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恩情第六章 第六册⑥ 家在珠江之六

内容提要
广兴围的佃户因为抢了容家,容举人要每户给他赔偿一百个龙洋。九斤是带头抢的,要赔二百个,大可赔不起,只得把女儿阿满送到容家当婢女。
梁节操贪污赈粮败露后,顾学儒要查究此事。梁节操狼狈不堪,但他利用顾学儒与容达有交情,故意安排他们两人接近,然后抓住把柄,要挟顾学儒签字证明他发放赈粮非常公正。容举人得悉此事,非常恼火,认为梁节操贪污丢了容家的脸,容达与别的男人来往伤风败俗。结果把梁节操和容达一起赶出了容家。

长时间天旱后,突然下雨了,可是一连下了半个月,河水暴涨,堤围 崩决,广兴围被淹,大可一家先后逃难到澳门,由于澳门难民多,很难找工作,六斤在炮竹厂做工,收入微薄,朝不保夕;大可和阿香身体又有病, 眼看家中无以为生,九斤只好签约卖猪仔去金山做苦工,他和洁贞草草地结婚才两天,就飘洋过海谋生去了。随后,在贫病交迫下,大可病死他乡, 润生也被送进孤儿院,在澳门实已走投无路,六斤只好带着全家老小回到广兴围,重新开始艰难的生活。

1 第五册说到杨大可和六斤被梁节操抓走,家里的人忧心忡 忡,大可妻哭哭啼啼,阿香决定去找大小姐容达求情,当日大清早,她就去到容家见到了容达。
2 阿香跪在容达跟前,恳求道:“我们都知道错了,希望你乃念我侍候你多年,替我向容老爷求个情,给六斤他们一条生路。”容达责怪他们不应该入屋抢物,但还是答应替她向容举人求情。
3 容达向举人婉转地要求从轻发落抓来的村民,容举人气还未消,说一定要惩罚一下这些人,容达劝他不要把村民送去县城。
4 阿香得到容达的允许,到柴房去看望六斤和大可,柴房里漆黑一片,只听得一片呻吟声。阿香进去好一会,才看见大可和六斤。
5 六斤蓬头垢面,疲惫不堪,阿香见他被折磨成这样,异常心疼,六斤诉说梁节操整整一天不给他们吃的,滴水未进,阿香拉住六斤的手,刚巧碰着他的伤口,六斤“哎唷”一声,阿香心如刀绞。
6 这时,梁节操威风凛凛地进来,责问是谁把门打开,并对容三说:“如果他们跑了,谁负责呀?”
7 阿金伯有气无力地坐在角落里,说:“我们哪里敢跑呢,拿个水缸给我们做胆,我们也不敢跑呀!”梁节操说:“谅你们也不敢。”
8 梁节操又质问阿香:“是谁让你进来的?”阿香说是容达同意的,梁节操喝令她立即离开。阿香十分伤心,不忍离去,并求梁节操不要把他们送到县城去。
9 接着,容举人也来到柴房,对村民说:“你们抄了我的家, 砸烂了我的东西,要赔偿!”大可说:“我们愿意赔,但大姑爷扣了我们的赈粮,我们饿得发慌,又有气,才去抢你们的......”
10 六斤也说:“那些赈粮是我们的,如果我们有吃的,就不会到你家去抢了。”容举人这才知道梁节操贪污了赈粮,梁节操生怕此事彻底败露,就说:“爹,无谓与他们多说啦!”

11 容举人想了解有关赈粮发放的实情,就叫杨大可单个出来问话。梁节操威胁大可说:“你说话要小心啊!”
12 容举人把杨大可叫到家里,还叫容三也来听听,容举人问大可,赈粮是谁扣下的?大可说:“容亨说赈粮每人有十斤米, 三十斤番薯,现在只发一斤米,三斤番薯,其余的都被梁节操用船运去卖了。”
13 容举人问容三是否有这回事,容三不敢正视容举人,也不敢回答,容举人说:“这就默认了。
14 容举人对大可说:“扣赈粮是节操的事,你们要追究,应该找他,怎能进我家抢我的东西。我遭到的损失,要你们赔偿,大可说:“这…这是我们的不对,不过,还请容老爷给我们一 条生路!”
15 容举人答应不把他们送官,但要赔偿。他说:“你儿子九斤带头抢,你家赔二百个龙洋,其余的每人赔一百个龙洋,限期三日交清。”大可说:“莫说三日,三年也交不清呀!”容三出计: 把大可扣起来当人质,其他放出去筹钱赔偿。
16 六斤被放出来,回到家里,家人都高兴,但都追问为什么不见大可回来?六斤则忙着翻抽屉,找田契,又问大可妻有没有钱,众人不解。
17 六斤找到了田契,捧在手上看了又看,这次要赔偿给容举人,耕田人只好卖地,谁不心疼!
18 梁节操本想把抓来的人都送去县城,但容举人要他们每人赔偿一百个龙洋,便先把他们放了。梁节操对此甚感不满。在房间里与容达议论此事,这时,ㄚ餐来报,说顾学儒到,请梁节操 会客。
19 梁节操慢条斯理地出来会见顾学儒顾学儒毫不客气地说: “梁节操,你真大胆,公然贪污赈粮。照规矩,每人每半个月有三斤米,六斤番薯,而你只发过一次,一斤米三斤番薯。村民到你家抢粮时,赈粮真的已经没有了?”
20 梁节操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得承认赈粮已运了出村。

21 顾学儒说:“现在你承认是贪污了,我一定要追究这件事, 把你送官究办。”梁节操尴尬地说:“此事那么严重么!顶多我赔出来就是了。
22 容举人也埋怨梁节操不该侵吞赈粮,丢了容家的面子,他为了缓和僵局,建议顾学儒在容家住下,第二天再商量解决办法,顾学儒答应了。
23 梁节操心事重重地回到房间,见了容达,忽然眼珠一转, 想到办法了,他把顾学儒要送他到县城追究赈粮之事告诉容达, 请她找顾学儒讲情。
24 容达对顾学儒有相见恨晚的感情,本想找机会单独见见他,现在梁节操叫她去向顾求情,她反而没了主意,最后说:“我无把握,只管试一下。”
25 容达先通知丫去找顾学儒,再由ㄚ鬓带她去花园与顾相阴险的梁节操尾随着躲在一旁窥视。容达和顾学儒均未发现。
26 容达见到顾学儒,开口就说:“是梁节操叫我来找你的。”顾学儒听到这句话,很不高兴。
27 容达接着说:“关于贪污赈粮的事,他觉得很难过,希望你能够看在容家面上,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顾说:“他一人贪污, 搞得广兴围几十户人苦上加苦,怨声载道,这种人不值得原谅。”
28 顾继续说:“我要把这事上报官府,定他一条罪名:贪污赈粮,草菅人命。我看他还敢不敢作威作福!”梁节操躲在一旁, 听到这话,吓得心惊肉跳,暗暗叫苦。
29 顾学儒继续说:“我这样做都是为了您呀!我为你可惜, 一朵鲜花插在牛屎堆上。他长年在外做事,从不关心你,他有没有陪你赏花、作画呀!”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菊花形别针,给容 达别上。这时梁节操忍无可忍,冲了出来,一手夺过别针。
30 梁节操冲着顾学儒道:“原来你看上了我女人,难怪你要置我于死地,…我要拉你去见乡绅父老……除非你签一张纸说明赈粮的事已查明,非常公正,我梁某全无作弊,怎么样!”顾无奈,只好签了字,并半夜离开广兴围。

31 容举人知道容达与顾学儒跳墙之事后,十分恼火,责骂容达道:“阿达,自幼我就教你男女授受不亲,你做出这等事,日后如何见人......”梁节操看到容举人责骂容达,幸灾乐祸地点头称快。
32 谁知容举人骂完容达,又骂梁节操:“你更放肆,事先已知道他们有来往,不加阻止,还卑鄙地利用这件事来要挟顾学儒, 令他不敢揭穿你贪污之事,你还是不是人呀!连仁义道德全忘了。”
33 容举人生气地决定:“你们俩,一个本应浸猪笼,一个本应送官府,现在我无眼看了,明天一早,你们俩就得离开容家, 走得越远越好,没有我的同意,永远不准回来,国维留给我来管教。”容达跪下求情。
34 容举人态度非常坚决。容达见求情无望,只好说:“爹,请恕女儿不孝,未能继续侍奉你老人家,你以后自己多多保重啦。”
35 对容家的事,村民们还蒙在鼓里。六斤、阿胜等一群人正在谈论着是否要还钱给容举人,他们希望顾学儒能查清梁节操侵吞赈粮的事,那样他们就可以不还钱给容举人了。
36 正议论间,有人说昨晚看见顾学儒不动声色地走了,众人大惑不解,这时四姑来了,她说:“漏夜出村,还会有好事吗? ”正说着,他们远远看见容达和梁节操正坐着轿走出村来。
37 等梁节操、容达自村路经过后,四姑又指着他们继续说: “他们被容举人赶走了!”众人幸灾乐祸地望着他们远去。阿香听了,忙问四姑怎么知道?四姑说:“是容二奶奶今早叫我给她烧香还神,我才知道的。”
38 容举人赶走容达和梁节操之后,马上查看帐簿,催促容三向村民追债。
39 六斤愁眉不展,他把田契和家中仅有的两串钱以及所有破旧衣物,都准备拿去变卖还债,以便赎杨大可出来。
40 容三见六斤交不起赔款,就把它带去见容举人,六斤求情说:“请容老爷宽限时间,让我先把阿爹带走。”容举人说:“无钱赔就送县城。不然,就要把阿满送来当婢女。”六斤无奈,只好答应送阿满来。

41 六斤把这坏消息告诉家人,全家都被愁云笼罩着。台上摆着熟番薯,但大家都吃不下。
42 阿满哭得很伤心,大可妻劝她:“去到容家要听话,捱过几年,我们就赎你回来。”
43 润生也难过得哭了,他舍不得离开姐姐。阿满劝他要孝敬父母,六斤也劝他:“男子汉不要哭。”
44 在容举人的书房里,容三写好一张契据,高声读给大可六斤和阿满听:“本人杨阿满,十四岁,香山县人,因家庭贫困, 近年欠下容举人二百个龙洋无法偿还,今自愿无条件在容家当奴婢五年。恐口无凭,立此为据。具契据人杨阿满的笔。”
45 容三读完契据,容举人对杨大可说:“现在你可以走啦。”接着,又叫人把阿满带下。大可对阿满说:“阿满,阿爹对不起你, 等日子过好了,我就赎你回去。”阿满扑到他怀里,泪流满面。
46 杨大可忧伤地回到家里,一家人都为阿满被迫到容家当婢女而吃不下饭,大可妻更是泣不成声。
47 久旱不雨,村民心急如焚。四姑鼓动人们作坛求雨,人们无计可施,只好听她摆布。
48 这时,又来了一位巴神父和一个翻译,村民初时以为有麦皮派,其实没有,神父只是要求村民做弥撤,反对四姑求雨,但在四姑的鼓动下,大家都要赶走巴神父。
49 因为民情激愤,巴神父掏出手枪向天放了一枪,村民才吓得平静了下来,四姑忽然大叫:“哎呀!他想赶走神佛啊,我们去烧了他的教堂。”
50 众人在四姑鼓动下真的放火烧教堂,只见熊熊大火,很快就把教堂化为灰烬。

51 说也奇怪,烧教堂后不久,突然电闪雷鸣,果真下雨了,人们欢呼雀跃,把四姑当成求雨英雄。
52 大雨一连下了半个月,孙学斋屋顶漏雨,只好撑着雨伞吃粥。
53 雨越下越大,孙学斋的房子又旧又破,他和洁贞担心塌屋, 决定到杨大可家避一下,但还没有离开,屋顶已塌了一半。
54 杨大可的破屋也到处漏水,他半夜起床忙着接漏。
55 孙学斋父女来到大可家,诉说自己的房子已塌顶,不能住, 要求收留他们暂栖身。大可说:“如果不嫌弃,就暂住在我们这 里吧。”
56 大雨成灾,六斤和金伯等唯恐堤围决口,连夜冒雨巡逻。
57 雨仍旧不停地下,有人建议赶快叫人抢救堤围。六斤说: “现在全村只有几十人,而且走的走,散的散,要抢救也不够人手,如果雨再不停,大家只好疏散了!”
58 容举人派容三出去打探灾情。容三满身湿漉漉地回来说, 水位已浸到蛤蚧石,就要浸村了。这时,容家大大小小慌作一团。
59 容举人好象预感到要决堤似的,于是吩咐容三带大奶奶, 二奶奶和国维先上炮楼。阿满心里很害怕,嚷着要回家去看看父母。
60 河水已漫过堤围,更伕敲锣高喊:“水过蛤蚧石啦!”村民闻声纷纷收拾包袱,准备逃生。润生也催促大可快些收拾,大可却说,要等六斤回来再说。

61阿香和大可妻已收拾了一些衣服,孙学斋等得不耐烦,对洁贞说:“不如我们先走啦。”洁贞坚持要等六斤回来再说。
62 不久,六斤浑身湿透,气喘喘地回家说:“河水可能冲破堤围,得赶快走。山神庙那边地势高些,先到那里去吧,大可却说他还要去看看阿满,叫大家先走,在山神庙等他。
63 六斤带着全家往山神庙跑,但这时已决堤,大水汹涌而来他们一家只好站在屋顶和树杈上避水。幸好虾公爷孙俩划着小艇把他们载到澳门,住在难民营里,这时他们与大可已失去联 络.大家日夜挂念。
64 在澳门难民收容所里,大家排队领救济粥吃。
65 大可妻要把领到的救济粥倒一些给阿香,阿香推让不肯要。
66 六斤和洁贞正担心以后的日子不知怎样活下去,洁贞说: “可以找找添喜姐。”六斤问:“你知道她在哪里做事吗?”洁贞说: “好象在育婴堂,叫做姑娘堂。”
67 六斤到处打听,好容易才找到了姑娘堂。
68 添喜见到六斤很高兴,但知道她母亲没来澳门,又有些担心,添喜又说:“九斤也在澳门做工,他早些时候就知道家乡水灾,说如家乡有人来澳门就通知他,我把他的地址给你,你去找他吧!
69 六斤马上按添喜写的地址去找九斤,兄弟异地重逢,喜出望外,六斤说:“家乡发大水,家里什么都被冲走了。”
70 六斤把九斤带到难民收容所,九斤见到母亲和家人,悲喜交集,但当他知道大可失散,可能被大水冲走时,不免又添了 一层愁云。

71 在难民收容所里,一片凄凉景象。大可妻既担心一日两餐, 又记挂着大可的安危,整天愁容满面。九斤安慰她:“天无绝人之路。”
72 教堂有时也派一些救济食品,这天难民来领救济物,轮到孙学斋时,神父似乎认出他,问他是哪里来的,他说是香山县的,神父发给了他。
73 接着轮到六斤,神父认出他是广兴围的。问明以后,果然不错,神父就说:“凡是广兴围的都站到那边去,你们当日烧了我的教堂,现在又来向我要吃的,不发给你们!”
74 九斤和洁贞到海边谈心。九斤说:“到这里来也不错,有时间我带你去逛公园。”洁贞说:“现在两餐都吃不饱,哪有心思逛公园啊......”
75 洁贞叹道:“如果在家乡,还可以去捉蟛蜞,照田鸡…现在我和阿爹都无工做…你们炮竹厂招不招女工,我去做行吗?”九斤说:“炮竹厂的工作你千万不要做,整天对着那些硝石,硫磺、木炭,会闻坏人的。”洁贞说:“那么你就不怕吗?”
76 添喜拿着自己节省下来的食品来到难民收容所,她正在东张西望地寻找六斤他们。
77 添喜终于见到了乡亲们,大家都很高兴。她带来的食物真如雪中送炭,大家非常感谢,并且告诉添喜:这里餐餐都吃粥, 教堂的救济品还声明不派给广兴围的人。
78 孙学斋和六斤一家在吃添喜送来的饼干时,忽听得人声嘈吵,原来是四姑因为排队领粥与人吵架。
79 添喜在难民收容所里见到了母亲,分外高兴,是大可妻把四姑接来与他们在一起的,过了一会,添喜便要回姑娘堂去了。
80 次日,四姑到姑娘堂去找添喜要食物,说饿到站也站不稳了,说着说着就瘫软在地上。添喜见状心里很难受,但实在没 有东西了,拿去给六斤他们的,是她平时舍不得吃存下来的。

81四姑要不到食品,很不高兴。添喜不忍看着母亲捱饿,于是回教堂去偷了些饼干和奶粉,准备拿给妈妈。
82 谁知正好碰上院长。添喜只得承认是因为不忍心看着母亲挨饿 ,所以偷些东西给她吃,四姑又鼓起如簧之舌,一味说自己信奉天主,望天主保祐,等等。院长认为她们态度诚恳。
83 院长答应原谅她们,并向她们宣传了一番信奉天主的道理。
84 四姑看到院长已原谅她们母女,如释重负;又听说可以收留她在姑娘堂内做工,能吃上饱饭,更是欢喜万分,连忙向院长道谢。
85 九斤没精打采地回到难民收容所,说他没工做了,被辞退了,因为很多难民到炮竹厂要求工作,只要有饭吃,不要工钱, 于是老板就把原来的工人辞退了。
86 六斤和九斤认为,总要找些活干才是办法,于是与孙老师 一起到码头上去,看看能否找到工作。
87 他们看到一有船靠岸,很多人就抢着去给旅客提行李,六 斤、九斤也想去干,但因苦力太多,他们抢不到活干。
88 为了生活,润生只好沿街乞讨,遇上善心的人,有时也给他一个铜板。
89 孙学斋逼于无奈,只好教洁贞学唱几支歌,他拉二胡,父女俩到酒楼去卖唱;为博得别人同情,洁贞还装作盲妹。
90 洁贞在酒楼卖唱,因为她长得漂亮,被一些好色之徒看上 了,孙学斋为了避开他们,只得带着洁贞离去。

91 第二晚孙学斋又带着洁贞去卖唱,一位有钱有势的食客又企图对洁贞非礼,孙学斋气愤地把钱掷回给他们,忿忿而去。
92 这时阿香已怀孕,她经不起生活的波折,肚痛得厉害,先兆流产六斤和九斤扶她去医院吃了药,暂时好转。
93 十分凑巧,六斤、九斤和阿香在医院遇上了失散多时的杨大可,大家都庆幸重逢。
94 他们扶着大可来到难民收容所,一家人悲喜交集,大可叙说着他得救的经过:“发大水那天我准备去容老爷家找阿满,怎知走到半路水已冲进村,刚好浮来一块床板,我死死抱住,在水里泡了两天两夜,后来有一只货船经过,才把我救到澳门…”
95 大可回到难民收容所不几天,葡国官员就前来要赶走所有难民,他们高声宣布:“政府为了整肃市容,限你们三天内离开澳门,从明天起,不再派粥,如果露宿街头就要拉去坐监!”
96 众人听了议论纷纷,唉声叹气,不知如何是好。
97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难民收容所不能再住,阿香又肚痛得厉害,只好马上送去医院。结果她因操劳过度流产了。
98 阿香小产后身体失调,精神很差,由六斤扶着回到了难民收容所。
99 阿香流产后,大可的病又加重了,日夜不停地咳嗽,痰中还带血,一家人都为他的安危担心。
100 一天,九斤在路上遇见同乡德叔,攀谈起来,九斤说生活艰难,请德叔介绍工作,德叔问他去不去金山做工?九斤迟疑半晌,说:“这么远,不去了,谢谢你。”

101 三天期限已到,葡国官员又来赶难民,说:“如果你们不走, 我们就要采取武力行动了。”吓得大家赶快收拾东西,准备离开难民收容所。
102 离开难民收容所,大可一家拖男带女露宿街头,又怕被警察捉住,只好东躲躲西躲躲地捱日子。
103 大可说:“这样下去,始终会饿死街头,不如回乡吧!”
104 孙学斋则认为:“我们是要回去的,不过现在不是时候,水未全退,又欠了容举人的债.....”
105 六斤担心地说:“九斤带头抢容举人的粮食,是逃出来的, 怎能回去呢?”
106 九斤听了他们的谈话,心里十分内疚,他想了好一会,终于作出一个决定。
107 九斤来到德叔的金山庄内,向德叔说:“我想清楚了,决定去金山做工......”德叔说:“刚好剩下一个名额了,如果不是熟人,我就不给你去啦。”
108 九斤问去金山做工的条件怎样?德叔说:“最少订五年合同每人每月工资三十元,五年共一千八百元,现在先给你安家费 三十元,扣除买出世纸和旅费,就剩下六百元…”九斤说: “扣得太多了,只剩下六百元。”
109 九斤明知是被人抽剥,但一想到现在一家人的处境,急需这三十元的安家费,他咬咬牙就在契约上按了手指模。
110 大可一家流浪了一些日子之后,总算租到一间小屋,有了栖身之所。

111 九斤签了卖身契之后,拿了三十元安家费交给母亲,说他找到工作了,不敢说明是卖身去金山做工。
112 九斤又告诉洁贞自己找到了工作,还预领了三十元工钱, 洁贞先是高兴,接着觉得奇怪:什么工作会有这么多钱?她见九斤满面愁容,越觉得不妙,一个劲地追问九斤是怎么回事?
113 九斤迟疑了好一会,才硬着头皮告诉洁贞说:“阿贞,我要走了……我要去金山…我已签了合同,去五年…”洁贞哭着说:“你舍得离开家人吗?…”九斤说:“没有办法啊,阿爹 和大嫂有病,眼看全家人都等着饿死,我又回不了乡…”
114 洁贞哭着说:“你有没有想过我?我求求你,不要去啦!”九斤说:“我如不去,一家人都走绝路;我又已签了合同,不能反悔…”洁贞说:“九斤哥,我等你……”九斤说:“我知道你的心,不过,我飘洋过海,怕误了你终身…”洁贞泣不成声。
115 九斤难过地回到家里,六斤问他找的是什么工作,并说: “明天你带我去找德叔,我也要他介绍一份工作。”九斤经不起家人的追问,只好把签合同去金山的事说了,全家都悲伤不已。
116 大可难过得几乎晕了过去。他有气无力地说:“我们怎能让你一个人去那么远呀!”
117 大可妻死死搂住九斤,哭着说:“不行啊,你不能去金山啊…”九斤心里乱极了。
118 孙学斋父女俩仍靠卖唱度日,一天,有个富商提出要娶洁贞做妾侍,并答应养活孙学斋,孙学斋一口拒绝,洁贞呆若木鸡地站在一旁。
119 忽然听到一片嘈杂声,原来是警察来抓难民,一见孙学斋父女,不问情由便要抓走,把孙学斋父女吓得魂不附体。
120 这时那商人出来打圆场,对警察说:“他们是我的亲戚,我请他们吃饭,警察局长是我的朋友。”警察听罢,说:“既然如此, 我们走了。”孙学斋父女一场虚惊,连忙向那商人道谢,其实这是那商人设的圈套。

121 经过这么一折腾,孙学斋显得更虚弱,不断喘气,洁贞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似乎也有了个打算。
122 她叫孙学斋坐在楼梯口等她一会,自己跑到楼上对那商人说:“你是否真的喜欢我?是否真的愿意娶我?是否愿意养活我爹?如果真的,我就愿意嫁给你!”
123 洁贞的话还没说完,孙学斋就一拐一拐地赶上楼来了,他大惊地说:“阿贞,你想清楚呀! …”洁贞含泪坚定地说:“阿爹,我想过了,环境迫人,有什么办法呢?”
124 那商人用贪婪的眼光望着洁贞,连忙拿出五元钱给孙学斋让他给洁贞买衣服,明天上午再来谈过门的日期。在场的人说“洁贞姑娘当了嫂夫人,我们就听不到她的歌了,不如现在再唱一支给我们听听。”洁贞含泪再唱了一首。
125 孙学斋带着洁贞去探望大可一家,把洁贞要出嫁的事告诉他们,洁贞心情沉重,她为自己的遭遇伤心,又怕九斤难过走到门口不愿意进去,孙学斋只好自己进去。
126 九斤听到洁贞要嫁给人家当妾侍的消息,有如晴天霹雳他忍无可忍,夺门而出。
127 大可一家都认为,把洁贞嫁给人家当妾侍,实在太委屈她了,孙学斋凄凉地说:“做人妾侍当然不好,不过我年纪已这样大…总比他日沦入青楼好些…我们常靠你们接济,长贫难顾啊.....”
128 大可想了想,对孙学斋说:“如果洁贞嫁给九斤,你就是我们的亲家,我们负责你的生活,我是为他们两个孩子着想的,孙学斋毅然答应了。
129 九斤出来后,独自跑到海边,他内心有炽热的爱情,有离别的愁绪,命运在折磨着他。忽然,六斤和洁贞跑来,告诉他,大可和孙学斋已同意他们俩成亲,太突然了,九斤一下子愣住了。
130 九斤和洁贞成亲了,在家里拜天地,拜双亲,夫妻对拜,好不热闹。

131 这时,四姑和添喜也来祝贺,更加添了喜事的气氛。
132 深夜,九斤小两口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他们终成眷属,难过的是过两天九斤就要去金山了。洁贞对九斤说:“到期 你一定要回来呀!”“我一定回来…”两人山盟海誓,沉醉在暂时的欢乐之中。
133 燕尔温馨,可惜好景不常。新婚后两天,九斤就要去金山了。大可妻交给九斤一瓶家乡水,对他说:“你初次出门,会水土不服,这瓶家乡水,你每天喝一点,就会好一些…”全家都被离别的愁绪笼罩着。
134 临别时,九斤跪在双亲面前,敬上一杯茶。请双亲多保重,大可夫妻也对九斤叮咛一番,洁贞在旁只是饮泣。
135 生离死别,好不伤心。大可妻哭得象个泪人,对九斤叮咛又叮咛,嘱咐又嘱咐:“最要紧照顾好自己身体,要知冷暖,要是得了病,好凄凉啊…”
136 九斤又向岳父孙学斋跪叩,说:“爹,我未能尽女婿之情,侍奉你老人家,日后回来再孝敬你吧!”孙学斋说:“夫子有云,男儿志在四方。你到外边见世面,家里的事不用挂心,我们两亲家会互相照顾的。”
137 最后,九斤与小弟润生告别,劝他要听父母的话,要孝顺父母。润生哭得很伤心,舍不得二哥离开,死死抱住九斤。
138 洁贞看着九斤一一与家人话别,自己早已哭成个泪人儿。
139 在码头上,九斤小两口难舍难分。洁贞一个劲地哭,九斤安慰她,要她自己保重,并说他到期一定回来。

140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开船时间到了,包工头硬把九斤拉了上船。
141 开船了,九斤举起手,伸长脖子,想再看看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再见了!
142 和九斤一起卖身到金山的几十人,乘船从澳门来到香港再从香港乘船去金山,在香港码头上,要受洋人的健康检查,还要打防疫计。
143 接着进行口腔检查,洋人不把工人当人,使劲的捏住他们的腮帮,痛得九斤他们叫苦不迭,洋人置之不理。
144 还要检查下体,九斤他们都觉得难为情,特别是李大石、何文若等人,更觉得难受,宁愿回家去,无奈已经签约,又领了安家费,只好照办了。
145 他们暂时被安排住在破旧不堪的旅馆里,卖身工们每人领到一张买来的出世纸,各人都要按照上面写的姓名、身世背熟, 以便冒名顶替,九斤不识字,同伴李大石耐心地教他。
146 包工头叫卖身工们排好队,一个个地背出世纸,何文若背完后,推说上厕所,偷偷地逃走了。
147 快轮到九斤背了,李大石在旁帮着他,九斤结结巴巴地背 着:“我父亲名谢鸡,生了四个蛋,大哥叫大蛋,二哥叫二蛋, 三哥叫三蛋,我第四,叫四蛋,是客家人,门口有棵黄皮树, 屋后是一个鱼塘,村头有间祠堂……”勉勉强强过了关。
148 这时有人叫道:“跑了一个人,是从厕所跑的!”工头纠集了几名打手,四出寻找。
149 何文若终被抓获,打手们把他打得死去活来。
150 九斤和大石把文若搀扶上船,他们被塞在底舱,又黑又脏。

151 九斤和大石关照着被打伤的文若。九斤问他为什么逃走? 文若说:“我刚结婚两天…”这话也戳痛了九斤的心,他也想着妻子洁贞,感到茫然。
152 文若被打后,渴得厉害,要喝水,九斤去向工头要,工头敷衍了一声,没有给。
153 九斤把母亲给他预备的、预防水土不服的家乡水拿给文若喝,他们从此结下了患难之交。
154 卖身工们被关在底舱里,不见天日,吃得又差,面包是傻的,粥里有蟑螂,再加上晕船、呕吐,怎么也吃不下。
155 他们向着舱口的天花板大叫,要求上甲板透透风。
156 工头起初说不行,怕他们上来会骚扰头等舱的旅客,但经大石、九斤等人力争,工头终于答应让他们上甲板。
157 九斤上到甲板,看到茫茫大海,这时船已远离香港了,他更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想念妻子洁贞.......
158 再说大可一家在澳门艰难地捱日子,六斤在炮竹厂做工 有微薄的收入,还得孝敬工头“饮茶钱”。
159 大可的病,日甚一日,大可妻捧汤捧药,侍候床前,这天, 大可不肯吃粥,说要吃杨桃,要吃家乡的甜杨桃,大家都觉得他有点异样。
160 孙学斋戴上墨镜,扮作盲公,摆档给人占卦算命,润生做他的帮手,有人来占卦时,就告诉他来人是何等模样,免至给人占卦算命时讲错话。

161 太阳下山了,洁贞去帮孙学斋收档,六斤去买杨桃给大可。
162 大可病得昏昏沉沉,口里还说着要吃家乡的甜杨桃。
163 六斤把杨桃买回来了,大可吃着吃着,说:“这些杨桃是酸的, 不好吃,还是我们家乡的杨桃甜,我要回家乡去 ......”
164 大可继续说:“就算我死了,也要葬回家乡去…润生,你 要乖乖听话…唉,我累了,我想睡觉…”
165 就这样,大可在逃难中客死他乡了。一家人悲悲切切地埋葬了杨大可。
166 六斤因家中不幸,精神恍惚,在做炮竹时被炸伤了。
167 六斤受伤后不能开工,生活更困难了,米缸空空的,连稀粥也吃不上。
168 添喜和四姑关怀着六斤他们,不时来探望。她们见六斤一 家生计艰难,就劝他们把润生送到孤儿院去,那里有饭吃,还 可以读书识字。
169 添喜对六斤说:“我们在教堂里工作,会照顾他的,你们放心好了。”
170 六斤舍不得小弟弟离开,但家里实在没吃的了,他问润生 “去孤儿院好不好?”润生懂事地说:“既然家里这么难,去就去吧!”

171 四姑、添喜和大可妻带着润生去见神父,他们事先约好, 要谎报润生父母双亡,家中无人,这样润生才进了孤儿院。
172 在澳门实在活不下去了,六斤只好决定举家迁回香山。
173 六斤全家到教堂孤儿院与润生告别,个个都劝润生要听话, 要用心读书。
174 润生舍不得离开家人。六斤说:“我们是没有办法才把你留下的,以后日子好了,我们一定来接你回家!”润生紧紧地贴在母亲怀里......
175 润生依依不舍地和四姑、添喜一同回孤儿院去了。
176 润生妈还久久地站在门外,目送润生回教堂去。
177 九斤坐了几十天船,飘洋过海来到金山做苦工。他收到六斤寄给他的信,说父亲已病故,他非常难过,更加想念家乡的亲人。
178 他有空就拿出信来看,请人给他读,大家都很同情他,说一些安慰话,共聚思乡情。
179 九斤他们辛辛苦苦做了几十日工,这天,工头罗炳通知他们要发工钱了,叫大家排好队。
180 他们原以为每月有30元工钱,扣去一些,也不会太少。但炳罗宣布:“公司规定你们来的旅费,买出世纸的钱都要在工钱中扣除,现在每人发二元,其余等五年期满时才一起发......”众人听了哗然。

181 罗炳继续说:“听着,现在叫到名字的来领钱。”九斤领到的还不是二元,只有八角半。他提出质问,罗炳说:“你们的洗衣 服费,理发费、肥皂费,扣下就只剩下八角半了。”
182 文若刚领到钱,在回住地的路上,就被洋人抢去了,九斤等人帮他追到酒巴间,要洋人交回来,谁知反遭洋人拳打脚踢,他们人少,洋人占了上风。
183 大石有一些武功底,及时赶来,把洋人痛打一顿,但九斤他们知道,罗炳等工头,还有公司老板,一定不会放过大石的, 只得逃命,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184 再说六斤拖男带女,从澳门回到了灾后的家乡,眼前只见断墙残壁,一片荒凉景象。
185 幸好,他们见到金伯、阿胜和不少乡亲都纷纷回来了,六斤一家首先把房子搭起来,算是又有了个家。
186 六斤去见容举人,诉说他们一家到了澳门的遭遇,并说大可已过世,九斤卖猪仔去了金山,要五年才能回来,容举人经过几番天灾人祸的折腾,元气大伤,他也无限感慨,并表示对九斤过去带头抢容家的事不再计较了。
187 阿满高高兴兴地回家来了,她逐个同亲人见面,唯独不见大可和九斤,她忙问:“阿爹呢?”大可妻告诉她:“你阿爹已过世了。”阿满大哭起来。
188 阿贞忽然觉得头晕、想吐,原来她有喜三个月了,全家都为这事感到高兴。
189 人们听说,水灾之后,大地经过咸水的冲刷,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再长庄稼。六斤一家正为以后的生活发愁,忽然,阿满来说,地里长出嫩草芽了!全家人都高兴地跑到地里去看,觉得有希望了。要知他们日后的际遇如何,请看第七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