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甘泽谣系列#《笛裂》创作后记

2020-04-27 12:22 作者:邪叫教主  | 我要投稿

原文&译文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544311

 

这是“甘泽谣系列”最后一篇创作后记。首尾呼应,我想到这个系列的第一篇创作后记中曾提到,我最早是在13年先看到了《聂隐娘》这一篇,激发了写歌的灵感,进而了解到《聂隐娘》所隶属的《甘泽谣》这个集子,于是进一步产生了制作系列曲的想法。

不知道冥冥之中是否真的存在什么奇妙的注定,在最早只读到《聂隐娘》时,我也没有料到《甘泽谣》本来就是一个与“音乐”渊源颇深的传奇志。实际上,也就偏偏《聂隐娘》这一篇没有涉及到什么音乐方面的元素,而其余八篇或多或少都能见到和音乐相关的内容——每一篇的人物都有某种音乐技能:不是擅长某种乐器,就是精通音律;在情节上,也是相遇有音乐,送行有音乐,甚至人与人结缘也是由音乐促成。

据称,作者袁郊对音乐相当钟情,所以在故事中融合了自己对音乐的许多体悟。而在一千多年后,也没有任何必然的征兆,我就偏偏想到去用音乐的形式再度演绎《甘泽谣》中的故事,不可谓不是一种当代“奇遇”。

一旦觉得是“奇遇”,那方方面面的细节都显得巧合起来。本系列最后一首歌《笛裂》,对应的原作《许云封》,是整九篇最当之无愧的“音乐故事”,它以一件乐器连接起了两辈乐官的因缘往事,在王朝末年对盛世回眸一瞥,同时对乐器本身也作出了详细的评价与描述。而这件乐器恰恰是“笛”。为什么要说恰恰,因为和我共同创作“甘泽谣系列”的曲作海鲜面,最早与音乐结缘,就是从学笛开始,对民乐的最初体悟,也是源自于笛。

《许云封》当中,许云封用韦应物的那支笛去吹至佳的曲子,致使它“入破而裂”。这类情节在唐传奇中素有模板:这篇中提到许云封的外公就是传奇笛师李謩,李謩自己也有类似的传奇故事,有两则分别是讲李謩游船遇到了“独孤翁”、“蛟龙客”,情节都是这神秘来客用他的笛子吹出“至音仙曲”,终致笛子破裂。更换主角的类似故事也有不少。正好海鲜的亲身经历在这里也可以作一个幽默的附会——去年海鲜练习笛子的时候,笛子也裂了。虽然他本人的技术水准远远未到神仙地步。

总之因为这种种的缘分巧合,以及在创作顺序上《笛裂》的确就是我们为“甘泽谣系列”写的最后一作,我们在词曲上倾注了许多感情。我有想过,是否应在词中多添一些淡淡哀愁,以呼应千年前袁郊在乱世中回望盛世、人生流离的彷徨情感,但跟着曲子随性写来,似乎还是写得放旷,也许真正抒发的还是我自己的内心。

笛子“噼啪”一声破裂,九首歌终结束。

甘泽谣,此去路远,愿长相伴。

 

《笛裂》单曲链接:(人声)https://music.163.com/#/song?id=1442411634

(Vocaloid)https://music.163.com/#/song?id=1442412581

“甘泽谣系列”完结总结PV: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Z4y1W7nr

《甘泽谣》系列全收录歌单:http://music.163.com/playlist?id=2745259799

头图画师:微博@酷拉绵太公 

补充勘正:《笛裂》歌词中有句“贵妃击磐”有误,本来想联引的是杨贵妃为玄宗击玉磬(qing)的传闻。但预副歌末句要写开口音,本来就打算以“昭华管”作结尾,所以想前一句的时候就脑子一昏,写成了“击磐”。预副歌最后两句本来想表达的是尊贵之人都用打击乐为“我”伴奏,烘托“我”来吹笛子这样一种幻想图景,所以我安慰自己击打大石头也勉强说的过去(节奏乐器而已嘛),也想到或许可以改作“贵妃拨弹”,此处收录的歌词正文依音频保留原字。

#甘泽谣系列#《笛裂》创作后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