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决策过程的要素
嘉兴德鲁克管理工坊带大家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企业管理
尔和斯隆所做的决策,真正重要的特点不在于它们新颖,也不在于它们备受争议,而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清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且只有通过建立规则和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
2.定义解决方案需要满足的参数,即“边界条件”。
3.先想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也就是完全满足各项参数的解决方案,再去思考让人接受决策需要做出哪些妥协、调整和让步。
4.把落实决策所需采取的行动融进决策。
5.建立“反馈机制”,用事情的实际发展情况检验决策的有效期和有效性。
以上就是有效决策过程的要素。

01
有效决策者首先会提出的问题是:“这是共性问题,还是例外情况?”“它是隐藏在众多事件后面的东西,还是一个特例,个别处理就行?”共性问题,必须用规则和原则去解决;例外情况,事到临头,个别处理即可。

02
决策过程的第二个要素是对决策结果必须满足的参数做出清晰的定义。决策要达到什么目的?最低目标是什么?要满足哪些条件?
用科学术语讲,它们就是“边界条件”。决策要想有效,就必须满足它的边界条件,必须足以达到目的。
03
做决策必须从“什么是正确的?”出发,不能从“什么是可以接受的?”出发,更不能从“谁是正确的?”出发,这恰恰是因为我们最终总是要做出一些妥协。但是,为了满足决策参数和边界条件,什么才是正确的?如果不明白这一点,那就不可能分清妥协的对错,进而最终做出错误的妥协。
04
把决策转化为行动是决策过程的第四个要素。想清楚边界条件是决策过程中最难的一步,而把决策转化为有效的行动通常是最耗时间的一步。但是,除非从一开始就把行动安排融合到决策当中,否则决策就不会有效。
05
最后一个要素是建立反馈机制,以便根据实际情况持续检验决策所隐含的各种预期是否已实现。
决策者是人,是人就难免犯错误;人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永远正确。哪怕是最好的决策,出错的可能性也很高。哪怕是最有效的决策,也终有过时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