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使科普:孩子长不高是矮小症还是发育晚?

2022-09-30 14:46 作者:医患有道  | 我要投稿

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所有矮小人群中,需要治疗的4至15岁患儿约有700万,但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不到3万名。调查显示,90%的矮小症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郁、内向等心理或行为障碍,未来可能影响到升学、就业和婚姻。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多多注意孩子的身高变化,早干预早治疗!

 

 

一.如何发现孩子是否得了矮小症? 

1.定期测量孩子身高
除了学习,孩子身高是大部分家长们最在意的事情了。如果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班级队伍里排在最前面,每年的生长高度低于五厘米,那么就可能存在生长障碍,具体的可以参考下表。

 

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测量方法是不同的。其中3岁以下的孩子量身长,其方法为:使用量床,仰卧位测量,测量时小儿头顶与头板接触,双耳在同一水平,双膝和下肢并拢紧贴底板,测量时测定板紧贴足跟和足底。而3岁以上者的孩子量身高的方法是:取正位测量,测量时枕部、臀部及双足跟均紧贴尺板,双足跟靠拢,两足尖成45度,稍收下颏,使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平行于地面。

 

如果缺乏测量条件,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去医院,通过医生的协助来测量孩子的身高。

 

 

2.定期检测孩子身高变化
由于每个孩子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同,通过标准数据对比也常常存在很大的误差,小编提醒家长还应注意定期监测孩子身高,观察生长速度,测身高时要求“同人、同尺、同时刻”,若发现孩子身高低于下面的正常水平,家长需考虑可能存在生长障碍。

 

通常来说, 婴幼儿期(0岁—2岁)是人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平均一年长高7厘米;儿童期、学龄期(3岁—9岁)的孩子的生长速度是相对恒定的,平均每年长5厘米左右;青春期(9岁—14岁左右)是最后的长高阶段,平均每年长高约6厘米。

 

 

3.对比年龄和骨龄的差距
骨龄比实际年龄更能准确的判断人体的成熟程度。我们通常讲的年龄是指实际年龄,骨龄是以儿童青少年骨骼实际发育程度同标准发育程度进行比较而得到的一种发育年龄。我们把年龄与骨龄的岁数之差称为骨龄差。

 

拍骨龄片的方式可以测量骨龄。如果一些孩子身材矮小,但骨龄差在两岁之内,属于正常范围;骨龄落后于年龄2岁以上则认为骨龄异常落后,有可能存在生长障碍,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的儿科门诊进行专业诊断。

 

 

4.发现孩子身高有问题怎么办?
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应带着孩子前往医院进行专业诊断。专业的医务人员会为孩子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骨龄测定及必要的内分泌功能检测。个别患儿还需进行遗传学分析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导致矮身材的原因,严格掌握治疗适应证。此外,孩子身高也与健康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注意保证孩子多吃富含蛋白的均衡饮食,坚持有效运动(心率达到120次/分钟-140次/分钟),每日8小时-10小时的充分睡眠及良好的生活环境。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天使科普:孩子长不高是矮小症还是发育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