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回避社交、容易紧张害羞,这是社交恐惧症吗?
你是否经常有这样的表现:
·与权威人士(老板、老师)对话会紧张
·与别人眼神接触会害羞
·有不同观点却不敢表达
·买衣服不好意思和别人讨价还价
·害怕听到电话铃响
·能发文字的,就不发语音、不打电话
·不好意思告诉理发师,想要的发型不是这样的
·路上碰到熟人,掉头就走
·跟不熟的人在一起会紧张
·在聚会上,总是假装低头玩手机,看杂志
·在餐桌上,只顾埋头吃菜
·沉默,不积极主动,喜欢待在角落
·总是避免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社交场合,总是不知道说什么或担心说错话
·总是借故提前离开社交场合,或者找借口拒绝参加社交约会
·课堂发言、会议主持、公众场合演讲很困难
·很难拒绝别人
·身边有人时,无法专心工作
以上表现,你认同得越多,说明你的社交焦虑越多。
什么是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障碍,又叫社交恐惧症或社交焦虑症。常发病于青少年或成人早期,男女几率均等。患者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的过分担心,紧张和害怕。

患者常在公众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怕自己做出一些难堪的行为而使自己感到尴尬,窘迫等;在公众场合与人接触怕自己脸红(赤脸恐怖)、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别人审视自己而发现自己的不安窘相和内心秘密等。为此,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害怕、紧张,进一步影响其社会表现,形成恶性循环。
引起社交焦虑的常见原因
1、遗传因素,社交恐惧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有些人的体质中含有过多或过少的5羟色胺,会引起社交恐惧症,并且非常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2、性格因素,有些人性格较内向、敏感、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害怕丢脸。
3、成长环境,从小没学会社交技能,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受挫,与身边的圈子格格不入,不愿意尝试新的人际关系。
4、有心理阴影,以前在社交中体验过一次严重的受辱,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心结,担心情节再现。

在日常生活中,当意识到自己有社交焦虑症时,要怎样进行自我治疗呢?
社交焦虑症怎么办?
如果你有轻微的社交焦虑症,可以学习一下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自救:
1. 呼吸结合想象的方法(系统脱敏疗法)。想象着自己进入社交情境,慢慢呼气,慢慢吸气,这样可以让紧张的情绪减轻,久而久之在不断地训练中,紧张情绪消除,当在想象中进行社交训练不再紧张的时候,可以进入现实中尝试与人接触,在现实社交中,继续使用放松的方法,与人接触,久而久之,不再有社交焦虑的表现。
2. 挑战自己、迎面而上(暴露疗法)。直接面对自己害怕面对的场合,更重要的是接纳自可能出现的口吃、紧张、脸红等不完美的表现,不要为此感到羞愧,时间长了,你就会慢慢适应社交的场合了。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通过点滴的自我改变,改善社交恐惧情绪:
1.要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培养自己强大的内心世界。内心世界的强大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的必备砝码。怎样培养呢?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比如每天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我是无人可超越的。
2.除了积极的自我暗示外,我们也要真正的做点什么以积累可以让我们充满自信的资本。如多看些有意义的书,多做几次旅行,勤奋一些,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等等。
3.多和朋友、亲人交流。积极的语言交流是战胜恐惧的法宝。在我们和别人的交流中,我们不仅可以有效放松心情,还会学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知识。
4.要有充分的自信心,不要总是羡慕别人,总觉得自己不行,其实只要我们积极与他人结交,那么你也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员。我国伟大的诗人李白曾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其价值和意义的,关键就看自己如何把握。
5.社交焦虑症涉及到了精神疾病的范畴,当疾病发作时,患者内心无限的焦虑,恐惧,难安。总觉得有什么天大的事情要发生,出现头晕,恶心,失眠,颤抖,手足麻木等症状,此时,只依靠毅力是难以取胜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诊。
社交恐惧症影响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种心理障碍。社交恐惧症的危害很大,会降低工作效率,降低机体免疫力,严重者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社交恐惧症”患者如果无法走出交流的困境,可以先尝试一些线上的沟通方式,比如寻求专业的心理指导,帮助自己树立信心,进而走出家门到心理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