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造谣,人们已经知道真相

看透世道的人,不会大张旗鼓的告诉所有人,
读懂人性的人,也不会因此炫耀自己的“读后感”。
为什么?因为看透也好,读懂也好,他们在这个过程之中所付出的代价都太沉重了,这份沉重就是他们沉默的理由。
而对于这些人来说,很多为人处世的小伎俩,小心思,很多为了掩藏想法而刻意去渲染的小手段,小策略,在他们眼中不仅没有任何威胁,甚至还会感觉可笑。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成年人面前的小宠物狗叫两声,成年人会觉得小狗很可爱,但是这种叫声其实是一种提醒甚至是一种威慑,但因为“差距太大”,
所以就连威胁,都显得可爱至极。

这个世道,有很多人正在用挑衅的方式造谣。
比如一个很典型的现象就是歧视行为。
“因为这个人是某某地方的人,他做了坏事,所以这个地方的人都是坏人”类似这样的言论层出不穷,且不说网络社会真正假假的消息寓意何为,稍有经历的人都清楚,任何地方有好人就有坏人。
除了上述的地域歧视行为,还有时代歧视行为,以几零后如何如何为代表,因为一段短视频,几段无从考究的文字,就把一个时代的人彻底羞辱了。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人以这样极端的偏见去看待他人呢?或者说,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刻意的去放大一件事的影响,来让更多的人受到攻击,受到辱骂呢?
不得不说,这样夸大其词,挑唆矛盾的造谣,不仅带来了流量,还带来了关注,引发了一类“谁说谁有理,谁骂谁有责”的舆论热潮。
虽然这样的行为带来的很多“好东西”,但也带走了一些早已被人们所忽视的东西,比如理性的是非观念,客观看待事物发展的方式等等。
有矛盾,就有激化矛盾的人,有对立,就会有热度,造谣的人们以此为乐,以此谋生,全然不顾这把“火”,究竟点燃了什么。
事实上,类似的行为不仅在舆论层面上屡见不鲜,很多时候我们也很清楚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正在以造谣的方式“生根发芽”。
比如“你之所以没钱,是因为你努力的还不够”,又或者“你只有把公司当家,公司才会把你当家人”诸如此类的说法,
可谓是十足的造谣。
那些造谣者用谣言迫使人们服从,又亲手“打破谣言” 让人们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可是骗局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善良的人,有些人在这样的骗局之中浑浑噩噩渡过了自己悔恨的一生,也有些人在谣言之中渐渐迷失自我,成为了任人摆布的棋子。
但这一切,似乎完全没有被遏止的倾向,反而因为这样的造谣确确实实让某些人获得的本不该他们获得的利益,于是这样的人越来越多,骗局越来越复杂,入局被骗的人也就更多了:
身不由已的相信谎言,和不容分说的接受造谣,早已成为了一种基于生存需要的本能反应,但这并不是人们本身的意愿所致,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开头就提到,真正的成长总会伴随代价呢?
痛过的人不喊疼,因为他们知道喊了也没用,
甚至他们还很清楚,喊疼,没准还会让那些伤害他们的人,
更加兴奋了。

不要造谣,尤其是不要造那些很愚蠢的谣言。
人们早已知道真相是什么,哪怕真相太过贫瘠,太过可悲,
人们也不会嫌弃真相的存在:
相信真相的人,终究会被真相接受,
制造骗局的人,终究会被骗局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