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废水预处理过程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在工业领域主要有三类废水,第一是不含有害物质而且容易进行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比如食品生产废水。第二类是含有害物质而且不太容易进行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比如制药和化学工业生产废水。第三类是含有毒物质而且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物,比如化学合成工业生产等。这里我们要讲一下制药废水的处理,因为它的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含盐量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而且间歇排水,在处理的过程中难度大。成分复杂主要是因为它的生产流程复杂,各个环节都会产生中间体和副产物,对废水处理排放要求高。

如果能够在制药废水预处理阶段下功夫,未来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广大的。确定工艺目标,然后落实每个步骤的方法,顺应废水的特点确定处理先后次序。预处理的过程主要是使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当顺序对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次序错了,很可能事倍功半,能耗增加,甚至有二次污染的风险。这不仅需要有成熟的工艺案例,更要对制药废水的水质成分和含量,水量变化等有充分的了解。预处理是需要确定污染物成分和含量,并将它们降低到什么水平。预处理为后端的生化降解打下基础,前端处理效果好,后端就容易处理,轻松达标。准备过程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而不是表面上讲讲就结束了。之前做过的,也要进行模拟实验。很多时候,就是失败在轻易相信经验。

制药废水处理每个步骤都是环环相扣的,严格按照日常安排来完成,今日事今日毕,不能轻易的拖延。坚持在合理的时候,采用正确的方法。比如物理方法主要是将废水中的颗粒状或污浊状的物质,采用物理的方法改变废水的成分。比如格栅、沉淀、过滤、气浮、离心、吸附等,这些方法在废水处理技术中已经非常成熟,工艺也很完善了。絮凝沉淀的方法是经常使用的,在预处理、酸化水解、生化阶段都会用到。在制药工艺中常用的是气浮设备,它的处理技术逐渐趋于自动化。气浮机的主要原理就是向废水中充入空气,将气泡打碎散为微小气泡。大家都知道,气泡越小,它的比表面积越大。比表面积越大,携带颗粒或油脂越多,提升力量越强。

大量的废水进行处理时,需要在考虑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和投入成本。将废水中的高浓度的有机物降解为大量小分子的无机物,这是物理化学处理的核心要求。进行酸化水解和催化氧化之前,就要对预处理之后的废水进行调节。通常情况下是在调节池内进行,比如在进行芬顿反应的时候,将废水的pH值和浓度调整到合理的程度。这个合理程度未必是反应最佳的,这里要考虑到成本和能耗,目的是为了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的达到处理目标。那么,在芬顿试剂反应中,pH值是一个类似于2-5这样的范围。为了提高反应效率,会联合其他物理方法,比如铁碳-芬顿。化学反应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催化氧化、絮凝沉淀、中和、焚烧等。也有联合物理方法的,比如萃取、吸附、膜分离、离子交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