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唐作藩本对应
一、P1-P5 绪论(对应书的《绪论》)
P1-3汉语音韵学的基本范畴及概念
P4-5音韵学的形成历程
从切韵的形成到切韵系韵书到广韵、集韵、礼部韵略再到中原音韵、五方元音;
音韵学的内容(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
音韵学的三把尺子(广韵、国际音标、普通话语音系统);近现代中国音韵学
二、P6-P18 有关语言学概论的基础概念的回顾(对应书的《附录》)
P6-P9包括音素、音位、发音器官、发音方式、声音的物理属性等基础内容。(修过语言学概论以及现代汉语的可以考虑跳过这部分)从P9后半段开始是国际音标,先是元音音位图。
P9-P18国际音标(对应书的《附录》)
P9-12 国际音标·元音
P13-18 国际音标·辅音
在P17中介绍了入声的概念,什么是入声韵
在P18中除了继续介绍辅音外还介绍了超音段符号、声调和词重音、附加符号等
四、P19-35汉语音韵学的基本范畴与概念(教材第一章)
P19-20是中西比较。(这部分教材没有)
P19讲了汉语音韵学与西方音韵学之间的差别;
P20讲了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之间的区别。
P21前半部分依旧在说语法,后半部分在介绍声、韵、调之间的关系。(教材第一章第一节 汉字的字音和汉语的音韵结构)
P22-24反切的基本概念(p16)
P25-27有关声母方面的概念(p24)
P27-33有关韵母方面的概念(p33)
韵母、韵、韵目、韵类、韵部、韵摄
有关韵尾的“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及“阴阳对转”的理论
P33-35有关声调方面的概念(教材第一章第五节)
声调、调类、调值、平仄(中古平仄与现代汉语声调之间的关系)(P35)、舒促
五、P36-P64《广韵》与中古音系(教材第二章)
P36《切韵》以前音韵学的萌芽与发展
P37《切韵》的成书概况
P38《切韵》的性质、《切韵》系韵书的传承关系、《广韵》的版本、《广韵》的编排、注释体例及其结构
P39《广韵》的编排、注释体例及其结构(重要)
P40通用的概念、戴震表中与《广韵》目录中的不同点
P41开合口分韵、早期韵图与《广韵》音系的关系
P42早期韵图与《广韵》音系的关系
等韵图的概念与作用、韵图的构成、等韵门法
P43韵图与等
P44韵图与等、假等现象
P45韵图与等、韵图与呼、转的概念
P46广韵中的韵母与等呼之间的关系
P47韵图与广韵反切
P48韵图总结
P48韵图与呼
P49韵图与广韵
P50十六摄(p150)、反切系联法
P51反切系联法(同用、递用、互用)
P52、53反切系联法、广韵51声类
P54广韵51声类
P55广韵三十五声母、韵母
P56广韵反切字的开合
P57重纽
P58、59、60中古音系与现代普通话读音的比较:声母的比较
P61、62中古韵母与现代韵母之间的比较
P63中古声调与现代声调的比较(入声字)
P64反切的今音变读分类、上古音研究略述(教材第三章)
六、P64-上古音研究略述(教材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