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四军伏击伪军,缴获自行车换回5000发子弹,伪军还托人致谢

2021-12-24 09:39 作者:战旗红  | 我要投稿

作者:小橘子

上世纪人类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就是机械化作战模式的诞生,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就有一些没有形成主流的尝试,比如自行车也曾经在上世纪初被欧美国家的军队尝试作为部队由骡马化转向“机械化”的一种方式。


19世纪之前,世界大多数军队只能靠军马实现快速机动,自行车发明后,它的一些独特优势被军队发掘,自行车不仅操作简单,速度快,而且可以在各种地形条件下行进,甚至可以被士兵背起来翻越障碍,而且不用饲养不会生病,易于大规模生产配备。

自行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还能装载大量负荷,在保障军队机动速度的同时,还能携带更多给养弹药,甚至有些国家还发明可以拖拽轻型火炮的加重自行车


自行车优点多多于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许多国家都出现大规模的自行车机动部队。即便是在当今坦克装甲运输车以及运输机成为主流的情况下,欧洲如瑞士国家,还保留这种自行车部队。

而当时,中国作为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自行车很长时间被视作昂贵的舶来品,不过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自行车也开始被中国一些部队装备,只不过普及不多,只是一些通、警察、特务部队装备。

当时中国军阀林立,各军阀为了自身安全,都有自己的卫队、护兵,这些百里挑一的士兵装备比起普通士兵“高端”许多,起码都配备可以连发的“二十响”“盒子炮”,更好的则配备“花机关”“汤姆逊”交通工具许多就是一水儿的进口自行车

因此抗战时期,日军总结出一个规律战场上一出现短枪队”、“自行车队,就意味着附近肯定就有中国军队的指挥部,就会加大火力进行攻击。


其实抗战时期,日军也配备有大量自行车部队,甚至欧美国家早已摒弃的自行车闪电战反而在日军手中被“发扬光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军为了快速进攻印度支那半岛上的英美军队,就曾经发起过自行车闪电战,日军快速攻克新加坡马来西亚时就动用了大量自行车部队

而在中国战场,尤其在华北平原,日军主要采取扫荡镇压我抗日游击战的治安作战”策略,对付装备极差的八路军游击队,日军坦克部队难以应付,骑兵部队又早已落伍,日军中也没有大规模骑兵部队为了保证日军和伪军在不同据点之间快速运行,就只能依靠自行车。因此,日军汉奸经常一下子就派出几十辆上百辆的自行车部队,攻击八路军游击队。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抗战时期,我冀南抗日根据地不仅日军汉奸自行车,我武工队、侦队、锄奸队有数量不等自行车。不过由于自行车当时还属于高端装备,装备差的我军主要还是靠敌人送上门”的方式获得。游击队经常伏击日军汉奸,也就经常缴获自行车,时间一长,游击队里自行车也多了起来。

1941年夏,冀南军区平原六区的游击队就在张辛庄摆下伏击圈,伏击从日军据点出动的催粮伪军。这批伪军有30多人,都骑着自行车耀武扬威疾驶在乡间小路上,不知他们已经进入伏击圈。

随着队长一声令下,游击队猛烈开火,自行车队一下子东倒西歪倒下一大片,伪军死的死,伤的伤,还能跑的都丢下自行车往回跑。游击队一下子又缴获30多辆刚刚从天津运回的崭新自行车!

当时自行车非常贵,日军花大价钱给伪军配备,原指望他们能用不错的战功回报,谁知刚交付几天就送给游击队了伪军大队长害怕日军恼怒怪罪自己,就悄悄托中间人给游击队捎话,请游击队高抬贵手,还回这批自行车,伪军可以用子弹做交易


其实游击队并不十分需要自行车,他们作战主要靠神出鬼没的游击战,讲求的是隐蔽,经常要钻青纱帐密林,而自行车快捷是快捷,但隐蔽性和灵活性就不行了,推着自行车在青纱帐里肯定不行。游击队现在最紧缺的还是武器弹药,伪军既然提出交易,正中游击队下怀,于是就答应

游击队后来15辆战斗中有破损的自行车拿出来交换,硬是换回5000多发子弹极大增强了我军的作战实力。有意思的是,事后伪军大队长还托人表示感谢,原因是他找回了这批自行车总算逃过一劫,避免了被日军惩罚。

新四军伏击伪军,缴获自行车换回5000发子弹,伪军还托人致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