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道具篇(8)——【取暖】
《红楼梦》道具篇我自己补充了些内容,把之后的内容贴个小目录,表示还能看好一阵子咩哈哈哈哈

【红楼民俗篇】
【南鹞北鸢考工志】
【道具篇之绣品香囊汗巾】
【道具篇之项圈璎珞】
【道具篇之头饰】
【道具篇之镜子、梳子】
【道具篇之胭脂水粉】
【道具篇之茶具、酒器、餐器】
【道具篇之药膏丸散】
【道具篇之取暖】
【道具篇之报时】
【道具篇之家具、摆饰】
【道具篇之扇子】
【道具篇之灯具】
【道具篇之其他】
【室内摆设之秋爽斋篇】
【红楼建筑篇】
【幕后红楼人】

腊月严冬,天气也更加变冷。《红楼梦》的人该怎么来取暖呢?贾府里可藏着不少神器。

1、手炉
明清时期出现了红铜、白铜、黄铜手炉,以及景泰蓝、铜鎏金等材质考究,极富观赏性的手炉。手炉通常由炉身、炉盖和提把组成。早期的手炉以方圆两种样式为主,后来发展出六角形、八角形、瓜棱形、梅花形、椭圆形、海棠形等多种造型,非常丰富。手炉上的纹饰也非常精美讲究。
最精彩的部分是炉盖,一般都镂空雕刻,并且雕有古式花格,山水花鸟以及寓意吉祥的各种图案。有的炉身上也雕满了各种图案纹饰。在手炉的炉底以及提梁处,刻有作坊或者是人名款识。相比较来说,明代的手炉,纹饰自然简朴,而清代的手炉纹饰则显得繁缛琐碎。明清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制炉名家,如张鸣岐、潘祥丰、赵一大、胡文明等等。他们精湛的手工,使得手炉也成为精美的艺术品。



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红楼梦》第八回

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尤二姐的手炉

手炉,其实是由“火炉”演化而来。火炉是铜制的炉子,里面放些炭并烧火,可以起到取暖的作用。白居易笔下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是这种火炉。后来火炉做得更加精致,盖上罩子,提在手上,或者捧在手里,或者笼在袖内,便演化成“手炉”,可以让手不那么冷。所以,手炉也叫“捧炉”或者“袖炉”。宝玉去袭人家时,袭人给宝玉的手炉里放了香饼。香饼是古时香料制成的小饼,用来抑制霉菌、驱除秽气,同时带有香气,感觉更佳。

2、脚炉
脚炉和手炉一样,都是冬日取暖的用具。但是两者的体形和工艺有很大区别。脚炉一般为铜制,体量要大得多,炉壁也更厚实,供人踩在脚下烘烤御寒。除了家用,有时外出坐轿时也可以带上一个脚炉,脚放上去非常舒服。
(袭人)一面说,一面将自己的坐褥拿了铺在一个炕上,宝玉坐了,用自己的 脚炉垫了脚……——《红楼梦》第十九回
地下两面相对十二张雕漆椅上,都是一色灰鼠椅搭小褥,每一张椅下一个大铜 脚炉,让宝琴等姊妹坐了。——《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冷天烘脚用的小铜炉,状圆而稍扁,有提梁,盖上有许多小孔,炉中燃烧炭墅、锯末或,糠。


3、汤婆子
家庭取暖用具,充满热水后放置被窝以提高温度。有铜质、锡质、陶瓷等多种材质,一般为南瓜形状,小口,盖子内有厣子,防止渗漏。
汤婆子之名由来已久。“汤”,古代汉语中指滚水;“婆子”则戏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汤婆子又叫“锡夫人”、“汤媪”、“脚婆”、“锡奴”,宋代已有。20世纪60年代之后塑料制品普及,遂有塑料暖水袋等,取代汤婆子。
晴雯笑道:“终久暖和不成的,我又想起来 汤婆子还没拿来呢。"麝月道:“这难为你想着!他素日又不要 汤婆子,咱们那熏笼上暖和,比不得那屋里炕冷,今儿可以不用。”——《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4、熏笼
晴雯麝月皆卸罢残汝,脱换过裙袄。晴雯只在 熏笼上围坐……麝月道:“……他素日又不要汤婆子,咱们那 熏笼上暖和,比不得那屋里炕冷,今儿可以不用。”……晴雯自在 熏笼上,麝月便在暖阁外边……(晴雯)便蹑手蹑脚的下了 薰笼……(麝月)又将火盆上的铜罩揭起,拿灰锹重将熟炭埋了一埋,拈了两块素香放上,仍旧罩了,至屏后重剔了灯,方才睡下。——《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四人围坐在 熏笼上叙家常。——《红楼梦》第五十二回
此夕宝玉便不命晴雯挪出暖阁来,自己便在晴雯外边。又命将熏笼抬至暖阁前,麝月便在 薰笼上……——《红楼梦》第五十二回

熏笼是罩在炭盆上的罩笼,根据用途不同,也有“火箱”、“火床”、“熏床”之称,可用于烘烤和取暖,如熏香、熏衣、熏被。熏笼一般用竹篾条编织,稀疏有孔,以利于热量的散发。熏笼大小不一,形状也不一,一般根据用途来决定。像《红楼梦》里可以让晴雯坐上去的熏笼,则一般为方形,且用的材料一般也为较粗的竹竿或木料。有些家用的熏笼形制会小些,熏笼上可以罩一层薄被,一家人围坐,手可以放在被子下取暖。


5、火盆

尤氏上房早已袭地铺满红毡,当地放着象鼻三足鳅沿鎏金珐琅大 火盆,正面炕上铺新猩红毡, 设着大红彩绣云龙捧寿的靠背引枕,外另有黑狐皮的袱子搭在上面,大白狐皮坐褥,请贾母上去坐了。——《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宝玉命把煎药的银吊子找了出来,就命在 火盆上煎。——《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黛玉瞧瞧,又闭了眼坐着,喘了一会子,又道:“笼上 火盆。”……雪雁只得笼上,搁在地下 火盆架上。……黛玉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点点头儿,往上一撂……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红楼梦》第九十七回

盛炭火等的盆子,用来取暖或烘干衣物。古代的火盆一般是用泥做的,传热慢但保暖性能非常好。把炭放进去再烧上火就可以了。晴雯生病的时候,宝玉也用火盆来煎药。高续中,黛玉“焚稿断痴情”,用的就是火盆。

除了这些,红楼梦中还包括暖阁和地炕,之后红楼梦建筑中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