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系列9---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直报系统

2021-09-19 07:54 作者:舍得低碳频道  | 我要投稿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系列的第八部分:全国交易系统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九部分: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直报系统

1、系统特点及功能简介

2、主要业务流程

3、主要用户权责



1、系统特点及功能简介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直报系统由综合管理、数据报告与监测、核算方法与规则管理、数据质量控制与审核、数据分析与发布五大子系统构成,是集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告与审核、国家、省(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温室气体排放方法学管理、排放数据综合分析与发布等需求为一体的综合性温室气体管控工具,服务用户包括国家及地方主管部门、重点企业、技术支撑机构及社会公众等。


系统配套制度有系统元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技术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可供其他系统开展数据交换服务。系统遵从网络安全等级(三级)建设标准,布控多重安全策略,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直报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在五大子系统的具体功能方面,综合管理子系统可支持国家、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技术支撑机构实现企业和核查机构名单管理、核查关系委托管理、元数据管理等业务。


数据报告与监测子系统可支持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填报、核算、生成排放报告和补充数据表、备案监测计划等业务,支持重点排放单位利用线上线下等多方式填报,并广泛使用对话框等可视化技术引导填报。


核算方法与规则管理子系统可支持政府主管部门或支撑机构对重点行业企业层面 或设施层面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或规则进行管理或更新(升级);数据质量控制与审核子系统可支持政府主管部门或支撑机构依托系统内置的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多层级、多条件的对报告数据进行审核管 理及核查机构核查管理与控制;数据分析与发布子系统可支持政府主 管部门或支撑机构进行排放数据挖掘分析,为配额分配、标准制定、形势分析等提供数据,支持选择性发布业务。


2、主要业务流程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直报系统的业务流程包括名单确定(报告主体名单确定、核查机构名单确定)、行业核算方法及审核规则确定、基本信息及监测计划上报与备案、数据报送、数据核查、分析汇总、数据发布七个阶段。


其中报告主体名单确定、核查机构名单确定、行业核算方法及规则确定属于数据报送前的工作准备;企业基本信息与监测计划备案、数据报送、数据核查属于企业用户的核心业务阶段;分析汇总、数据发布两个环节属于报送后的数据分析与利用阶段。



(1)名单确定 


报告主体名单确定。

由省级(省市两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上报报告主体名单,并由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核报告主体名单,形成正式报告主体名单。


核查机构名单确定。

由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管理核查机构名单或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进行管理,交由国家生态 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2)行业核算方法确定及规则管理 


由技术支撑机构根据最新的国家行业核算指南或标准对本年度 拟采用的行业核算方法和校验规则,以及报告内容等进行准备。


(3)监测计划上报与备案 


在下一报告年度开始前,报告主体需制定监测计划并向省级主管部门备案。


(4)数据报送 


报告主体执行监测计划,采集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相关数据,并做好数据质量管理和存档工作。在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内报告主体上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及排放报告。


当报告主体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时,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 以对报告主体进行催报,并要求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这些报告主体进行催报。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接到催报任务后,催促报告主体 尽快提交排放报告。


(5)数据核查 


对报告主体提交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进行核查,核查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A. 第三方核查或主管部门审核。


对于纳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企业,可采取第三方核查,对于未纳入的报告主体,由省级主管 部门进行审核,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可将审核的权限下放到市级。


B. 建立待第三方核查报告主体和核查机构的委托关系。


委托方式可能有两种:


a)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指派。


b)报告主体和核查机 构自由委托。


C. 核查机构核查小组对报告主体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实施核查,报告主体需配合核查的实施。


当报告主体排放报告不合规时,核查机构出具修改意见,报告主体进行修改或补充信息说明;在核查结束时,核查机构核查小组为报告主体出具机构核查报告。


报告主体需向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交通过机构核查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以及机构出具的核查报告。


D. 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在核查过程中查阅核查进度,并视情督促报告主体和核查机构加快核查进度,并督促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尽快催查。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查阅辖区内报告主体的核查进度,并视情督促报告主体和核查机构加快核查。


E.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对报告主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以及核查报告进行复查,并最终将复查结果报国家主管部门。


(6)分析汇总 


技术支撑机构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报告主体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趋势分析、对比分析以及关键性能指标分析,生成 国家、地区、行业、企业、排放源、气体类型等不同维度的分析报告,并存档。


(7)数据发布 


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可公开的数据和报告进行发布,供其他利益相关方查阅。


3、主要用户权责


企业直报系统的主要用户包括国家、地方(省级、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主体(企业)、技术支撑机构、核查机构、其他利益相关方等五大类用户。


(1)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系统中的主要角色和权限包括:


A. 国家名单管理员:权限有全国报告主体名单的确认,全国核查机构名单的备案和确认。


B. 国家直报管理员:权限有确定全国温室气体报送的直报计划,查阅全国报告主体报送进度,实施全国报告主体报送过程中的催报,查看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和补充数据报告并核查委托关系,对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分析汇总。


C. 国家审核管理员:对全国范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进行抽查,复查。


D. 国家超级管理员:可查阅系统登录日志、可查阅用户创建情况、可跟踪数据修改轨迹、可定制完成数据备份、可查阅不同用户的分析数据、发布数据的下载记录。



(2)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系统中的主要角色及权限包括:


A. 省级名单管理员:确定辖区内名单上报模式、辖区内报告主体名单的上报、辖区内核查机构信息、资质的维护、辖区内核查机构 名单的确认。


B. 省级直报管理员:查阅辖区内报告主体报送进度,对辖区内报告主体报送过程实施催报,对全省范围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分析汇总。


C. 省级审核员:确定对一般报告主体排放报告的审核模式(本级审核或两级审核)、辖区内一般报告主体排放报告的审核,提交审核结果至国家主管部门、碳排放权交易主体的委托关系管理。


D. 省级超级管理员:查阅系统登录日志、查阅用户创建情况、跟踪数据修改轨迹、查阅辖区内不同用户的分析数据、发布数据的下 载记录。


(3)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系统中的主要角色及权限包括:


A. 市级名单管理员:报告主体名单的上报。


B. 市级直报管理员:查阅辖区内报告主体报送进度,并负责辖区内报告主体报送过程中的催报、对全市范围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分析汇总。


C. 市级审核员:对辖区内一般报告主体排放报告进行审核,必要时需做补充说明,并负责向省级主管部门提交一般报告主体排放报告审核结果。


(4)技术支撑机构 


技术支撑机构在系统中的主要角色及权限包括:


A. 核算方法管理员:负责维护基础数据、负责维护行业核算方法、负责维护排放因子缺省值。


B. 规则管理员:维护报送过程中校验规则的管理、维护审核过程中全国范围审核规则的管理、评估模型权重的管理。


C. 数据分析员:对全国范围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概览、对全国范围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5)报告主体 


报告主体相关角色有两类,分别为报告主体填报员和报告主体上报员,上报员为填报员填报信息的确认者和报告的最终提交者,权限如下:


A. 报告主体填报员:企业基本信息的维护、企业核算边界和排放源 的识别、监测计划备案、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的填报、查看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及碳排放权交易补充数据报告、当委托方式为企业委托时,负责委托关系管理。


B. 报告主体上报员: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及碳排放权交易补充数据报告的确认和提交、核查报告的确认和提交、查看历年温室气体排放、查看行业相关指标以及排放构成等指标。


(6)核查机构:核查机构核查工作主要为线下执行,在线上主要权限包括:查看 所核查报告主体的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及监测计划,记录核查要点,填写评审意见,生成、导出和查看核查报告。


(7)其他利益相关方 其他利益相关方在系统中主要可实现的功能为按照权限查询可 公开数据。


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系列的第九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十部分的内容:覆盖范围


快车通道:

如何把握碳市场机会?

碳领域的钱景如何?

企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企业面对气候的压力在逐步升级


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系列9---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直报系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