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A股:短线风险仍在,板块机会不缺,怎么识别潜在机会?
外盘纵览
美国三大股指小幅上涨,道指涨0.07%报33808.96点,标普500指数涨0.09%报4133.52点,纳指涨0.11%报12072.46点。
纳斯达克金龙指数下跌1.76%,A50小跌0.01%。
COMEX黄金期货跌1.24%报1994.1美元/盎司,美油6月合约涨0.75%,报77.95美元/桶。
资金面
本周,北上资金先扬后抑,前半周稳步加仓,不过周五受行情深度调整影响,大幅净卖出76.19亿元,创年内最大单日净卖出,全周合计小幅净买入3.39亿元。
北上资金交投大幅增加,全周合计成交6607亿元,创一年半来新高。分市场看,沪股通获得48.99亿元净买入,深股通则被净卖出45.6亿元。
内资部分:
周五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大幅净流出709.92亿元,创出近期新高。其中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218.36亿元;沪深300主力资金净流出187.92亿元。
行业主力资金流向方面,Wind 24个二级行业主力资金全部呈净流出态势,其中净流出超10亿元的行业有11个。Wind软件与服务、Wind技术硬件与设备、Wind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Wind材料Ⅱ、Wind资本货物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前,分别净流出171.57亿元、149.39亿元、88.19亿元、61.87亿元、52.81亿元。
个股主力资金流向方面,仅有20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C中船、宁德时代、中国卫通、阳光电源、华润双鹤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前,分别净流入6.99亿元、6.27亿元、4.74亿元、4.45亿元、3.64亿元。
145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东方财富、中科曙光、三六零、拓维信息、紫光国微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前,分别净流出14.17亿元、13.43亿元、9.77亿元、9.37亿元、8.22亿元。
说回市场
刚过去这一周,市场可谓惨淡。基本上从周二开始就连续下跌,特别是在周五加速放量下跌。
下跌个股超过了4500家,跌停45个。
要说周五大跌的原因,我们的观点:
1、热点板块累计了不少获利盘,恐慌盘随时可能涌出,就在等一根稻草;
2、周五股指期货交割(股指期权是下周三),通常这一天下跌的概率都比较大
3、盘中利空消息
老美要对我们进行“史上最严酷”的制裁,并“禁止对华投资”;
这也就是为什么迟不跌早不跌,偏偏是这一天的原因。
要说A股散户是真可怜,机构遇到这种单边下跌走势,还能用衍生品对冲风险,做个空不但不亏,保不齐还能获利。
下图是创业板ETF期权(4月合约列表)周五的报价,画框部分是“认沽(做空)合约”的当日涨幅;
其中主力合约(2250)分时图是这样的,最终涨幅388%,买入之后就是妥妥的躺赢。
但散户就难办了,毕竟每个衍生品工具都有50个w的门槛。
能迈过这个门槛的,基本也就不算普通散户了。
试想周五的时候,如果你进了场,结果遇到这种单边下跌,根本就没有跑的机会,除了死扛,你还能怎么办?
人家机构可以看到势头不妙,马上用空单对冲下跌的风险,散户们就只能干瞪眼了。
如果你还有个“亏损加仓”的毛病,那么这一周下来,可能你的仓位不断累加到周五已经相当高了,本想等个反弹好少亏点,没成想最后亏了个大的。
所以一定要改掉亏损加仓,尝试摊低亏损的毛病。
那么作为只能做多的散户应该怎么办呢?
1、学会分辨风险等级;
2、风险加大时,管住手,不要轻易抄底,更不要亏损加仓。
我们周五给大家的两条抄底的铁律:
一、当多周期放量下跌时,必须有一波放量反弹,然后缩量回调,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底部。
就好比下图,只有在竖线位置能进场,因为此时具备了:
大级别指标缩量+均线支撑+DEA线支撑等多个有效底部信号,所以后面才能拉起;
二、如果当日单边下跌,在指数不翻上分时均线前,都不要进场。
如果你遵循的这两条规则的话,那么周五就不会在下午贸然进场抄底了。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指数都没有见底迹象,而且周五的最后一个小时还在下跌加速。
北上流出80个亿,内资更是加速砸盘。
这种情况下,想要直接拉起,难度实在太大,因此不要怕错过抄底的机会。
什么时候出现的上面我们说的两条标准,才会至少有一波反弹。
对于指数和大部分板块,必须明白大跌之后虽然可能反弹,但“反弹不是底”,只有后面缩量回踩,确认底部,才会真正企稳。
但这并不等于市场毫无机会,那些没有在周五放量下跌的热点板块,特别是其中的龙头个股,仍然有可能在下周初就再次拉起。
毕竟资金不可能在这个位置就轻易撤出,热点板块怎么也要有个较长时间的震荡驻顶的过程。
就好比“科大XX”,周五虽然大幅下跌9.24%,但深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1.58亿元;三机构席位买入3.92亿元,一机构席位卖出1.26亿元,合计仍净买入2.66亿元。
说明有大资金在抄底,所以这些有资金的板块和个股,风险只是短线的,真不必太过担心。
芯片等硬件、人工智能等板块、TMT(含传媒)、中字头、一带一路、石油
这些板块是目前的绝对核心,短线确实仍有风险,但一旦抛压不连续,大概率就会再次拉起。
所以要保持关注,并寻找其中的“非标准”启动机会。
说说板块
【中成药板块】
30分钟,如果能够缩量稳住。
120分钟的绿包红缩量得到位,就有可能拉起。
还有热点板块中的【电信运营】
周五虽然下跌了,但是并没有明显放量,30 60分钟目前仍然是缩量底部。
最稳妥的还是要等到120分钟的kd j有w底部形态,但如果资金够强,就有可能在30和60分钟的缩量底部,同时120分钟当前下跌这一波走完就直接拉起。
类似的还有【石油、煤炭、白酒板块】
30分钟也都没放量下跌,可能在120分钟走完,和30分钟共振拉起,但稳妥的,最好也等到120分钟的小W底。
而近期的热点板块,周五基本都在放量大跌,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的120分钟都已经放量下跌了,大概率还需要有个震荡筑底的过程;
下周初即使有反弹,也难以直接企稳,但不能排除资金强硬抄底的可能,所以仍然要保持关注。
一旦出现放量反弹,就可以等待下一次缩量调整的机会。
说回指数
无论50还是创业板,大概率还需要有震荡筑底的过程,怎么也要调整到60和120分钟的缩量底部。
但由于已经连续下跌多日,并且到了新的一周,下周大概率应该有所反弹。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去抢这一波反弹,因为我们无法确定第一波反弹的准确启动时间点,而且第一波反弹往往力度也一般。
我们应该等待反弹的出现,并观察反弹的力度。
如果反弹力度够强,后边再次缩量回调的时候,才会吸引足够的资金进场(毕竟资金也需要确定性的机会),拉起的持续性也才会好。
但对于热点有资金的板块,很可能第一波指数反弹的时候,就会有不错的拉升涨幅,但究竟哪些热点会涨?
是缩量调整的还是超跌的?
我们的观点是:
重点放在周五调整没有放量的那些板块上(注意不是个股)。
因为必须板块集体调整缩量,才可能形成集体拉起,集群效应才会强。
而周五缩量调整的板块,只要等到指数反弹的启动点,形成指数和板块共振底部,大概率就会拉起。
而对于半导体、人工智能这些周五大跌的板块,虽然也不排除下周会出现报复性反弹的可能性,但是风险还是较大,毕竟这么大的抛压,保不齐会在下周引发更多的资金流出,不建议大多数人尝试。
总结一下:
热点交易者(激进型)
1、寻找指数第一波可能的启动点;
2、盯住调整缩量的热点板块;
3、寻找第一波启动点。
热点交易者(保守型)
1、等待指数第一波反弹,并观察反弹力度;
2、等待再次缩量回调;
3、盯住调整缩量的热点板块;
4、寻找第二波启动点。
具体情况,还要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规划。
但无论哪一种规划,都要做到“合理”,像那种“无脑梭哈”、“躺平关软件”,都不属于“合理规划”的范畴,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多多练习“自控力”吧,别老当“三毛、哪吒、金刚葫芦娃”。
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大家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