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血”天玑9200:vivo X90 Pro性能测试

vivo在去年11月带来了全新的旗舰产品系列X90,共有三款手机,其中X90和X90 Pro都采用了来自联发科的新SoC——天玑9200。天玑9200在发布之初就宣布率先支持LPDDR5X 8533Mbps和UFS 4.0等新特性,因为产品定位的原因,vivo这一回用上LPDDR5X 8533Mbps的只有X90 Pro顶配SKU即12G+512G的版本(其他为LPDDR5 6400Mbps),而这款产品也代表了天玑SoC手机目前的最强性能:
参数和外观
在测试性能之前,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vivo X90 Pro的配置:
6.78英寸FHD+(1260×2800)AMOLED中置挖孔曲面屏
京东方Q9发光材质,1300nits峰值,120Hz刷新率,2160Hz高频PWM调光
天玑9200,4002mm²均热板
LPDDR5X 8533(仅顶配,256G版为LPDDR5),UFS 4.0
后置50Mp主摄(IMX989,OIS)+12Mp超广角(IMX663)+50Mp人像(IMX758,2X,OIS)
前置32Mp(GD2)
4870mAh双电芯电池,120W快充,50W无线快充
X轴线性马达(9595),1012D+1116B双扬,IP68,Wi-Fi 7 Ready
素皮后盖,尺寸为164.07×74.53×9.34mm,214.85g重
不难看出,X90 Pro在配置上结合了X90和X90 Pro+的特点,它有X90同款的SoC、新一代的国产高分辨率护眼屏以及120W高功率快充。同时又有X90 Pro+同款的主摄、人像镜头、无线快充、IP68以及相同的设计材质。就性能而言,X90 Pro的顶配版要比X90更强,因为它使用了新一代的内存。

外观我们简单带过,X90 Pro如果不“AB对比”,和X90 Pro+是非常相似的,两款手机都只有黑红素皮后盖,设计也很接近。

不过因为两者内部配置差别很大,机身的开孔、按键位置、摄像模组位置都不相同,因此配件也不通用。

屏幕使用的是来自京东方的Q9发光材质1260P屏幕,横向分辨率介于传统的1080P和QHD之间,拥有1300nits的峰值、2160Hz高频PWM调光,这块屏幕和X90是完全一样的,也属于国产屏幕里参数比较突出的一款。

比较可惜的是,X90 Pro没有用上超声波指纹,是位置比较低的光学指纹方案,这一点和X90也是一样的。
性能测试
X90 Pro相比X90除了在影像配置更强之外,还有一层属性就是它的性能上限更高,因为12G+512G的SKU使用的是LPDDR5X 8533Mbps和UFS 4.0,这也是目前手机领域内存标称频率最高的产品(4266MHz,骁龙平台为4200MHz)。如今天玑9200已发布的产品也就只有vivo X90系列,因此这个版本的X90 Pro也是唯一能代表MTK SoC最强性能的产品。
早在去年11月中旬,笔者就已经测试过天玑9200工程机,当时它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在内存和闪存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通过X90 Pro的测试也可以看出天玑9200量产机有没有达到工程机的水准。在开始测试之前,我们来复习一下天玑9200主要的规格:
CPU:
超大核 1x Cortex-X3 3.05GHz
大核 3x Cortex-A715 2.85GHz
小核 4x Cortex-A510 Refreshed 1.8GHz
缓存:
X3 x 1: L2 1MB x1
A715 x 3: L2 512KB x3 共1.5MB
A510 x 4: L2 512KB,每两颗共享512KB 共1MB
L3 =8MB
System Cache = 6MB
GPU:
Immortalis-G715 MC11 981MHz
从频率不难看出,MTK这一次的CPU频率是比较保守的,毕竟上一代的天玑9000+的超大核主频已经达到3.2GHz(甚至有产品在实测中飙到了3.35GHz),所有的CPU核心都采用Arm最新一代的内核,和隔壁的骁龙8 Gen 2最大区别是天玑保留了传统的1+3+4的架构,而骁龙则是用了新的1+2+2+3。因为Cortex-X3和Cortex-A715都是纯64位核心,所以如果要运行一些老旧的32位app,天玑9200则只会有四颗新版Cortex-A510能起到作用(旧A510是纯64位内核)。
GPU是比较值得讲的部分,虽然看上去只加了1颗核心,但实际上Immortalis-G715是Arm发布不久且比以往定位更高的一款旗舰GPU核心,增加了“RTU”(Ray Tracing Unit),支持硬件级的光追,核心数为10-16。在它的下面还有一个命名规则大家会更熟悉的Mali-G715,区别是核心数更少(7-9)且不带RTU。至于GPU频率也很有MTK的风格,理论峰值高达981MHz。

在理论跑分测试中,X90 Pro的安兔兔跑到了128万以上,这已经超过了天玑9200工程机的表现,也明显要比X90更高。在X90发布后有媒体测试后发现跟工程机差距有点大,觉得是天玑9200量产机“偷工减料”,实际上他们忽视了内存性能对GPU测试的巨大影响。顶配版X90 Pro也算是给天玑9200的峰值性能正名,这个数据也达到了骁龙8 Gen 2手机的平均水准。

Geekbench 5没有什么惊喜,LPDDR5 6400和LPDDR5X 8533的内存频率差距对CPU影响不大,因此X90 Pro的成绩和X90基本相同,多核性能比天玑9200工程机都要高一些。我们直接来看看横向对比数据,因为超大核频率较低而且大核数量少一个,天玑9200在这一项测试中落后于骁龙8 Gen 2。

在GFXBench的测试中,X90 Pro明显要比X90的性能更强,也更接近天玑9200工程机的表现,在OpenGL下的测试,内存频率对GPU性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直接导致这里的帧数差异,在安兔兔的GPU分同样也能体现出这个问题。

在新的API测试中(Vulkan),天玑9200的GPU性能发挥没有这么依赖高频内存,所以X90和X90 Pro在Aztec Ruins两个场景中帧数已经非常接近了,不过X90 Pro还是达不到工程机的水准。

除了上述的一些耳熟能详的跑分,较早前BaseMark也推出了Android移动平台专用的光线追踪性能测试GPUScore: In Vitro ,上文有提到天玑9200的GPU核心——Immortalis-G715有一大革新就是加入了硬件级光追,正好用这套测试可以来“试试水温”。因为是较新的测试,一些前代的平台还没来得及测,这里就只放出vivo X90系列的数据对比。结果发现用低频内存的X90竟然也要比骁龙平台旗舰X90 Pro+强一大截。看来在光追这个新的战场,格局和传统GPU性能对比有很大的不同。
P.S.:根据外媒的测试数据,Exynos 2200平均帧数为21.5fps,也要比骁龙8 Gen 2强一些…
接下来是喜闻乐见的能效测试部分:

以上是基于AndSPEC06的测试数据,对比的都是手机所能跑到的峰值性能的数据,其中还有不少亮点的,总体来看,Cortex-X3配合改进后的工艺,让天玑9200相比天玑9000/9000+有着显著的进步,天玑9200相比天玑9000,在性能明显提升的情况下,能效甚至要更好。跟超高频的天玑9000+对比,也有着更强的性能。而在和直接竞品骁龙8 Gen 2的对比中,因为频率有差距加上手机个体的性能输出能力不同,在性能上两者有较大的不同。

大核的格局和超大核有所不同,手上这台X90 Pro的大核总是跑不满,以至于性能分还不如工程机,但是能效表现不错,这一代的两款以A715作为大核的SoC,在能效方面相比上代产品都有大幅进步。

GPU的能效用GFXBench的两个常见场景做对比,X90的GPU性能虽然和另外两台“正常发挥”的天玑9200有一定差距,但是GPU跑分时的功耗控制却有意外惊喜表现,只看能效数值,它甚至是天玑阵营的佼佼者。而且在Aztec 1440P Vulkan场景中,能效比骁龙8+还略高一些。总体而言,虽然天玑9200相比上代产品在能效上已经有一定进步,但还是无法撼动骁龙旗舰的领先地位。

游戏方面测试比较有代表性且压力较大的原神,场景是须弥城和恒那兰那之间的折返跑图30分钟,手机设置性能模式、200nits亮度、TWS耳机。X90 Pro在这个游戏中表现还不错,平均帧数达到59以上,不过功耗相对于骁龙8 Gen 2的手机会稍高一点,平均约为6W。相比GFX测试中的能效差距,在实际用例中的功耗控制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区别这么大。

观察CPU频率,X3超大核表现得较为“佛系”,基本全程都在来回波动,中后段频率范围是1.2GHz~2.4GHz,A715大核在中后段最高频率也是2.4GHz。

在玩了半小时原神以后,机身正面最高约45℃,背面约43℃,环境温度为22℃。如果是夏天温度高的时候玩这种压力的游戏,还是要上外部散热才会有更好的体验,也能防止机身过热降频。

换到压力更低的和平精英HDR 90fps(测试环境和上文相同),这种压力的游戏对于新一代的SoC完全是小菜一碟,帧数基本没有波动,平均功耗为4.4W。
系统、功能和拍照
系统我们就不赘述了,vivo新一代机型搭载的都是基于Android 13的OrginOS 3,X90 Pro也不例外。在功能上和其他的vivo手机也没什么区别:


天玑9200和其他旗舰使用的骁龙8 Gen 2是完全不同的平台,它自然也会有自身的一些优势,例如X90系列上就首发了“AI机场模式”。这项技术可以通过AI引擎感知起飞和降落场景,提升联网和通讯体验。根据官方数据,捕获网络速度提升79%,飞行过程中平均节能30%。

在游戏领域,天玑9200平台也联合游戏厂商 “整活”,例如在王者荣耀中X90 Pro和X90一样可开启MAGT自适应画质,系统将在对局中根据战况实时切换到最合适的画质,能一定程度上控制手机的功耗,更好地保证流畅性。开启这个模式下玩一局(120fps+MAGT),功耗约为4W出头。

作为新一代的平台,天玑9200也有Wi-Fi 7、蓝牙5.3、LE Audio等新技术的支持能力(Wi-Fi 7相关能力需要后续OTA),不过由于vivo在蓝牙耳机上的布局和小米、OPPO等厂商都不同,他们高端的TWS耳机都只采用高通芯片以及对应的aptX Adaptive编解码,因此这些耳机在X90 Pro上使用达不到最好的效果。所幸的是在进行游戏这种需要低延迟的场景的时候,可以通过LC3来实现更好的游戏体验。此外,由于vivo的手机都不支持LHDC,在第三方产品的选择上会略显局限。
在影像配置上,X90 Pro主摄和人像摄像头的配置都和X90 Pro+相同,超广角则和X90同款。X90 Pro也搭载了自研V2芯片,所以在使用率最高的一英寸大底主摄上,它的画质和X90 Pro+是很接近的,以下是一些X90 Pro的主摄和人像镜头的样张:





充电和续航
vivo X90系列三台手机的电池容量、充电功率都不尽相同,而其中X90 Pro从账面上看是最突出的一台,4870mAh容量是系列中最大的,同时还支持120W有线和50W无线快充,这待遇甚至比X90 Pro+还要好。


实测峰值输入功率超过了100W,约25分钟充满,这算是蓝厂120W快充的正常水准。

在中低负载的PCMark续航测试中,X90 Pro的数据比X90 Pro+还要稍好一些,毕竟电池容量要大170mAh,这个结果算是在意料之中,两者都超过了14小时,是旗舰中不错的水准。
写在最后
相比一年前的天玑9000,天玑9200的商用要显得“低调”不少,甚至在SoC发布3个月以后的现在,也只有首发的vivo X90系列使用了这款平台。作为目前天玑阵营的“性能杠把子”,vivo X90 Pro(特指12G+512G)实际的性能表现可圈可点,性能输出、能效表现相比天玑9000/9000+都有明显的进步,不过,如今发挥出真正实力的天玑9200体验起来“门槛”比较高,大部分玩家对天玑9200的印象都是基于X90标准版,它的GPU性能跟搭配LPDDR5X的满血版有明显的差距。也希望后续会有更多的品牌推出天玑9200的产品,毕竟芯片厂商的良性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旗舰平台的“一家独大”并不是什么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