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小朋友备赛系列③(练个肩快气吐血了)

# **凯圣王肩部训练**
[TOC]
## 坐姿杠铃推举
1. 离心收缩。
2. 杠铃下方时手肘不要太往内侧收,水平面80度左右。

## 哑铃推举
1. 动作结束时感受力量收到肩上,而不是完成哑铃推到顶的任务,这样可以避免超伸。

2. 辅助思路:包裹住肘关节往上提,否则可能超伸

## 侧平举
1. 近端先启动,肘带手。下的时候找肩把重量压下去的感觉(离心收缩),不要被动地放下去。
2. 启动前放松肩周与手臂,这个动作和滑轮组全程压紧的思路不同(否则斜方肌和小臂会酸胀,肩会耸起来,无法支撑肩中束继续运动)。完成一次下放要让肩部和手臂充分放松。发力过程中只有肩部发力,大臂小臂和斜方不要用力。

3. 辅助思路:辅助者扶住小臂靠肘一侧往外搓,避免运动者斜方肌受迫收缩

4. 手不要握紧,抓住不掉就可以。小臂握紧会影响肩部发力。
5. 挺胸,不要含胸,否则肩中后束发展不起来。

6. 动作的重点保证中后束收紧,小臂不要往前旋(也即不夹肘)

7. 动作行程在冠状面大概110度

8. 肘关节的问题:①不要有屈肘发力的效果,否则仅能刺激到肩前中束,后束完全照顾不到。


9. 【续】肘关节的问题:不要把手肘打完小臂向前倒,此时发力的肌肉横截面积也会不及打直手臂两侧张开,训练效果也会打折扣。总结一下就是,只要转动肱骨的变化都不好



## 上半程侧平举
1. 身体略往前趴,不要向后仰

## 俯身杠铃前平举
0. 所有前平举动作的注意事项:三角肌前束发力不能太黏,保持发力的速度否则容易造成前束受伤,特别是在突破粘滞点的位置。(前平举中三角肌前束的力臂太长了,深蹲卧推就不用担心这一问题)
1. 俯身70度,用肩启动。腰部全程放松,手腕不要扣腕(保持中立位置即可,不用特意去拧手腕)。手臂自然下垂时和膝盖有一拳距离。

2. 下到最低点时手臂放松完全伸直,肩胛骨也不要夹紧。


3. 感受肩部发力,**不要主动**为了把杠铃往里身体远的方向外推

## 直立杠铃前平举
1. 固定好身体,沉肩做好肩胛下降,感受球窝关节的旋转。

## 上斜杠铃前平举
1. 肘关节伸直,注意手腕同理,


2. 考虑动作机理:远端受力多

3. 【续】所有杠杆前平举的训练动作模式与动作机理:考虑肩前束(会带到一些中束)的近端与远端发力

4. 啊?不太一致,但练无妨

## 其他tips
- 做胸腔压力大的动作(如牧师凳二头弯举、站姿杠铃推举等)时注意呼吸节奏,不要一直闭气否则会造成头晕耳鸣。
## 杠铃片全程飞鸟
1. 主练肩后束,**夹肘**轨迹划半圆。小臂不特殊发力,杠铃片和小臂靠在一起不要勾手指做特殊的固定。**此处注意侧平举是基本伸直手臂,而这里要屈肘。**


2. 体会动作:**夹肘**拿片做**外旋**加外展,旋转过程不要用肩胛后缩来带动(感受球窝关节),最后环节可以做收紧肩胛(减少中下斜方肌对后束发力的抢占)。仅有外展就是侧平举了,注意要加外旋,参考大剪刀器械的高位下拉



3. 感受后束的发力。不要收缩肩胛。

4. 注意外旋外展后手的姿态是朝下略向前旋转的,不要立起来靠手腕的力量去省力。

## 哑铃提拉上翻
1. 顶住肘关节往上翻。保持一定速度完成不要太慢,力竭后做上翻这一阶段时可以带一点腰的力量。
2. 肘关节不要往后撤(参考二头弯举不要向后撤肘),提拉角度要让大臂到水平位置。充分的提拉可以使肩后束完全收紧,加之在上翻过程中顶住肘关节(不撤肘)对后束刺激效果极佳。相当于**起始状态就充分收紧后束**的面拉。

## 颈前颈后推举
1. 训练位置是中束靠后的位置,对肩胛下降下回旋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2. 刚好绕过头顶即可,不用伸直手臂。
3. 打开肘关节到180度,不要省力做内收,避免手臂与上胸大量代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