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地质大学636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解析
真题:
名词解释:
1. 课程开发
2. 宫廷学校
简答题
1. 洛克教育思想
2.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3. 教学论改革
论述题
1.道法两家不重视教育功能,和儒家不同
2.发展中国家独立后教育改革趋势和启示
解析:
中国地质大学的同学们,你们好,考研辛苦了。虽然现在为止我们收集的真题不够完善,作为非统考的学硕,我们有必要给同学们做一下解说。
首先整体来看,我认为他们的题并不难。
一、名词解释
1.课程开发
2.宫廷学校
目前我们就收集了两个,宫廷学校和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就叫课程编制,也叫课程设计,也叫课程组织。就是讲泰勒原理,关于课程开发,我们讲了很多原理,我们还讲了课程开发的产品,有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我们还讲了课程开发的过程,先去确定课程目标,然后再选择课程内容,再组织课程内容,再进行课程评价和改革。我觉得你这么答三方面这个题就会做答的很好。
二、简答题
1.洛克教育思想
2.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我觉得这两个同学们应当答得很不错。
3.教学论改革
其实我看到这个题目是不完整的。
首先这个题目我不明确,到底题目是这样吗?题目会不会是某某的教学论的改革?是杜威吗还是谁,这样的话就转到了中外教育史里。我们谈中外教育史的教育家的思想就好。
如果题目是当今教学论的改革,告诉我你要答的是什么?新教学观。也就是我们拿教学观的趋势,就可以看出今天的教学改革方向是什么,这道题就会答得很好。
我们必背题上给大家总结过了教学观,就看你有没有在用了。
三、论述题
1.道法两家不重视教育功能,和儒家不同
注意不是说道法两家就不管教育了。他们管,儒家注重教育,道法对教育也有教育的看法,所以这个观点是不一样的。只能说他们不同,但不能说他们不注重教育。
儒家对教育的重视,这是你们能够了解的。下面我们来看道法。
首先我们来看道家,虽然道家批判社会文明的形成,虽然道家总是对知识抱有怀疑态度,但是道家也很倡导我们应该返璞归真,应该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也就是说他认为学习知识不一定是要去学习人类积累下来的那些知识,而是应该结合着大自然,在大自然当中学习与自然紧密相关的东西。道家提到了一个很重大的主题,人的认识是有边界的,但是世界却是无涯的。我们以有涯的人生是没有办法去认识无涯的整个世界的。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学习了点知识,就能够通达世界,这一点我们是做不到的,我们只能谦卑的态度去敬畏自然,在自然当中去进行学习。所以它所强调的功能就是反哺归真,归于自然。
法家虽然把儒家的书都烧了,法家也是注重教育功能的,叫做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就是说我们要让官府的官吏去成为老师,教法治,让大家能够遵守法治,他只是更注重教育的法治功能。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创办都要做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法家强调依法治国没有错,强调教育的法治功能也没有错,他们都注重了教育功能,只是各有不同而已。
2.发展中国家独立后教育改革趋势和启示
这道题是需要大家有一个很宏观的视野的。发展中国家现在有印度、巴西,包括整个拉丁美洲所有国家,以及还有非洲的国家以及还有中国,当然非洲还有很多落后国家,中国是最典型的发展中国家。那么你就直接来讲了,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启示是什么呢?
我们上课曾经给大家总结过,世界课程改革趋势其实就已经包含了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加大教育普及,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这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做的好的。但我们除了数量之外,也在加强教育质量。以中国为首,提出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出以课程改革来引领教育改革;加强课程的变化,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多方面进行改革,而且我们有明显的势头向西方学习。
但是今天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不盲目的向西方学习,并不是看到杜威的思想,我们就全盘引入,而是结合各个国家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再加上我们向西方引进的文化,本着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发展自己国家的教育,寻找自己国家教育的特色,要做到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要立足于本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又要向国外吸收,也是一个启示,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道题答的很好了,也许你还答了别的,比如说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全球化,我认为均是很好的说明。
那么总之这个题很大,你可以借助我们的课程改革,当然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部分,还要借助我们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整个教育的大趋势来谈,效果就会更好。
我认为卷子较难的是最后两道题,这两道题都具有一定的宏观思考,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你一定要知道这片森林是什么样的,要有宏观的知识观,才能够做上这样的综述题。地质大学这些题都出得很好,和大家就讲到这。希望同学们考得好,也祝愿你们期开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