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米夏埃尔·魏特曼传记(卷首):未尽的承诺

2019-09-12 23:22 作者:冬季風暴  | 我要投稿


Wanderer, who can still see the sun, greet the homeland, which we loved more than life itself. ——Above the entrance gate to a German Honorary Cemetery In France

保罗·桑松(Paul Samson)像往常一样在田间劳作着,为春季播种做准备。

将高米斯尼(Gaumesnil) 的冷冽空气深吸入肺,他挖开已在冬季沉寂多时的土地。

翻开的土壤中混杂着仿佛永无止尽的锈蚀铁片,这些是战争的遗留品,即使在年复一年的耕种中他已清理掉了许多,但仍有漏网者,在他的铁锹下随季节更迭,于光明和黑暗之间往返多次。

土地承载了一切,包括所有与战争有关的记忆,他的父亲还曾亲手埋葬过因座车被击毁而丧命在坦克上的德国人。那些被焚毁的沉重废铁早已在多年前被卖给了废弃物处理场,但未知名讳的德国人的骸骨仍留在他家族的土地上。距离那次战斗已经过得太久了,这些曾经承载着生命与思想的躯壳早已融入土壤中,重归自然循环,化为春日中催促那沉埋的麦种早日萌发的无声号角。

几个月前,一位名叫保罗·帕鲁德(Paul Pallud)的先生曾造访此地,这位先生在寻找一个,不,是几个德国人的墓地。桑松希望能对这位作家有所帮助,于是将父亲的事情告诉了帕鲁德,话音刚落,他便从帕鲁德的眼中看到了一闪而过的光芒,在询问了其他的细节后,帕鲁德留下了位于拉康布(la Cambe)的德国战争公墓管理人奥托先生的电话,告诉桑松只要在农田中发现任何的遗骸,就马上给奥托先生打电话。[1]

“真的会遇到什么吗?”桑松一边继续着劳作,一边在心里想着。

如同世界的回应一般,接下来的随着铁锹而翻出的土壤中,除了铁片外还混杂了一小块黑布,但桑松并没有马上发现,他重复着方才的动作,熟练地又下了一锹,一道清脆的触感沿着铁锹传递到他的手中。

1983年3月23日,法国,卡昂,桑托(Cintheaux)的农民桑松在高米斯尼的自家农田中耕作时,发掘到了人骨。他立即通知拉康布的德国战争公墓管理人奥托,后者组织人员对这处位于卡昂-法莱斯公路(Cean-Falaise Road (N158))的埋骨地进行了仔细地发掘,与德军遗骸共同出土的有:黑色装甲兵制服的残片,一件皮夹克,军官的领章镶边,一枚军官皮带扣,一支6.35毫米口径手枪,一件铭刻着“吾之荣耀即忠诚(Meine Ehre heiflt Treue)”的武装党卫军皮带扣,头戴式耳机的一边听筒,一块武装党卫军身份牌,一些皮衣残留物——腰带与衣服纽扣是国防军的,而在附近另外一个位置,还出土了一块德国空军/防空部队的身份牌与一些骸骨。[2]


今日,这些战争遗物在德国战争殡葬委员会的卡塞尔总部展出。

在位于德国本土卡塞尔(Kassel)的德国战争殡葬委员会(Volksbund Deutsche Kriegsgraeberfuersorge,简称VDK),位于柏林的国防军死亡与被俘人员信息办公室(Wehrmachtsauskunftsstelle für Kriegerverluste und Kriegsgefangene,简称WASt)的墓地记录部门,前武装党卫军成员、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战友会的搜寻专家海因纳·库格尔(Heiner Kugel),米夏埃尔·魏特曼的遗孀希尔德嘉德·海尔姆克夫人(Frau Hildegard Helmke)的协助下,以海因里希·拉梅尔(Heinrich Reimers)的武装党卫军身份牌、从德国空军防空部队调往武装党卫军的冈瑟·韦伯(Gunther Weber)的防空部队的身份牌、与魏特曼的牙医记录相符的一具骸骨上的假门牙为证,这些骸骨最终被被认定为是米夏埃尔·魏特曼的007号车组,其成员包括:

车长:米夏埃尔·魏特曼(Hauptsturmführer Michael Wittmann),14/4/22 - 44/8/8 (30 岁)

驾驶员:海因里希·拉梅尔(Unterscharführer Heinrich Reimers),24/5/11 - 44/8/8 (20 岁)

炮手:卡尔·瓦格纳(Unterscharführer Karl Wagner),20/5/31 - 44/8/8 (24岁)

机电员:鲁道夫·赫舍尔(Sturmmann Rudolf Hirschel),24/1/3 - 44/8/8 (20岁)

装填手:冈瑟·韦伯(Sturmmann Günther Weber),24/12/21 - 44/8/8 (20 岁)

随后,五人迁葬至拉康布的德军公墓,被合葬与一个墓穴中。

1983年6月3日,“希特勒青年团”装甲师的老兵与他们的德国、法国朋友,以及希尔德嘉德·海尔姆克夫人在他们的墓地前,举行了一次悼念活动。

摄于09的一张照片,而即便是如今,魏特曼车组的墓地仍旧是鲜花不断。

长达39年的谜团终于解开了。曾被列为失踪人员,而“装甲迈尔”在8月8日之后又令士兵沿N158号公路多次搜索但却毫无结果的米夏埃尔·魏特曼车组,全体阵亡于1944年8月8日。

没有人知道这个迟来的答案是否会让希尔德释怀。

武装党卫军上尉米夏埃尔·魏特曼就这样离去了,将妻子希尔德,以及后人难以企及的传奇战绩留在了人世间。这个在驾驶III号突击炮时便崭露头角的装甲指挥官,也许早就意识到结局即将来临,而失败又意味着什么。即使是像他这样举足轻重的军人,也已无法寻求任何安全的后路,只能始终被死亡的阴翳笼罩着,去面对愈加残酷的战场。

无人不是这场冲突的牺牲品。而在他消逝之际,这场荒诞剧场正迅速接近尾声。

在魏特曼阵亡于诺曼底后的一年内,这个曾经强大无比的帝国崩溃了——它的元首在地堡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的时候,那些仍坚守在柏林的士兵仍为了剩下的每一寸土地而激烈地战斗。

这场持续六年的冲突所造成的人员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而这数百万悲痛欲绝的人当中,也包括了19岁的寡妇希尔德嘉德·魏特曼(Hildegard Wittmann)。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她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后来再婚,继续过着平静的生活,对于战争,以及她的第一任丈夫,保持着有尊严的沉默。

在魏特曼阵亡当地的高米斯尼,保罗·桑松之子米歇尔·桑松的家中,收藏着据称是从007号“虎”式的遗骸旁搜集到的零件,当希尔德瞥见那块刚好能与007号照片上炮塔吊篮地板缺口相符的收藏品,她不禁失声痛哭。[3]

附录

[1]保罗·帕鲁德(Paul Pallud),全名琼·保罗·帕鲁德(Jean Paul Pallud),是《战后(After the Battle)》杂志的常驻作者,同时也出版了几本《过去与现在(Then and Now)》系列书籍,是实干派的考据作者。


一张老照片,保罗·帕鲁德在魏特曼车组的墓地前。

1981年起,帕鲁德亲自前往诺曼底地区,开始对魏特曼的最后一役进行现场调查。他最开始是前往魏特曼最后一次出现过的桑托(Cintheaux)地区,拜访当地人,希望得到一些线索。幸运的是,一位在N158公路附近的农场务农的农民保罗·桑松(Paul Samson)告诉帕鲁德,说他的父亲曾经埋过几个德国人,还带帕鲁德去了埋骨地。


在桑托当地调查的帕鲁德,站在桑松指引的埋骨地旁,这是桑松家族的土地,也是007号遗骸曾经的所在地。007号后来于1968年被卖给了废弃物处理场。
塞尔日·瓦林是桑托当地的居民,他于1945年拍摄了007号坦克遗骸,而这也是007号存世的唯一一张照片。

而在帕鲁德开始调查之前,在魏特曼车组的遗骨被发现前的几十年里,塞尔日·瓦林(Serge Varin)设法与一些12SS老兵取得了联系,他还联系到了12SS战史的作者胡伯特·迈尔(Hubert Meyer),并向胡伯特·迈尔提供了007号遗骸的照片。这张照片后来于70年代后期发表在12SS战友会杂志上,在12SS和SS101的老兵的协力下,最终确认这张照片就是魏特曼在1944年8月8日驾驶的007号,位于桑托(Cintheaux)与圣-艾尼昂德-克拉梅斯尼(St-Aignan de Cramesnil)之间,在高米斯尼(Gaumesnil) 附近。

随后老兵们与德国战争殡葬委员会取得了联系,后者决定对桑托地区进行调查,由此也就引出了帕鲁德前往诺曼底实地调查并从当地农民口中得知魏特曼车组埋骨地位置的后话。

1983年3月,在德国方面和法国桑托地方当局的监督下,在对魏特曼车组埋骨地进行了仔细的发掘,最终发掘到五人的遗骨。

因此实际上,无论是维基上的“修路”说,还是12SS战史中的“种地”说,其实都是纯粹的幻想罢了。魏特曼车组埋骨地的发现,本质上是多方协作的成果,而进行了实地调查的保罗·帕鲁德的调查可以说是吹散魏特曼殒身地迷雾的一道凛风,虽然这个事实一直被众多的作者,甚至帕鲁德本人忽略。

[2]本段原文出自胡伯特·迈尔所著12SS战史《The 12th SS Volume Two: The History of the Hitler Youth Panzer Division》SECTION 14 Addendum中的TO CHAPTER 5.5 THE CANADIAN-BRITISH OPERATION “TOTALIZE”. THE DEFENSIVE BATTLES NEAR ST. SYLVAIN AND AT THE LAISON SECTOR FROM 8 TO 11 AUGUST 1944部分。

《The 12th SS Volume Two: The History of the Hitler Youth Panzer Division》封面

[3]出自HISTORY : BATTLEFIELD MYSTERIES《Who Killed Michael Wittmann?

Battlefield Mysteries, Episode 1》,Bilibili上已经有人上传,即解析【魏特曼】之死(中英双版)

下图中蓝色风衣的是这期的节目主讲诺姆·克里斯蒂(Norm Christie),蓝衣为桑托当地的居民米歇尔•桑松(保罗•桑松之子),这一屋子的收藏是他父亲及他从007号遗骸附近搜集到的。

下面为节目截图

“这块应该是(炮塔吊篮的)地板。”
“没错,这是炮塔的地板。”
“魏特曼曾经站在这上面。”
“在看到这块残片时,他的妻子哭了。”
“就是这,这块残片刚好能填上照片上的这个缺口。”

“猛烈的弹药殉爆(不仅让炮塔被整个掀起,还)使得这块残片(从炮塔上)被分离。”
“我们现在就站在那五具遗骨被发现的地方。”
“是的,就在魏特曼的遗骨上面,(发掘出来时)他还穿着他的制服(注:在魏特曼的诺曼底照片中可见的潜艇防火皮衣)”


米夏埃尔·魏特曼传记(卷首):未尽的承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