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金融·第一课:为什么都催你生孩子?
之前你们说,视频中的潜在逻辑一直拆不出来。问,到底有没有啊?是不是骗人的?当然不是,只是从个人角度来说,还是期望你们能自己拆借出来。
不过,既然没人自己去拆,那只能我来做一期系统性的节目,把经济和社会学结合起来,解析社会学背后的金融逻辑。
先讲第一课:为什么,都在催你生孩子?
参考视频:刚需是个讽刺系列

回答问题之前,先说金融逻辑。
金融的核心就是负债和杠杆,负债就是把未来的收入拿到了现在消费。如果现在的消费是有成长性,且在未来可以有收益反馈的,则此消费叫投资。如果现在的消费是消耗性的,且在未来不会有收益反馈的,则此消费叫负债。
因此,消费具有两重属性,金融就是追求成长性的消费,也由此类成长性的消费来获利。所以金融的基础属性,叫做:投资。

但投资的本源属性又叫做效率,为了追求效率,投资需要尽可能的转移更多未来的收入,因此成就了杠杆。杠杆的增加,人为延长了收益反馈的周期,就必然导致超过了收益周期的时间,是需要额外支出补足金的。这种补足金,叫做利息。
所以杠杆加的越多,增加补足的废物时间就越多,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越多,使得最终需要支付的利息超过了项目成长性的反馈。这种超过,就行了金融骗局的雏形:庞氏。

所以,金融越是发展,发展的越快,杠杆加的就越多,需要支付的利息也就越多,庞氏骗局也就越大,需要承接骗局的人也就越多。
所以人口数目不但决定了消费市场有多大,还决定了负债空间有多大。因此才有了那位说的,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虽然人的价值由:生产资料属性和劳动力属性组成,但是前者的生产资料属性,需要依靠劳动力属性才能产生价值。
因此,当大家好奇,是什么原因,让所有人都在指责年轻人:
为什么不生孩子?
为什么不奋斗?
我想你应该有答案了。
https://mp.weixin.qq.com/merchant/mppaysubscribe?action=go_paid_article&article_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zIwMDQxMDkxOQ%3D%3D%26mid%3D2649902912%26idx%3D1%26sn%3D853d5ca16aa9b9ddc25c3c6c449752be%26chksm%3D8efb7d08b98cf41eaea47672cea875c13d93ef319a78be330f2bbdb55c8cac82452b4b96d62f%23rd&token=854204649&lang=zh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