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考高分规划(1)识别难题与抉择(整体分析篇)

2023-11-13 07:07 作者:最后的遥远  | 我要投稿

有的行测题做起来并不容易。由于行测时间本身就非常紧张,因此提前做好规划非常重要,适当情况下甚至可以「放弃」。

这里说的「放弃」不是随便蒙一个,而是在综合考虑做题时间、消耗精力和保证正确率中取一个平衡,让自己尽可能获取更多分数。

一、「难题」的基本原则

行测中的「难题」有两个基本原则:

①同一板块中,顺序越靠后题目相对难度越高

以「数量关系」板块为例,不难发现该板块前几道题难度往往并不高,甚至是「送分题」(正确率在60%乃至70%以上);但「数量关系」板块的后几道题几乎没有简单的,甚至有正确率低于25%(<纯蒙概率)的超难题。 其实,这一规律在所有板块都成立,无论是开头的「常识判断」,还是结尾的「资料分析」,同一板块内的题目都是「越往后越难」。 因此,每个板块前半部分的题目尽量要做对,而后半部分则可酌情采取其他思路。

②「数量关系」「图形推理」「逻辑判断」题可能「做不出来」;其他板块难题都是「二选一困难症」;「资料分析」板块没有难题

行测考试中真正做不出来的题目很少,且大部分属于「数量关系」,少部分属于「判断推理」中的「图形推理」「逻辑判断」。 除上述板块和「资料分析」外,其他板块的难题都属于「二选一困难症」,即「题目本身绝对难度并不高,只是排除错误选项后,在二选一(偶尔是三选一)的抉择中遇到了选择困难症」。这种「难题」和「做不出来」完全不同。 「资料分析」板块又是一个例外,该板块没有难题,做不对完全因为时间不够或者熟练度不够。

二、时间规划的核心是「保资料分析」

每一位考生的基本情况都不同,因此擅长或不擅长应对的题型都不同。因此,了解自身优缺点并针对规划非常重要的。 简单来说,行测时间规划的重点是「识别难题」和「找出解决难题的办法」,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保住资料分析板块」。

「资料分析」板块题目多、分值高、耗时长且绝对难度低,如果因为时间不够而发挥较差,那么很可能因此而丢掉过多的分数,从而被别的考生拉开差距。

想要公考上岸,就一定要保证把「资料分析」做完,而且尽可能做对。你留给资料分析的时间,至少要做对该板块80%以上的题目,最好达到90%以上。如果保证不了,就要想办法「挤」出之前板块的时间,或者进一步提升解「资料分析」题的效率。 无数考生的亲身经历都说明,「时间」永远是行测考生最大的敌人,也是出题人最喜欢利用的点。 当前行测的题型越来越复杂,陷阱和花样越来越多,整体难度越来越高,这一切都使得「时间规划」越来越重要。

总结:

从有公考到现在,以「难题」为标准分类,「行测」题型都可以分为3类:

①真正做不出来的「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图形推理」和「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②被「二选一综合症」困扰的「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定义判断」和「判断推理-类比推理」

③没有难度,只看时间和熟练度的「资料分析」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名言永不过时,对于行测考试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认清自身实力,尤其是认清那些题属于「难题」,从而通

公考高分规划(1)识别难题与抉择(整体分析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