计
虚张声势-不战而屈人之兵
启发故事:"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公元383年,东晋将军谢玄大败前秦苻坚于安徽淝水 时间 :1917年11月 地点:湖南长沙 兵力对照 : 现实:200学生对北洋军第八师一部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生课外志愿军,1917年11月20日左右,护校斗争) 策略:以木枪鞭炮虚张声势,欺瞒真枪实弹的北洋军。 结果:北洋军全部缴械
第二计
逼上梁山-枪杆子里出政权
时间: 1927年 地点: 湖南 策略: 将工农武装化整为零就地潜伏,等待时机 结果:保存了工农武装的实力 上山"扎寨" 张家坊避敌惊险 提出要打出共产党的旗子来,"枪杆子里出政权"
第三计
武装割据-石头击破大水缸
时间: 1927年~1929年 地点: 江西三湾村 井冈山
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敌人对农村的控制薄弱,有利于我们找个落脚点,深深扎下根来,发展壮大我们的力量。 策略: 先在农村建立武装力量,再以农村包围城市,扩展地盘
三湾改编(1927)
党指挥枪!
在三湾实施了毛泽东治军最重要的措施一在部队建立中共各级组织,班有党小组,连有党支部,团有党委,在连以上各级设置党代表,并且成立了党的"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亲自当书记。 部队中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建立政治,军事,经济三大民主制度。并提出各项如不枪毙逃兵,说话和气,买卖公平等新型纪律。
井冈山会师(1928年春)
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湖南南部起义的农民军转战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合,这就是威慑中外的井冈山会师。
三项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行动听指挥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第三.筹款(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 一.上门板 二.捆铺草 三.说话和气 四.买卖公平 五.借东西要还 六.损坏东西要赔 七.洗澡避女人 八.不搜俘虏腰包
第四计
敌进我退-隐势藏形山林中
时间: 1928年 地点: 江西永兴 兵力对照:两营兵力对国民党军11个团 策略:利用山险地形和广大民众掩护,采四面游击战术 结果:牵制国民党军25天
毛泽东游击战争基本原则:
敌进我退
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
为什么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 地利 (天险险而易守,有利于军事割据,可进可退。地理位置影响力大,革命举动足以影响湘鄂赣三省民众) 人和 (有群众基础。有丰富斗争经验的武装,有村落和物资丰富地区,便于筹款筹粮)
第五计
草木皆兵-党与群众军事化
时间: 1929年8月 地点: 江西井冈山 名称: 黄洋界保卫战 兵力对照: 两个连对一个师 策略:充分利用地形及动员地方民众 结果:确保了井冈山
战争是人民的战争
全民皆兵
《孙子兵法》中提倡"道": "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 在军队实行"
民主主义
″ 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 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 废除繁琐的礼节 经济公开
对敌军的宣传策略
一,释放俘虏 二,医治伤兵 大作宣传工作,愿留愿去,愿去即发路费释放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