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9·Lund·Plants (2)


当地最常见的凤仙花,据说是入侵物种,但它的自然分布区域在欧洲和中亚。旧大陆种类入侵旧大陆,一般问题不大。
国内见于新疆。

欧洲常见种,在某些区域数量很多,生态位接近国内北方丘陵地带的黄荆。
国内不产,但有机会在市场买到。

花特别大的种类,跟国内的几种草木犀完全不像,属实给我整懵了。
在当地也不算常见,我只见过一次。

本属与车轴草属很近,国内引种两种(包括本种),另有两种自然分布于新疆。
果实有毒,但其余部位似乎没有太明显的毒性。

分布极广的茜草科植物,可以在北温带的大部分区域找到,多见于开阔草地。
在国内不如茜草常见,草地较多的西部畜牧区也许更多一些。

国内不产,中文名来历不明,拉丁种名直译成汉语应该是比利牛斯山脉,应该是在说模式产地。

这种唇形科白花经常被当作肥沃土地的指示植物。分布于全北界偏寒冷的区域,国内见于北部边疆及邻近区域。
跟芝麻没有太大的关系,不好吃。

没什么好说的,我不太喜欢这个味道。

“你甚至可以在欧洲自制凉茶”。不过凉茶这东西不合我的口味,所以我大概不会真的去熬。
国内有没有,还需要我说吗?

广布而常见的唇形科杂草,国内亦有,全国可见。种子含油,但产量小,没有经济价值。

国内非常常见的种类,在欧洲用作观赏植物。
有一说一,看到这东西真有种回到国内的错觉。

我一开始真的认为这东西就是毛蕊花,后来比了一下,感觉有点不对。仔细品了品,才发现是雄蕊的颜色不对。
被毛的长度好像也有点不一样。
国内没有,但国内的毛蕊花属更奇葩。

长得很像紫堇,但实际上并不是。仔细观察花的结构,确实能看到一些差异。
国内没有。在国内,长得像紫堇的东西一般都是真正的紫堇。

虽然毛茛属种类繁多,但欧洲的毛茛不太复杂,随便查一查就找到了。
这张照片要是在国内拍的,我现在大概已经放弃了。

欧洲常见的路边青,花比国内种类小得多,但果实形态过于明显。
国内不产。

中规中矩的委陵菜,国内见于新疆。
国内的个体一般比较高大,欧洲个体则有一定程度的体型差异。

最近有人把蕨麻从委陵菜属拿出来单成一属,我不太能理解,也许是分子方法得到的结论吧。
国内常见。

在当地不太常见,有毒毛,被刺伤后局部红肿疼痛,持续时间大概2~3天,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国内亦有,西南地区有人用它的嫩芽当野菜吃,我吃过,感觉还好。
不过新鲜荨麻的处理过程不太安全,不建议自己采摘。

当地常见的行道树,又被称为“马栗”,因为它的种子酷似栗子,对马无毒,但对人有毒。据说每年都有人因为误食马栗而中毒。
一开始听到群里有人讲起这件事,我是不信的,七叶树都能认错,不识数吗?后来他们告诉我,大部分城里孩子从来没见过栗子的叶子。

长得有点像梧桐的槭,其实跟悬铃木也挺像的。
国内不产,但似乎有树苗出售,商品名好像叫“梧桐槭”。

国内对植物有点了解的朋友基本上都认识它。我还too young, too simple的时候曾经把它跟打碗花搞混,其实这两个种不在同一个属内,苞片形态差得太远了。
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