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经典唱古今,一段情思扣心弦

经典,是人生的瑰宝、时代的精华,是情感的凝聚、想象的放飞,更是它赖以诞生和流传的文化传统所绽放的璀璨花朵。
以下所列的篇章,都是中国古代诗文中的杰出经典: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庄子逍遥游》陶潜《桃花源记》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登高》李商隐《锦瑟》苏轼《赤壁赋》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试以其中两至三篇为例,谈谈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诗文经典。要求选择恰当的角度,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曲经典唱古今,一段情思扣心弦
当时节如流,光阴瞬逝,鸿图霸业尽化为过眼云烟之际,当沧海桑田,白衣苍狗,朱门豪户都变作断井残垣之时,我仍然相信,那穿越千年历史风尘的诗文经典依旧熠熠生辉,虽千淘万漉而光芒不减,纵时移世易而璀璨如昨。那红笺墨香里,那狼毫寸管下,那蝇头小字间,写满的是人之情思,世之大爱,至真而至美,至善而至圣。
呵,我心目中的古代诗文经典,可不独是浩邈历史时空里一个空洞的神圣符号而已,而是缘于对真情的演绎,对大爱的书写。因其饱蘸深情,因其是情之文字,故千载以下,百代以来,感人肺腑,撼人心魄。故曰:一段情思,扣人心弦;一曲经典,传唱古今。
经典,书小我之私情,融悲欢与离合为一炉,至真而至美。煮一壶清茗,在香气氤氲间,恣意游弋于诗文经典的情感之河。那《蒹葭》里满蘸的是求索的执著和怅惘。那粼粼江水,白露清霜,是追慕者寻寻觅觅求索未得的连珠落泪;那芦苇摇曳,秋意瑟瑟,是追求者衣带渐宽矢志不悔的悠悠低吟。那一页《蒹葭》停驻了人生的轻轻叹息,一如西楼残月晓风拂柳,婉约而动人;而诗文经典里也有另一般的沉郁深愁,一如汤汤江河茫茫荒野,凄怆而心伤。试看,少陵野老的宏大忧愁,郁结于心,挥洒为文,便成冠绝千古的七律绝唱。落木萧萧,纷飞不绝的是潦倒经年颠沛流离的羁旅之愁;长江滚滚,流逝不尽的是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迟暮之叹。那一曲《登高》,便将浩浩愁,深深忧,不如意,不得志,尽倾吐于字里行间。那古代诗文经典,或是书写飞花丝雨般的闲愁,或是刻画霜寒彻骨般的悲情,皆是这般感人以情真,情真而意切。
经典,书家国之大爱,系个人与家国于一线,至善而至圣。温一壶烈酒,在酒香浓郁里,往那诗文经典里,重温千年未熄的激烈壮怀和偾张热血。两宋诗文,灿若繁星,永不能忽略的是词中之龙辛稼轩的经典。那是纤弱文风里异军突起的豪情之作,那是婉约词坛里惊世骇俗的悲壮之曲。那经典不全然留恋于儿女情长,而是将情怀放至九州,放诸家国:叹只叹,那神州破碎,山河沦陷,烽火狼烟,不堪回首;忧只忧,那舞榭犹存,英雄无觅,谁似仲谋,匡卫家国;恨只恨,那朝堂偏安,不思进取,佛狸祠下,神鸦社鼓;悲只悲,那长缨在手,报国无门,廉颇老矣,凭谁过问……那一曲《永遇乐》,一片丹心,日月可鉴;七尺昂藏,已许家国;满腔赤忱,光照汗青;盈盈热泪,尽洒故土……在浩如烟海的著作里,书写家国大爱的诗文经典,为热血者写心,为报国者吐气,志笃而情深,情深而至善。
反观当下,或有漠视经典鄙夷诗文者,“满口芬芳”粗俗不堪,或有矫糅造作虚情伪意者,巧言令色夸夸其谈。呜呼!人心之不古,世风之日下,诚不可不使有识之士痛心而伤怀矣!当此之时,何妨重提中国古代诗文经典之义,以诗文经典涵养人心,以诗文经典救赎世风,以使社会好学重道向善求真蔚然成风。
故曰,吾心目中的古代诗文经典,无论是写小我之私情,抑或书家国之大爱,其必是写情之字,情深之文。缘其有情,因其情真,故而扣人心弦,传唱古今。
后记
日生不滞,而往者难谏;风景不殊,然世事渐变。百代过客,白驹过隙,已教多情之古人神伤不已,更遑论物是人非情随事迁的人生恨事了:今时还似旧时,只不知,物换星移人何去;相识争如不识,孰曾料,觌面重逢成陌路。胜景不常,自古皆然;离合天定,强求不得。人生失意,事常八九;何待曲终,人已惘然。光阴迫,人事非。情愈怯,字难成。
更何况,尘海逐流,茫然何之。生活迷途,谁又失路。风尘攘攘,汲汲奔竞,终不知所为者何;浮生碌碌,惶惶争逐,谁曾想岁月蹉跎?呜呼!飘蓬随风,无处归依。浮萍流水,难以自主。人生行路,踯躅徘徊;俗世俯仰,彳亍孑立。苦同辛,谁与言?愁共忧,说还休。
王静安有词: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不妨以此为文末之语,匆匆搁笔罢(愈写愈厌烦,如被苦刑。竟不知此等文风,后续自己何以为继)。
正文写于2020年9月21日和9月24日
后记写于2020年9月25日至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