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知行合一 |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2022-07-11 09:12 作者:曹操读书  | 我要投稿


《如何阅读一本书》p75


我们一定要超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进而明白“如果我们想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利用它”。概括来说,这也就是知与行的区别。


读书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看了就是懂了,懂了就是能做了。

看到,只是接收到资讯,是知其然;

懂了,是把资讯内化成知识,是知其所以然;

能做,则是把知识落地,做出成果,是知其如何然。


我们总说要知行合一,其实知行之间有巨大的鸿沟。

知只是理论,行是真的挽起袖子去干。

知,追求的是正确;行,追求的是结果。

只有真的「行」了,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知」了。

真正做的时候,才知道哪里有坑,哪里是细节,是自己能力不足,还是缺乏资源。或者是,自己的「知」根本就是错的。


为什么知道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就是因为知道一个道理,不代表理解一个道理,更不代表有能力实践一个道理。

知识是要用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学地理甚至小学自然课就讲过雾的知识。

如果早起后发现是大雾,你会想到什么呢?

有次早上大雾,我说:今天是个大晴天,要去哪玩呢?

我夫人就很诧异:你咋知道是晴天?

是啊,我咋知道的?课本上学的嘛。

义务教育阶段学的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想过去用,而是当做考点去背。


再以这本书来说,开篇就强调要主动阅读,要提出问题。很多人点头称是。

那么,读到这里的人,有多少提出了问题呢?

如果只是知道主动阅读,但却没有主动阅读,那么依旧是死读书,读死书,半瓶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后才能出真知。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如何然。

读书,思考,学以致用。

其实,不只是读书,所有的学习都是如此。



没人要考你,为什么要追求数量?


上学的时候,我们会把课本上的知识当做考点去背。

背得越多,考的越好。

至于如何应用?开玩笑,能加分么?


毕业了,我们也会看很多书,只是不会再有人去考书中的知识点。

唯一给我们出考题的,是生活:能不能把学到的那些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如果学了Excel,依旧不会做表;

如果学了领导力,依旧不会带团队;

如果学了投资理财,依旧搞不清楚财险的回报率……

学了,做什么呢?读的书,算什么呢?

仅仅是为了凑够一年读满365本书么?


不会再有人来检查我们读了多少本书,何不放弃对数量的执念呢?

数量没有意义,读懂才是价值,实践才是真理。



知行合一 |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