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忘录(未来莫斯科)TSP.8
(资本主义危机与转折)资本主义在经历两次危机中,(第一次危机1873年至1973年)资本在经历第一阶段原始积累,逐渐形成产业资本,但由于资本性质为:“成本转嫁给大多数,利润留给自己”。在扩大生产时,往往会降低劳工工资,压缩成本。现代企业往往工资占企业总支出不到10%,而底层往往会因为企业压缩成本而导致消费能力不足,扩大产能无法有效消化。这便是资本主义经历第一次危机,各个资本主义帝国为了争夺有限市场,而不惜发动世界大战,破坏其他集团生产力。资本在应对第一次危机时,主要表现形式第一:深化全球化,尽量做大蛋糕。第二:对劳工做出让步,提高社会福利。第三:高度垄断化,寻求生存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第一次危机中,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民族浪潮风起云涌,但起义一盘散沙,根本无法撼动资本主义国家统治,甚至通过谈判形式取得独立国家马上便陷入主权负外部性死循环,即使如此,广大第三世界依然对西方构成严重冲击。1973年后,伴随着布林森顿体系崩溃,人类进入后资本主义时代,资本表现愈加凶残,经历一二次世界大战,各个分散资本主义集团逐渐合并,形成单极模式。资本在应对生产过剩和消费力不足问题和原有体系崩溃,亚非拉去殖民运动时,表现转移生产力给第三世界,本身高度金融化(单指超级大国),将虚无缥缈商品标上高价,给资本创造高额利润提供可能,以各种形式榨取剩余价值,创造除工业和农业外第三部门。继续推行高度垄断,甚至达到能随意控制粮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维持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半殖民性和单一原材料供应地位,堵死上行空间,所有原资本帝国集团达成默契,狙击后发国家。不论同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嗜血性在进入老迈阶段时,为了维持生存,能做出各种血腥手段。哪怕人类陷入崩溃,资本主义越老越恐怖。资本主义只有毁灭全人类后才会毁灭自己! 在经历上述阶段后,资本主义逐渐为马克思预言,在完成历史使命后,以惨烈形式退出人类万年长河。广大第三世界组建新国际同盟以亚欧大陆为中心,形成新兴国家形式,探索新出路。在这个历史阶段,人类逐渐形成以扩大生产并保障消费能力同时,扩大广大贫困无法进行消费市场。以避免重蹈资本主义覆辙,人类在经过血腥原始积累后,亚欧大陆出现一线曙光。欧亚新模式,仅仅为本故事开端。人类又开始漫长而又艰辛探索。 (新世界格局)欧洲诞生罗斯聚合体,新大陆桥模式替代原有依靠海运模式,欧洲西部小半岛,则逐渐退回原有历史状态,形成紧凑泛国家形式。被罗斯聚联体压缩为极小一部分。东部形成新神洲泛区域体系,各个欧亚古国重新诞生在大陆,为了应对亚洲复杂地理面貌和不同于以往地理平坦欧洲和北美,形成新大陆桥加海运模式,对产业资本投入极为巨大,各个新生区域联盟为了应对旺盛欲望,将所有财政收入25%区间内整合统一管理,形成以投资设施产业为主联盟(新丝路)对各盟国郡、县、州经济体系,不同于以往ANZSCEP,或是古希腊时期不得不还恶性债务,或是将国家关系看成古巴比伦时期奴隶主与奴隶,中世纪庄园主与农奴,或是资本时代资本家和工人。恶性债务目的不是让债主还债,而是要让债主卖身,从而导致国家崩溃,如古希腊衰败。各个新兴国家为了探索人类几千年从未完成任务,新丝路所有贷款专项,都会用于产业资本投入。以拉动长期内需再扩大生产,对广大亚州农村进行基础建设。对于不同盟国推行贸易保护和抵触给予尊重,神洲高层从来都不认为人类天生便懒堕,只是因为机会过少,即使再努力无法改变环境,除了陷入愚昧和封闭外别无选择。更何况,将产品上市,第一个敌人就是第一大产业国。 可是尽管悲天闵人政策不出意外遇到巨大阻力。因为各个新兴国家缺少了解和食利阶层阻碍,双方磕磕绊绊。西亚魁首哈希姆王朝国王对神洲所推行政策指正道:“产业资本为导向发展主义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法国密特朗所推行社会主义福利政策有相似之处,其不可能在短期内惠及到大众,又会诞生出新一批食利阶级,造成沉重财政负担,而这些新食利阶层又会使高层束手无策,连改革者也不能触及它们利益。现在保持现有民主共和体制,还可以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上进退。南亚次联盟和东南亚大区表示赞同,只有同为新大陆桥罗斯聚联支持,在新大陆桥内通过对现有体制调整,对经济、民生、军事做出调整。整个西亚和南亚东南亚在现有框架下,推行适应本国复杂多变国情政策。对此,新神洲与亚州各个整体达成以下共识:“在部分区域如阿巴丹、维沙卡帕特南、蒙巴萨、楠榜港等印度洋沿岸城市。进行试点,维持现有框架,继续推行新丝路十字口计划,对亚欧心脏艰难抵进,尽管神洲无法推行联盟内改革,但历史大势依然滚滚向前… 世界阵营:泛神洲区联、罗斯聚联、南亚次联、太平洋南联、阿联、东南亚大区、北美大区、欧共、非共。神州以产业资本为中心,罗斯为神州供应其稀缺大宗商品,阿联与南次、南太构成千叶聚联区域保护体,产业资本虽然仍不发达,但在探索古国与新大陆之间新出路,双方国情复杂程度,与之相近相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