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半数司机收入下降,痛恨“低价”“一口价”呼吁良性竞争重视司乘体验

2022-11-28 14:29 作者:网约车观察  | 我要投稿

近日,厦门发布今年1-10月数据,网约车单车日均完成订单仅10.2单,约40%的网约车每日完成订单不足10单。广州日均订单量约13.84单,日均运营里程约105公里,日均营收不足400元,多地发出市场风险预警。

上海网约车司机的线上问卷调研显示,受访的近万名网约车司机对出行平台“一口价”、“低定价”的意见最集中!不少司机认为,低定价让一些新平台短期获得订单,但乘客得不到好服务,司机一天跑了二三十单但流水并没有增长,最终只是平台获得了流量,司乘体验不好。要破解这个难题,必须打破出行企业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回到主管部门科学引导的良性发展上来,根据淡旺季和供需关系科学调价,有效激励司机群体,服务好乘客出行。

▲图片源自网络

接近8成司机的日均收入流水分布在200元-800元的区间内,只有10%的司机每天能开出800元以上的流水。新入行的司机小王说:“开一个聚合旗下的小平台,单子一个连一个,但是价格很低并不赚钱。”而开了5年车的董师傅则表示,单子多只是一种个人感受,不代表实际收入。选靠谱的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车技巧,提高每公里的收入效率才是最关键的。一方面,要研究淡季旺季乘客打车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平台的活动调整自己的出车时间。

今年夏天董师傅采取了“3+2”的出车习惯,主要开早晚夜三个高峰,中间休息和充电两次。“旺季我开美团一个平台,只做高峰期还有叠加奖励。淡季开美团、享道、滴滴其中两个平台,单子多。”董师傅认为低价没有出路,还是要靠平台科学调度以及对司机的激励。此外,根据淡旺季和高峰平峰期不同供需情况,董师傅也建议平台可以适度进行价格调整,满足市场实际情况。

调研显示,专职司机比例越来越高,超过9成司机每天都会接单。自有车辆的占比也越来越高,这也难怪很多租车公司“发车难”,因为本地有车族也开始拼命抢单了。上海超三成司机是一年内刚入行的新司机,他们对中介公司、网络社群、短视频平台上行业机构的依赖度较高,而这些群体很多都依附于一些新兴的中小网约车平台,有的甚至成为职业引流拉新的机构,对新入行司机不仅没有全面的培训和指导,还要求司机只以单量为纲,造成司机只跑单不赚钱。一些平台还出现转移司机流水,通过灰色协议把A司机的收入金额转移到B司机账目下,变相扣住司机的收入,推迟提现时间,提高提现门槛,依此“管理”司机。

▲图片源自网络


▲图片源自网络


这次受访的司机中,30岁-50岁这个年龄段人数占比超过70%,这也显示上海网约车司机都是各自家庭的顶梁柱,也正是其职业生涯最主要的工作年龄。线上调研中,大部分司机的生活必须支出之外,主要收入和关注点都在“医疗”“子女教育”“住房”三方面。不少司机认为,出车过程中遵守交通法规和防疫规范,对乘客态度友好减少投诉,实际上都能为司机每月收入带来正向作用。司机代表同时也呼吁乘客与司机增进互相理解,为行业多添一份和谐。


半数司机收入下降,痛恨“低价”“一口价”呼吁良性竞争重视司乘体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