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征服蛮族的一些重要记载
赵国
&襄子齐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赵毋恤,余霍泰山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将使女反灭知氏。女亦立我百邑,余将赐女林胡之地...”襄子再拜,受三神之令。...于是赵北有代,南并知氏,强于韩、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霍泰山祠祀。――史记·赵世家
赵襄子逾句注而破并代以临胡貉。其後既与韩魏共灭智伯,分晋地而有之,则赵有代、句注之北。――史记·匈奴列传(赵襄子灭知氏后曾吞并句注以北的林胡地)
当道者对赵简子说,“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翟,皆子姓也。”“翟犬者,代之先也。主君之子且必有代。”《史记·赵世家》(所克二国即代、中山,中山国后附属赵,赵一度将公子倾封于中山)
赵襄子攻翟,胜左人、中人。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吕氏春秋·慎大
&赵武灵王提及赵肃候“败林人于荏”《史记·赵世家》(据《秦本纪》记前316年秦取赵西都及中阳,赵肃候开辟之林胡地至少包含两县)
&有丹书曰:至于后世,且有伉王,赤黑,龙面而鸟噣,鬓麋髭,大膺大胸,修下而冯,左衽界乘,奄有河宗,至于休溷诸貉,南伐晋别,北灭黑姑。――史记·赵世家
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史记·赵世家
王破原阳,以为骑邑...至遂胡服,率骑入胡,出于遗遗之门,踰九限之固,绝五径之险,至榆中,辟地千里。――赵策二
赵武灵王踰句注,过代谷,略灭林胡、楼烦。――盐铁论·伐政篇
当道者:及主君之后嗣,且有革政而胡服,并二国于翟。――史记·赵世家
《六国年表》“赵武灵王二十五年,赵攻中山。惠后卒。”《秦本纪》“魏使公孙喜,韩使暴鸢共攻楚方城,取唐眛。赵破中山,其君亡,竟死齐。”此事记在秦昭王八年实为六年之误。

秦久伐韩,故中山亡。――燕策二·或献书燕王
中山恃齐、魏以轻赵,齐、魏伐楚而赵亡中山。――魏策四·八年谓魏王
&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史记·李牧列传
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史记·冯唐列传
燕国
&《说苑·君道》“燕昭王问于郭隗曰:寡人地狭民寡,齐人取蓟八城,匈奴趋驰楼烦之下,以孤之不肖,得承宗庙,恐危社稷,存之有道乎?”《战国策·齐策五》“昔者齐、燕战于桓之曲,燕不胜,十万之众尽。胡人袭燕楼烦数县,取其牛马。”(燕昭王时燕并有楼烦置县。)
&《史记·匈奴列传》“其後燕有贤将秦开,为质於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卻千馀里。”《盐铁论·伐政篇》“燕袭走东胡,辟地千里,度辽东而攻朝鲜。”《三国志·魏志·东夷传》引《魏略》:“昔箕子之后朝鲜侯,自称为王,后子孙稍骄虐,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两千余里,至满番汗为界,朝鲜遂弱。"
《山海经·海内西经》“貊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灭之。”
&《史记·朝鲜列传》“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索隐】:如淳云:“燕尝略二国以属己也。”西晋《博物志·杂说》:“箕子居朝鲜;其后,燕伐之,朝鲜亡,[王]入海为鲜现师。”
《山海经·海内北经》“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 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扬雄《方言》“燕之外鄙,朝鲜冽水间。”《盐铁论·险固》: “燕塞碣石,绝邪谷,绕援辽。”(《史记索隐》引西晋《太康地理志》:乐浪遂城县有碣石山,长城所起。)《古玺汇编》录有燕“染单”玺,即汉乐浪郡黏蝉(今朝鲜平安南道浦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