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rep同人】《哥伦比亚之死》【序-第二章】

2023-03-05 23:13 作者:悲剧长廊  | 我要投稿

【封面转载自Lof“羽光翼”,ID = yejin703,若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作系B站跑团replay《哥伦比亚之死》的同人,有大量魔改、偏私,敬请周知】


主要出场人物

约翰·里德:美洲工团联盟前总书记,美洲解放的主要领导人。

叶莉法:美洲工团联盟副总书记,代理总书记,最高民主委员会常务委员。

埃里克:内务部长、内务人民委员会书记,最高民主委员会常务委员。

马丁:行政部长,华盛顿人民委员会书记,最高民主委员会常务委员。

诺温蓓:外交部长,外交人民委员会书记,最高民主委员会常务委员。

拉娅:国防部长,工团联盟红军总参谋长,最高民主委员会常务委员,三军元帅。

安娜:里德养女,14岁。

 

 

此时此刻站在遗体前,叶莉法仍在以为自己从昨晚到现在,所听所见的都是错觉。噩耗传来时,她的头脑还没有放空,凌晨一点二十七分,她还在浏览翌日要呈送给总书记的民调数据,撰写文字材料,从纸堆中抬起头来,工团联盟最高民主委员会副书记的秘书科长,慌慌张张跑来,告诉她:“老书记病故了。”

凌晨四点,取得总书记保安科的允许,叶莉法独自来到白宫办公室,呆呆站到现在。噩耗在刹那间激起了她浑身的血液,而今沸腾冷却,耳中却只剩嗡嗡的蜂鸣。昨夜仓促间尚未来得及感到悲痛,当茫然与震撼如潮褪去,叶莉法却没有过多能以言语表达的悲伤,仿佛从头到脚都是空的,昨夜的文稿停在开头,然而渐渐变得遥远,她的思绪也随之远去,徒留这具人类外表的易碎躯壳徘徊尘世。

忽然,叶莉法感觉不到自己双腿了似的,踉跄着倒退一步,跌坐在椅子上。办公室的窗帘还没有拉开,透过罅隙的晨光只照亮了娇小身躯的一侧。她小心地、缓慢地、轻柔地组织字句,就像牙牙学语的孩童:“里德老书记,告诉我……您在那时……就在那弥留之时,想的是什么……”是今年的党内民调数据,或是工团的种族问题,或是外界蠢蠢欲动的俄罗斯联邦,又或是西海岸的军队问题?她心道,这些问题,只能留给我来想了。

总书记保安科和秘书科的科长都进来了,叶莉法看向他们,同时握着老书记的手。

“叶莉法同志,现今转达最高民主委员会秘书处的通知,最高民主委员会紧急会议已经召开,请您移步国会山出席会议。”在叶莉法的脑子里,倏地蹦出来一句话,应该是某位熟人说过的,但已记不清是哪位战友,她缓缓支起身,又差点软倒下去。

“……为了人民与国家,我甘愿做那第一人。”

 

第一章 归来

 

1960年11月7日23点17分,从西海岸旧金山司令部,匆匆返回的拉娅元帅终于飞机着陆,立刻命令空军基地安排车辆,她要火速前往白宫,会面今早宣誓暂任代理总书记的叶莉法。建国后十五年的征战中,拉娅返回华盛顿的次数少之又少,每次都和现在一样,匆匆赶往白宫,又匆匆从空军基地起飞离去。

每次回来,华盛顿的模样都会大变,更加繁荣,更加热闹,炫目霓虹与车水马龙印证了这个新成立国家的精神面貌。可惜,拉娅没有欣赏的心情,哪次都没有。这一次,悲痛与焦虑,以及愤怒,吞噬了她的心。可是,她不能表现出动摇,瞥了一眼副驾驶的军务长,刻意压低声音,道:“我要的统计数据有了吗?”

“在空军基地时就已经拿到了。”

军务长将退伍军人事务局汇总的统计资料交给拉娅,然后连忙转过头去。

拉娅阅读了几页就不再能看下去,恰好,冬日的雷雨说来就来,须臾间乌云密布,雷电交加,落开了葡萄粒大小的雨点,敲打车窗,啪啪作响。插着工团红军军旗的黑色车辆,一路驶向白宫,夜风却一阵加一阵地猛烈,经过市中心的解放大道时,拉娅的视线忍不住在东侧的人民英雄纪念堂上停留。这是一座宏大的罗马式建筑,门厅立柱俨然,台前的方尖塔沉没在夜色里,映出路灯的光点在细微摇曳。

车辆绕行白宫前庭的草坪时,雨就开始倾盆而下,风更大了,势更猛了,扫荡着车灯照亮的路,也浸没了白宫的上空,天地顿时白茫茫一片。拉娅默然抱紧怀中的厚厚一摞资料,她的脸颊遮上一层朦胧的暗影。

车辆停下以后,便有总书记保安科的战士前来开门。拉娅解下配枪,将元帅权杖与佩剑交给军务长,一人快步穿越安检通道,直奔一楼左侧尽头的书记办公室。当发现一旁的秘书科办公室中出来一人时,拉娅只好放慢脚步,她从背影认出这位发须皆白的老者,正是秘书科长迪克·施瓦茨。

“施瓦茨同志!”

老者转过身来,愣了少许,“元帅同志,您这么快就从旧金山回来了?”

“是的。叶……书记同志在里面吗?”

施瓦茨打量了一番一身戎装的元帅,缓缓点头。拉娅当即转身,向那面咖啡色的双排大门伸出手——“请等等,元帅同志。我要先通报一下。”随即,施瓦茨又补充道:“不会很久的,请元帅同志在此稍候。”

拉娅有点不知所措,可能是太久没有回来,华盛顿的规矩变了。

她站到门边的椅子旁。

“元帅同志,您可以坐下休息。”施瓦茨盯着她。

“不了……”

大门关上。拉娅长出口气,把军帽摘下来,手套塞进口袋,对着窗玻璃整理仪容,额角的秀发挽到耳后。她又怔怔盯着手里的资料呆了半晌,直至施瓦茨出来请她进去。施瓦茨的话提醒了她,现在她不是要去见解放战争时期的老战友,而是要面见工团联盟,这个统治南北美洲的世界最大国家的代理国家元首。

“谢谢。”

拉娅低声谢过施瓦茨,推开门,以军人的沉稳姿态走过红色地毯,将军帽夹在腰间,在办公桌前敬了个礼。叶莉法缓缓抬起头来,望见军姿笔挺的拉娅,慢慢挤出一丝微笑,细声道:“只有我们两人,不必拘礼,拉娅同志。坐吧。”

说罢,叶莉法起身与拉娅握手,拉娅郑重地双手回握。

“连夜赶来,风尘仆仆,辛苦了。”

拉娅默然颔首,叶莉法知道对方此时想说什么。

“是的,老书记已经牺牲了。不是诈死。”

“……是……是反动势力的暗杀吗?”

叶莉法没有着急回答,反而观察了一番拉娅的神色:眉毛紧蹙,双拳紧握。

“结论尚未确定,但是内委和白宫保安科的初步检测推论,都是冠心病发作。”

“那……”

“当时,我不在现场。办公室内只有老书记。”

“……我知道了。”

叶莉法闻言苦笑:“你的脸色可不是‘我知道了’。”

拉娅目光一凛,对上叶莉法的视线,不禁前倾身体,手肘靠在办公桌上,沉声道:“书记同志,我想……请问一点中央的事。”本想再度提笔的叶莉法颇感诧异,“你想问什么?是老书记的……”继任者——三字尚未出口,拉娅便递给她一大摞资料。

“这是什么?”

“退役军人事务局给我的。解放战争以来,一等功以上所有退役军人的经济检查。”

叶莉法随手翻了翻,数据都不太好看。

“这是你发起的?”

“是老书记生前……大约十天前,命我发起的。”

于是,叶莉法又仔细看了其中几页。

“即便是一等功、特等功的退役军人,退伍金和抚恤都难以维系生活。书记同志,你知道这种情况吗?”叶莉法摇头,道:“你知道的,我主管党内事务和国会。”然而,拉娅继续一脸严肃地逼近,“他们是为国奉献的军人。”

“当然。”

“我怀疑……在老书记时期,就有反动分子破坏军民关系,打压军人。”

“在中央?”

“对。”

“蒙蔽老书记。”

“这个……”

“你就是这个意思。”

“是的。我有这种推测。”

叶莉法紧抿着嘴,撑着脸颊,目光游移,似乎是在回忆。

拉娅放轻呼吸,静静等待,仿佛听得到自己的心跳声。

“……没有。”

“诶?”

“没有这种印象。我经常与老书记见面,不记得他有类似的暗示。而且,保安科和秘书科都是自己人,只要老书记愿意传达消息,他们一定能秘密通知到位。更何况,政治安全检查的负责人一向是埃里克同志,你还不相信她的能力吗?”

“不,我不是质疑她……只是,我一直都待在军中,极少过问后方的事。如今一想到退伍军人在社会上面临的处境,我就情难自已。我……我不能理解,老书记时期会发生这样虐待英雄的事,或许——是一定有人暗中耍弄,残害忠良。”这一段断断续续的发言,反复斟酌,拉娅却说得极为诚恳,而且颇为轻巧,好像什么顾虑也没有,什么忌惮也没有。

叶莉法不得不再度思索。

“……我明白了。”

“你想到了?”

“不……我是说,我会通知埃里克同志发起政治安全检查,如果真的有反动分子胆敢趴在军队身上吸血,我和埃里克同志一定会将他们连根拔起,彻底铲除。拉娅同志请放心,中央会给军队一个交代。”这一段流畅晓白的话语,叶莉法同样颇为诚恳。代理书记的许诺让拉娅宽心了许多,尽管一切尚未开始,但心里的负担毕竟轻了些。

拉娅禁不住站起身来,又敬了个礼。

“我代表全体退役军人,表示感谢。”

叶莉法笑了笑,“现在未免太早,之后再谢也不迟。”

“好。”

“对了,老书记的葬礼正在准备。正式开始之前,拉娅同志久别华盛顿,可以在白宫客房暂住。”拉娅想也没想,直接拒绝道,“谢谢书记同志,但是我很久没有回到红军总参谋部了,我想元帅住在军营里比较合适。”

“嗯……有道理。拉娅同志热心军务,也要适度休息。我不劝你了。”

“谢谢理解。”

“还有事吗?”

“……请问,我可以就此‘调查’,和埃里克同志接洽吗?”

叶莉法没有立刻回答,靠在椅子上思忖了一会儿。

“可以。但是政治调查这一块,你不要牵扯。”

“是。”

拉娅有不少旧部离开军队以后,被调到内委,她也想避嫌。

离开白宫时,时间又是凌晨,风雨交加,但是拉娅的心里,总归敞亮了一些。

 

第二章 旧友

 

翌日清晨八点,拉娅就从总参谋部出发,前往华盛顿北部郊区的内务部大楼。今日的拉娅也是一身戎装,乘坐中央军第一集团军牌照的汽车抵达内务部。这一次,她是作为军队代表来的,与内务部长埃里克洽谈政治调查的事。

说起内务部,在联盟国内是令人敬畏的象征。在统一美洲之前,里德老书记就建立了内务人民委员会来对付内部潜伏的敌人,建国以后,更是在内委基础上,设立内务部来监察广袤的领土。传说,内务部共有二十八万六千名特工遍布美洲大陆,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蓝帽子的内务部特工,在埃里克接手以后,愈加因高效、绵密的情报网而著称。

灰色外观的内务部大楼,建在北部丘陵之上,拉娅的车辆经过了数层安检,穿过绵长的访问通道,钻过数圈围墙与哨卡,才终于抵达这座苍白墓碑的正门。比军队安检更加复杂的内务部审查程序,让拉娅的心情颇为复杂,她与警卫科、军务科的长官共同等候在传达室,招待的只有清水,门口的两名特务不时看向这边。

时间将近九点,才有秘书来通知拉娅独自前往办公室。

无奈的拉娅先安抚了自己的副官们,再跟随秘书穿过安静的大楼侧面走廊,来到大楼后方的庭院里。本以为埃里克的办公室会在大楼顶端,或者地下室之类的地方,不曾想竟是在后方的庭院中,半球形的迷彩色堡垒镶嵌在一处低矮的山坡里。特工们将拉娅送到这里,就算完成任务,远远守在花园的岔路。不知为何,拉娅忽然想起一句流言,“工团这个国家的真正二把手,其实是北部湾丘陵上面的特务头子”。

“一个人杵在门前,想些什么呢?”球形堡垒的侧面,魔术似的闪出一道人影,身着便服的中年女子,对着拉娅露出柔和的微笑。

拉娅也笑着脱下军帽与手套,与来者紧紧拥抱,“好久不见,埃里克。”

“十年,恰好十年。十年前你回来华盛顿开会,那时我还是工业部长。”拉娅细细打量这位美洲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友,离开军队十多年,她的棱角柔和了许多,神情间竟有些出人意料的陌生。“你还真是老样子,待在军中,一直没有变过……咦,你怎么一身正装?”

“你才是,今天星期四,你怎么一身便装?”

语毕,两人相视一笑。埃里克捉住拉娅的手腕,“不必在办公室谈了,今日不是正式会谈,我带你到花园里走走。”

“这……好吧。你是东道主,你说了算。”拉娅略觉失望,兴许白宫还没有正式下达文件到内务部。埃里克刚在前方走两步,拉娅就忍不住追上贴近,低声问:“退伍军人事务局这条决策线,埃里克,你应该很清楚吧?”

“不好说,内务部并没有外界传闻的那么神。”埃里克没有回头,领着拉娅拐进一条树荫浓密的小道。昨夜阵雨过后,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冬季稀少的云朵漂浮天空,树叶缝隙间的光斑尤其亮眼。岑寂的花园小道,再无旁人。

“……至少,你知道数据与标准是谁提出的。”

“民政部的史蒂文森同志。”

“他人呢?”

“死了。四个月前,肺癌。”

“……支出总有财政部核审吧?”

“利德尔同志已经退休了。”

拉娅哑然。

“退伍军人事务局的抚恤标准,最初是由民政部研究并提出方案,经财政部审查,才能提交常委会讨论,最后交给老书记定夺。”

“这类流程我知道。”

“政治安全检查,理论上,要审查这一系列文件出台的所有环节。我准备成立专门的调查办公室来完成,毕竟年代久远,有很多同志在过去十年中去世或退休了,工程难度大,预计耗时长。”埃里克没有正面回答,拉娅不以为意,点了点头,“我知道困难性。”

“况且,那一系列政策,你也在常委会,你也参与了表决。”

绕过一处水池,埃里克似笑非笑的表情,映在清冽的池水中;拉娅努力提取自己寥寥数次返回华盛顿的记忆,讷讷道:“十年前……我数数……我受勋元帅那次,是第一次回华盛顿,是1945年,而那次会议是几几年来着……你知道的,战时经济没解除时,我就待在军中了。执行有限制的贸易政策以后,我对货币数量根本没概念……后来我才知道,我手里的粮票、肉票都过期了。”

“哈哈……”

“别笑。”

“不是嘲笑你,是羡慕你。军中生活简单很多吧,内务部有很多复杂的事。”

拉娅怔了半晌,坚定摇头,嘎声道:“军中生活不值得羡慕。”

“哦?”

“每天都在死人的生活,没什么好的。十五年,建国以来的十五年,我没有一天不在东奔西走,没有一天不看伤亡数字。白令海峡战役、巴拿马登陆、德雷克海战、秘鲁长征、玻利瓦尔决战……红军战士牺牲太多了。现在局面安定,我想回中央了……”

埃里克诧异……或者说,震惊地瞧着拉娅,元帅拉娅。

“以前你可是能说出‘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玻利瓦尔’的人,元帅同志。”无视埃里克的揶揄,拉娅兀自拿着元帅权杖敲敲鹅卵石铺就的路面,淡淡道:“都过去了,那时年轻,一心只想大展宏图……有很多战士不必因我的激进战略而牺牲的。”

“不可思议。”

“埃里克,我们又不是为了牺牲而打仗的。”

“那是为了什么?为了人民?”

“……”拉娅抬眼望向埃里克,后者的目光中似有宽慰的笑意,“……和平。”

“和平?”埃里克摇了摇头,在内务部没有和平,“你变了很多,拉娅。我总算能理解为什么你如此关注退伍军人的事了。”埃里克拍拍她的肩膀,耳语道:“你放心,我一定追查到底,给所有红军战士一个交代,也给你一个交代。与你一样,我身处暗中的战场,我离开军队,就是为了这种时候而准备的。”

平淡而真切的言语,让拉娅的眼眶忽的发热了,她十四岁就作为少年兵追随老书记,南征北战,最终领军一统美洲,不就是倚靠这样的战友们鼎力支持吗?埃里克别过脸去,带着拉娅坐在长椅上,“你真的一点都没变,除了狠辣的那一面。”

“别说了……”

“不过,我给你提个醒:今天是非正式会谈,不会记录在案。况且,我的话语不是‘保证’,它只能代表我个人。”

“我明白。”

“这次政治安全调查可能会牵连很多人,官方答复可能要很久以后。”

“我等得起,只要案情水落石出。我会和叶莉法说明,劝她尽快提高退伍待遇。”

“嗯……”埃里克不置可否。

“对了,还有老书记的……”

埃里克立刻制住拉娅的话头。

“不要问我,我不会轻易做出结论。”

“那……”

“也不会轻易谈论问题。”

拉娅叹了口气,“我不说了。”

埃里克不好意思地搂住拉娅的肩膀,“在中央就是这样,你也是常委会的成员。你、我、叶莉法、马丁、诺温蓓……五个人是一体,这里没有一言堂,没有军队铁纪,我们要对外一致,不能让国民动摇,不能让委员会怀疑我们的团结。明白吗?”

“埃里克,我拎得清。”

“所以,老书记的话题、调查的话题,你要尽可能回避,直至我们五人意见一致。”

“……好吧。”拉娅不自在地蹙起眉头。

“联盟变了很多。十二年前解除战时经济体制,后来又是联邦制、限制贸易、新外交、有限自由市场、公社制……拉娅,如果你打算今后留在中央,你要尽快适应,军队那套风气不能带到政治里来。”

“我尽力。”拉娅错开埃里克的视线,顿感十分陌生。

“差不多了,”埃里克翻看左腕内侧的手表,“我送送你。”

“不必了,你去忙吧。”拉娅算是想通昨晚叶莉法说的话了,简单直白点就是:这次政治安全检查由内务部负责,军队不要插手。可是,这明明是退伍军人的事……拉娅读懂了这层意思,但还是想不明白。

“中央的作风……”

拉娅跟随特务的指引,来到会客室,两名副官等候在此,满脸焦急。

“元帅,请问洽谈结果如何?要从军务科抽人,联合调查吗?”

拉娅黯然摇了摇头。

“保密。”

“……保密?”

军务官与警卫官面面相觑。

【rep同人】《哥伦比亚之死》【序-第二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