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动集尘、清洁能力强大 学习家居布局也有一套 iRobot Roomba i7+扫地机器人评测

2021-08-10 13:42 作者:聚牛科技  | 我要投稿

近年来,扫地机器人、洗碗机、电动牙刷等等产品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被公认是提升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神器。但常有长辈站出来唱反调,说这就是人们越来越懒了,这话对也不对,快节奏的生活已经让很多人不堪重负,某些方面确实是要比上一辈懒一些,用不算太高的成本把人们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没什么不好的。之所以还有很多人没有用上它们、还有所犹豫,并不是不认同这些品类和发展方向,而是单纯对早年间不成熟的产品——“人工智障”产生了心理阴影,对产品不够信任。

本文的评测对象扫地机器人就是公认的提升生活品质的首选,同时也是“人工智障”的重灾区。网络上很多“过来人”对于不成熟产品的抱怨让很多想要尝试的人都望而却步,毕竟大家都想图个省事省心,而不想自找麻烦。事实上,市面上的产品确实良莠不齐,但选择对了产品却可以事半功倍。今天聚牛科技给大家带来的是iRobot Roomba i7+扫地机器人的评测,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iRobot是扫地机器人的鼻祖,也是家用机器人的领军品牌。它不仅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在研发投入上也是第一,而自动集尘系统也是iRobot最先应用到家用机器人身上的,其在扫地机器人行业中的地位,相当于智能手机中的苹果。在我们的体验中,iRobot Roomba i7+扫地机器人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惊喜,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

高端品质不止颜值出众

我们还是从外观和配件开始谈这款产品。先来谈谈扫地机器人的本体,iRobot Roomba i7+扫地机器人整体是灰和黑色的设计,表面工艺有磨砂也有光面,看起来还是比较高端的,是对得起价位的颜值水平。


Roomba i7+正面有三颗按键,左边的“小房子”为Home按钮,轻按可以让机器人返回充电座;中央CLEAN(清洁)按钮同时肩负着电源按钮的作用,轻按可以开始/暂停/恢复,长按3秒可以结束工作;右侧的SPOT(局部)清洁按钮按下后,机器人会局部清洁指定区域。


中央的光环承担着其他的状态显示任务,正常工作时一般显示为蓝色灯光,充电等提示时显示为白色,遇到电量低或者故障则会显示为红色。


按键后方有个很明显的摄像头,它当然是为实现视觉导航而设计的。


按键的前方是Roomba i7+的提手,在提手的前方凸起的是RCON传感器,可以用来接收虚拟墙和充电桩的信号,同样起到类似“眼睛”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一下Roomba i7+的底部结构。Roomba i7+的底部除了大量的传感器之外,还有一个旋转边刷和两个组合式的胶刷。


独特的双效组合胶刷设计与普通的毛刷不同,能够更好地应付难缠的毛发,特别计算过的缝隙通过转动产生强大的气流卷走毛发,可以实现非常喜人的清洁效果。独特的纹理设计、相向转动的工作模式不仅仅让它的清洁更加到位,也保证了即使有少量垃圾残留也会自动分流到胶棒的末端,并且双效组合胶刷的拆卸非常方便,需要时取下来清理也非常方便。


Roomba i7+的集尘盒在底部的最后方,集尘盒上设计了滤网,高效过滤网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可以有效吸附99%的花粉、霉菌、螨虫和猫狗过敏原,避免了倒垃圾时的二次污染对于敏感家庭成员的伤害。


集尘盒是支持水洗的,不过要注意清洗之前提前取下滤网。


Roomba i7+的充电座设计比较简约,顶部同样有一个凸起的RCON传感器,正面有一个IR传感器窗口,两个金属的充电触点自然是“奶”机器人用的。充电座最好放置在空旷位置,为防止跌落,距离楼梯最好在1.2米以上,且确保该位置有无线网络覆盖。


充电时,机器人会显示白色光环闪烁,充满后会常亮。如果它的“CLEAN”文字闪烁代表它是工作一半回来充电的,充满后它自己会回到刚才的位置继续干活。


自动集尘功能当然也要说一说,因为实在是太重要了。在没有集尘功能之前,每一次我们的扫地机器人“吃饱”都要靠我们来帮助它,这确实有点伺候自家孩子的感觉。有了集尘功能自然大不一样,像这套Clean Base自动集尘系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一个一次性集尘袋能够使用60天甚至更长时间,这个频率我想对于大部分“懒人”来讲都是可以接受的了。


自动集尘充电底座集成了充电和集尘两个功能,充电自不必说,集尘功能可以通过将集尘盒中的垃圾全部通过底座上面的通道收集到底座中的集尘袋中。


真的到了一次性集尘袋满了的时候,我们可以打开集尘座的盖子,通过简单的一抽一拉取出它,像扔垃圾袋一样扔掉它就可以了。因为集尘袋采用四层过敏原阻隔材料,我们也不用太担心扔集尘袋时扬尘再次造成污染。


掌握布局、懂你需求的清洁才是智能清洁

实际使用中,Roomba i7+是可以通过APP来远程控制的。iRobot HOME的界面比较简洁,上手难度不高,即使是第一次使用类似的产品也不会过于茫然。在APP中,远程清扫、定点清扫、预约清扫等这些需要高频使用的功能都很容易找到。


Roomba i7+扫地机器人搭载Imprint智能规划功能,这代表它不但可以创建家居地图,还分得清哪里是厨房、哪里是客厅,能够学习和记忆家居环境。在进行几次全屋地图扫描任务之后,机器人会准确地绘制出全屋的地图。我们可以针对绘制出的地图进行区域的命名,把不同区域进行标记,让针对性房屋清洁成为可能。


Roomba i7+能够智能学习多达10个不同的家居平面图,它会自动识别自己所在的不同楼层,在旁边没有充电底座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利用此前创建的家居地图进行清洁。这对于住大户型、复式公寓的用户来说是非常好的消息,如果你觉得还不够,那你这么雄厚的财力应该不介意再多买一台了。像笔者用来测试的视频工作室就是一个250平米的小别墅,它需要扫地机器人至少记住3个平面图。


区域设定完成后,我们还可以进行更详细的设置。比如手动添加一些禁区,让机器人别去某一些区域捣乱,就可以让很多“清洁事故”防患于未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在制定清扫任务时设置定时清扫+定区清扫,实现真正的智能化、精细化清扫。


如有特殊情况,我们也可以使用产品包装内赠送的双模式Virtual Wall虚拟墙屏障来为机器人建立一道只有机器人才看的到的隐形屏障,给它手动画上禁区。


不仅如此,Roomba i7+还支持iRobot独特的iAdapt 3.0智能导航和vSLAM技术,它可以实现高效全景导航,通过创建可视化地标,来识别自己已经清洁完成或未清洁的区域,避免无效的重复劳动。因为还有多重模式自动智能切换技术和Dirt Detect污垢探测技术加持,Roomba i7+可以每秒做出超过60次决策,因地制宜地根据复杂的家居环境不断地调整行为模式,比如对特别脏的区域自动进行反复清扫,确保清洁的有效性。因为支持通过OTA升级,Roomba i7+在目前的基础上还可以无限增强,智能和功能都可以与日俱增。不停止变得更加智能的脚步,才是一款智能产品该有的样子。


另一个比较考验智能属性的功能自然是扫地机器人的避障效果,虽然我们已经通过上述各种方式为它设计了禁区,但我们仍然不能确保扫地机器人清洁的区域是一点障碍物都没有的理想环境。百密一疏之下,它会不会还没怎么干活,就被迫在某个角落等待我们的救援呢?为了测试Roomba i7+避障效果,在它清扫过几次后的室内,我们增加了许多灯架、三脚架,这样对于它来讲并不能依靠“经验”来对付障碍物,完全要靠临场的“随机应变”来处理。


事实上,Roomba i7+确实没有让我们失望,每每遇到障碍物,它最多也就是到附近观察一下,就非常灵敏地跑出来继续干活,没有出现很多产品那种“钻牛角尖”、“死撞南墙不回头”的情况。并且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Roomba i7+也许是因为轮子比较大的缘故,一些小门槛、小的凹凸不平完全难不倒它,它依然如履平地、行动自如,有一种“小坦克”的既视感。

双效组合胶刷带来强劲清洁能力

我们决定在地板、地砖、地毯三种比较典型的家庭地面类型上实测一下Roomba i7+的清洁效果。因为碎屑和毛发几乎是家庭中最难清理的垃圾,我们也找来了一些猫砂和假发来模拟它们进行实测。

首先地板环境下,Roomba i7+对于碎屑的清理非常到位,没有出现边擦边漏、或者把垃圾打散一地的情况,过程中,因为有高效过滤网的存在,Roomba i7+也并没有出现很多人苦恼的扬尘或者二次污染的情况。平时清理起来特别麻烦的头发,确实也没有难住Roomba i7+,双效组合胶刷确实提供了令人满意的清洁效果。


地砖环境下,与地板环境上的测试类似,通过一根胶刷剥离污垢,另一根胶刷反方向转动扫入,配合10 倍磅礴吸力,种污垢和垃圾很快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比较有难度的还是地毯环境下的清理工作,我们可以看到Roomba i7+在地毯上的清理速度也稍微降低了一些,不过清理效果却没有打折扣。我们很久没有清理过的地毯通过Roomba i7+的清理,比以前要干净许多。


总的来说,至少家中常见的地板、地砖、地毯环境是难不倒Roomba i7+的,它的清洁效果还是令人比较满意的。

自动集尘无泄漏,两月一倒更省心

Roomba i7+搭配上了Clean Base自动集尘充电座,我们才可以说自己真的从吸尘的脏活里被解救了出来。上面我们已经聊过,有了它的存在我们再不用手动去“伺候”集尘盒,Roomba i7+从此会像家里的小猫一样,自己饮食(充电)、排泄(自动集尘),我们可以完全放手,等到集尘袋装满时,iRobot HOME 应用程序会及时向我们发出提醒,而这个时间应该已经是几个月以后了。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自动集尘我们也有一些需要关注的点,比如它在自动集尘时会不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吵到家人休息和娱乐;还有自动集尘后集尘盒是否足够干净,如果不能清理干净,机器人每次都挺着半饱的肚子出去干活,会导致更多没有必要的折返跑,拉低原本不错的清洁效率。


关于噪音的实测我们选择了在距离自动集尘充电座3米的位置放置分贝仪来进行测量,这个距离应该在实际生活中,已经算大家距离它比较近的时候了。在不进行自动集尘的时候,室内的各种噪音在这个位置大概是39.4dB,而等到自动集尘的时候,3米位置的噪音大概是75.9dB。坦白来说,这个声音确实很难忽略,但也不会觉得太吵,杀伤力要远比家里的净水器、洗衣机小很多。由于自动集尘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其实并不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

我们也通过“拦截”机器人检查了自动集尘后的集尘盒,它确实挺干净的,这样机器人也就没有什么理由像笔者上班一样摸鱼、出工不出力,只能努力工作了。这里要注意,如果手动清洗过集尘盒,尽量等集尘盒干燥后再安装回去,否则灰尘会糊在上面,影响集尘效果。

总结:智能省心,超越预期

总的来讲,Roomba i7+在上市以来屡屡斩获大奖、获得行业内的广泛认可确实是有原因的,它的APP界面设计简洁,上手难度不高;可以自己学习和掌握家庭的布局,了解我们真正的清洁需求;清洁效果出众且可以完全将我们从吸尘的脏活里解救出来;颜值在线,出没于室内各个地方也能让你保持愉悦心情。

售价方面,Roomba i7+扫地机器人和Clean Base自动集尘系统的组合售价是6999元,而单独购买Roomba i7+扫地机器人的价格为4999元,单独购买Clean Base自动集尘系统的价格是1999元。如果要是购买的话笔者还是建议两个都买,做到一步到位,省心省力。

此外,作为消耗品的一次性集尘袋3只售价为99元,换算一下这大概是半年的消耗品成本,我想还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你目前正想要把清理家里地面的时间省出来,干点更有意义的事情,笔者还是非常推荐这款产品的。用最好的技术和产品一步到位,避开重复性脏活和“人工智障”,确实是提高生活品质的不二之选。

自动集尘、清洁能力强大 学习家居布局也有一套 iRobot Roomba i7+扫地机器人评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