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大学的学习高中化
不要把大学的学习高中化,是个什么含义呢? 一般而言,我们的高中学习为了升学的目的,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课堂在转。有课就上课,上完课基本上没时间,也没有精力干别的。所以从形式上表现就是天天是上课上课上课。 大学的学习不是这样的。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个方向,就是要把学生从课堂里面解放出来。从培养方案上是有体现的,总学分是有上限的,总课时量也是有上限的,而且实习实践,这一类的课程是有最低比例要求的。但这仅仅是从整个教育大方向的落实这一块来体现,把学生从课堂里面解放出来。 具体到学校了,学校应该做好一些,相关的建设,比如说实验室建设,社团建设,讲座,实习等等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而且这个质量要逐渐的提高,但是这个建设吧,怎么建?能搞到什么程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校的平台、学校资源的丰富程度,确实对学生的自我探索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不能因为说我学校没啥资源,学校平台差,影响到了我的自我探索,因此我就干脆放弃,学校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的因素。 再就是学生自己的自我教育。都说游戏啊,短视频啊,都是现代的毒品,我是非常赞同的。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很多的学生就是把大学的学习当成高中的学习。有课就去上课,没课呢就去玩游戏,刷短视频。学习多痛苦啊,更何况是有可能你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但是这个不是核心因素,你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那你喜欢什么呢?这才是关键问题。如果你能明确自己喜欢什么,那你就去学你喜欢的东西,不要被你的专业和课堂的课程给局限住了,不要跟高中一样的。如果你不能明确自己喜欢什么,那就去探索,就去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么这个要求更高,那你更不能像高中一样,天天就是课堂里面完成上课任务就完事了。。 不过就我个人的一个观察,越是好学校他的资源越丰富平台越好,同时他的学生质量也是相对而言越好的,所以这两方面一叠加,越是好学校,他这个课堂之外的这个学生自我探索也搞得越好。越是差学校本来没啥资源没啥平台,结果学生某一些方面有一些欠缺,学生自己也不差点,最后就是上课的时候就去上课,下课了就去睡觉玩手机。 很多人抱怨说大学里面没学到什么东西。我经常感觉说出这句话的人,其中很有一部分人一定是把大学给高中化了。如果你大学期间,在课堂之外找到自己的方向,或者做了一些自己的探索,应该不会这么说。如果你仅仅是天天是有课上课,下课了就去躺着玩手机,那你这个大学有可能也就是混个证吧,确实是白上了。 所有的人都觉得到了智能时代,不应该强调灌输,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模式。那么课堂教育改革是一方面,难道课外教育不是吗?那课外教育怎么搞?能像高中一样吗? 总而言之,大学的学习,不要弄得像高中的学习一样,不要认为只是完成了课堂的教学任务,就一切万事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