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环艺设计考研上岸经验专访 | 北京林业大学初试第八#余婧:那就是“去北京”。

2021-09-24 09:26 作者:突围设计考研  | 我要投稿




“ TUWEING · 中国针对性设计考研备考平台 ”


突围到此真的十年了

2011.01-2021.08

十年如一日,每一年坚持找寻一个新方向

···

2014年,突围“针对性”教学模式的全覆盖

2015年,突围“品牌化、系统化”专业运营

2016年,《高分攻略》系列丛书全国出版

2017年,独家原创“师训体系”建立与传承

2018年,全新课程体系的整合与首次升级

2019年,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课程模式

2020年,全面深化教研与教学的内容输出

2021年,扎实推进课程模块化整合与衔接


۰ ۰ ۰


文稿 /突围君@TUWEING

字数 /8606字 /22MIN


2021年,冬天已经过去,我们积蓄了一冬的温暖力量终于得以释放,21届国内各大高校都已经发布了自己录取计划,22届的你们是否已经开始准备跃跃欲试,今年的考生们也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下来自己的紧张情绪迎接即将开始的春天。为了让大家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未来学习的样子,为了重新坚定自己辛辛苦苦树立下来的新目标,沉淀十年的突围为大家带来了“那些高分的故事”特辑,这次所有的对话可能都与你的未来息息相关,但却具有别具一格的打开方式。



那些你很冒险的梦

|


余婧

本科:浙江农林大学,本科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室内与家具设计),报考院校&专业:北京林业大学环艺设计,初试分数:398,英语:71,政治:73,设计理论:118,设计手绘:136,初试排名:8,突围全程班次学员,2021届成功上岸。

TUWEING-ER

突围“针对性”设计考研专访人

2011年成立,2014年全国首创“针对性”设计考研《突围模式》,出版了《视觉传达设计考研高分攻略》、《工业设计考研高分攻略》、《环境艺术设计考研高分攻略室内篇》、《环境艺术设计考研高分攻略景观篇》、《设计考研理论红宝书》等设计考研必备教辅书籍;成功原创出品了“院校微访谈”、“设计考研上岸专访”、“设计理论21天打卡STUDIO”、“3×7天手绘打卡STUDIO”、“设计考研最后四套卷”、“复试与调剂通关宝典”、“造型解构十六周在线手绘基础课”、“逻辑建构在线理论课堂”等一系列设计考研原创产品与课程体系。


 👀




聊聊你自己,选择这条路。

Tuweing Design:可以聊一聊你的全年复习技巧么?
Yu:大家好啊,我希望我的经历可以带给大家一点力量。

如果把我考研的关键词挑出来,大致是那么几个:跨考、非应届、裸辞,双非考211、二战、在职

每个词我敲下键盘的时候都感到很窒息,应该很多同学可以在我的经历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路很长,我一点一点讲。


我是2018年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我学的是工科中的材料学,偏向室内设计。毕业之后进入了某装饰行业的TOP10的公司,看起来很不错,但是真实工作和毕业前的想象有很大的出入,永远画不完的图纸,永远加不完的班…这些忙碌而琐碎的日子其实真的会慢慢磨掉一个人的朝气。坚持了一年之后,我觉得现有的生活非常的不对,问自己是不是以后一直想干现在工作,我回答是否定的。我不想,我想跳出去,去再去搏一个往上走的机会。所以我就想考研吧,于是在选好学校之后当机立断就辞职了。


作为一个工作过的人想对刚毕业还未就业的同学说一些话,设计这一行讲究的是经验,每个学设计的人都想做成为设计师,但往往只有极个别可以成为设计师,大部分的同学都是在绘图和做一些琐事。室内设计一行的门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低,只要你会个cad你就可以去应聘。但如果你想做设计,想做方案,想去大的设计院或者外企设计公司,学历很重要。我现在是在浙江大学设计院,可以说院里卧虎藏龙,学校不好,学历不高直接连简历那一关都过不了。我之所以选择考研也是在工作做项目的时候接触到了很多厉害的设计公司,但是以我的学历我根本进不去,所以我选择辞职考试来提升自己。


接下来谈一谈择校

首先考虑了地区,因为向往首都嘛,所以就把范围框在北京的高校里。然后是本科是林业类学校,所以就首选的同为林业类的北京林业大学。同时北林的信息是非常公开透明的,可以直接在官网找到历年的初试和复试分数线,甚至精细到了报考的同学的各科成绩和复试的成绩,这类的信息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些分数信息,心中就大概有了底,初试的每一门课都会有一个目标的分数。但是同学们在择校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地区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学设计的我们来讲,北上广江浙沪一定是我们首选的地区,因此这些也是考研的热门地区,那难度就不言而喻了。


接着是选学校

是想考普通高校还是211还是985,这就看个人的选择,这取决于你是想好好搞设计研究还是我就拿一张硕士文凭就够了。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无所谓对和错,就是看合适还是不合适。那当然你付出的努力也是不一样的。这边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在择校的时候可以有一个小目标:就是那至少得比本科学校好吧。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那我本科是双非,所以我研究生想考一个211 。所以大家也可以按照我这个标准去选择学校。在确定好学校之后(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之后),切忌左右摇摆,除非学校大幅度缩招甚至是不招,那你可以中途换学校。其他情况千万要坚定,精力的时间不要浪费在犹犹豫豫上面,确定好了就是去干,就是去学。别人考什么学校那是别人的事情,考研是自己和自己较劲。


接下来谈一谈政治(第一年69,第二年73)

政治我觉得最不会失手的一个科目,是最稳妥了一个,听我说来。我两年考试,政治分数第一年69,第二年73.还算是稳定的。有一句话这么说政治不是看你发挥的怎么样,是看肖秀荣老师发挥的怎么样。所以老师和资料是很重要的。

那前期打基础的时候一定是看徐涛老师的强化班(一般是四五月份开始,不用去背诵,看就可以了。)讲得非常有意思,搭配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以及徐涛的小黄书,有精力的话还可以做腿姐的30天70分。前期准备政治的时候不用花很多时间,以看视频为主,1000题为辅,还没有到背诵的时候。后期大概九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大幅刷题,甚至二刷三刷,我是把能买到的徐涛腿姐肖秀荣所有的题目都买回来了,也不会很多,可以做的完。1000题我刷了三遍。把二刷三刷还是做错的题目重点圈出来,那这一章的学习我一定是存在问题的,所以回过头再去看看这一章的视频课,查漏补缺。到11月份的时候,强推腿姐的技巧课,搭配能买到的各种押题卷(只做选择,不做大题)。再到12月份的压题课(腿姐的课是真香)她会讲答题的逻辑思路和方法。最后的最后一定是肖四,大题背到滚瓜烂熟,脱口而出。那政治绝对不会存在大问题。


关于英语(第一年70,第二年71)

同学们记住这才是拉分大魔王,在北林进复试的人里面,英语几乎都在70+。英语很重要。我的英语不是特别拔尖,六级考了三四次才过的,所以我在英语上花的时间也挺多的。英语最重要的就是真题,所以真题一定要全部买回家,不管英语一还是英语二,全部买下来。真题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课我推荐看唐迟的:阅读的逻辑。我在一开始是先刷英语一的阅读,把不会的单词圈出来反复背。暑假结束以后开始刷英语二,一天一篇,不会的单词圈出来抄在单词本上,反反复复背。全部刷完之后做精翻,去分析做题的逻辑,这样下来英语会有很大提升。20年考研我英语阅读错了三个,还算满意的一部分了。最后复习的就是作文,我的作文是很薄弱的,这一部分我没有特别的推荐,大概就是刘晓燕,王江涛等等的各种作文模板,背熟即可。


关于专业课(第一年119,第二年118)

北林的专业课还是较为简单的,题目很简单,题目结构也很简单。书就是三本《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世界现代设计史》。推荐一下相应的辅导用书,如图:

以上三本书非常好用,强推。背就完事儿了。


关于手绘(第一年94,第二年136)

手绘我想讲的话就很多了。我第一年考研失败就是因为手绘拉分了,才94分直接无缘北林。第二年手绘136分,其中有42分的差距。我后来有好好反思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距,其实手绘这么门课就是讲究一个感觉,那感觉就是来源于多练。万事归根到底就是勤能补拙,量变导致质变。手绘我当时报的是突围的暑假全程班,从暑假两期到国庆和考前一条龙服务,我自认为性价比非常高,而且突围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氛围我觉得都是比较好的。手绘最简单的其实就是完整度要高,明暗面要出来,颜色鲜亮一些,能让你的考卷从一堆试卷中脱颖而出。手绘的学习一般最重要的就是放在暑假的时间内,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上面介绍各科学习的时候,总是把九月作为分水岭。因为七月到八月是学习手绘的黄金时间,也是奠定基础的黄金时间。一定要抓住这一段宝贵的时间,埋头集训,给自己打个好基础。


以上呢是关于学习的部分。那其实除了学习这些硬性条件以外,考研更加考验的其实也是自己的心态。


接下来我有些话想对一战失败的同学来讲,希望能够帮到你。

如果同学们的一志愿是一些比较好的学校,那真的要做好一战失败的准备,这话听着很残酷,但是事实如此,一些热门学校的考研比高达1:10,甚至更高。所以一定要做好准备。我在一战的时候是选择了脱产备考。毕竟是第一次考试要给予它最大的尊重,脱产的好处在于可以全身心投入学习,几乎没有外界的干扰。当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如果是大四在校生那相应的压力会小很多。如果是和我一样的毕业之后辞职备考,就会面临几个问题,比如:要在外租房吗?去哪里复习比较高效呢?生活费怎么解决呢等等。那像生活费这些肯定是要来源父母的支持,这占了大头。我个人是在杭州工作的,辞职之后继续选择在杭州租房备战,这样一来虽然生活成本高了很多,但是更有利于复习。那像备考的地方,最优选择一定是学校的图书馆和考研教室,几乎零成本,而且你会收获一群研友互相加油打气。一战时我刚好在浙大旁边租房,那个时候没有疫情所以可以自由出入学校,我就找了个考研教室,把书啊什么的全部搬了过去,每天只要拎个包就可以去学习。这是性价比最好的一个选择。那现在疫情的情况下,学校基本都是封闭管理。就像我二战的时候,进不去学校了,那该怎么办呢,还可以选择付费的自习室,或者是当地图书馆之类的。前者的便利性很高,可以放书利于长期学习,但是有一定成本,后者是免费的但是不能存书以及要抢位子之类的。所以各有优缺点吧,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非常不推荐在自己卧室里学习,你在床上躺着的时间一定大于坐着的时间。


一战出分数之后

我很惊讶于我的分数但也很坦然的接受了自己的失败,我是这么安慰自己的:毕竟是211嘛,他要那么好考他不是北京211了哈哈哈哈哈。所以接下来就是考虑要不要二战,以下我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到二战的同学。当你做出要考研这个决定的时候,一定是考上为止。所以不管你是不情不愿还是重整旗鼓,绝对还会再考一次。当然会有难挨的时候,其他人都拟录取了,或者是找好工作啦,或者是年入多少多少万啦,而自己呢,说得好听点有一个不服输的灵魂,其实就是一无所有。特别是我大学同届的朋友研究生都快要毕业了,有的海外留学都回来开始赚钱了,那种压力无法诉说,也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但是没有办法,只有成功才能解决。考研的时候心态一定要放好,是一场持久战所以不操之过急。在我调剂都失败了之后,我看了看自己的银行卡余额,然后决定去北京旅个游吧,去学校门口看看再给自己鼓鼓气。从北京回来之后我就决定要二战,但是不选择脱产二战,因为有了一战的基础打算在职准备,所以我就开始投简历找工作。正式的学习计划启动是在九月份。那在职二战最难以协调的就是时间,不可避免地会有加班,那学习的时间差不多就是在晚上和双休日。所以我一般工作日的晚上会选择24小时开放的自习室,从下班开始到12点结束。双休日选择杭州市图书馆,早早的去图书馆抢个位置,从早上到晚上闭馆为止。那三个月肉体上很累,崩得很紧。但是精神上很充实,特别是完成了学习计划走出自习室之后,插个耳机骑个自行车悠悠哉哉往家赶,感觉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生活坚韧而向上,那种感觉妙不可言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最重要的就是我说了很多次的心态,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比如我今天要刷几篇阅读,要背几个单词,要画一幅小景,要背几个知识点等等,当完成了所有目标之后,完全可以打把游戏或者是看个综艺放松一下,劳逸结合才是王道。


这边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初始出成绩的感觉,初试查成绩那天是最紧张的,北林是27号下午两点出成绩,从27号上午就开始紧张发抖焦虑。完全不敢看成绩。我记得我颤抖着输入准考证号和学号的时候,我根本不敢把手机拿近。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然后偷偷瞄了一眼,看到总分看到排名,那一瞬间我就知道了“去北京”实现了,还不敢相信,自己何德何能能考出这个分数哈哈哈哈哈哈哈。接着就是各种发微信报喜,当时的那种梦想成真的快乐我觉得会一辈子铭记,我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最后也可以收获这种喜悦。


写在最后

考研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较劲,不要去烦恼其他人学了几个小时,做了几篇阅读,这毫无意义。你能比的就是过去的你和现在的你,乾坤未定,你我都是黑马。



这些小故事,陪伴一直走。

Tuweing Design:有没有某段话一直在支撑着你走下去?
Yu:“去北京”,大概就成为我的一种执念。可能是一个南方人对于北方城市的向往,也可能是对于首都的向往,也有对于繁华城市的向往,从此之后心心念念“去北京”。其实后来无数个辗转反侧睡不着的深夜里,无数次自我剖析的时候,我发现“去读研,去北京”已经成为一个模糊的概念,不代表一个具象的东西,它就变成一种对于新生活的渴望,对于更美好的未来一种渴望,同时也是对现有不满生活的救赎。应该就是有了这样的目标之后,日子变得有盼头,给自己画了一条能看得见的终点线——初试分数线就摆在那,超过他梦想就实现了。就是靠着这种信念,在很多很多个枯燥乏味的时刻给自己打气。变得执拗一点,变得坚固一点,变得钻牛角尖一点,然后惊喜翩然而至。


Tuweing Design:为什么会选择考研这条路?
Yu:因为先尝试了工作,发现工作与自己的预期有很大的出入,然后想要进去厉害一些的设计公司,那我的学历或者说程度达不到他们的要求,所以需要继续学习。如果没有选择考研的话,那可能会选择改行。


Tuweing Design:你确定学校的时候做了哪一些功课?
Yu:就是先确定地区,我一直想去北京,目标就框在北京的学校里,北林和自己的本科是同为林业类学校 觉得比较亲切一点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林。


Tuweing Design:这一年复习走完,你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Yu:从一战失败之后,其实还蛮焦虑的,总觉得找不好满意的工作又没有学上。决定二战之后反而心里安定下来,因为有了一个目标,觉得生活有盼头了很多,后期的心态还是挺平稳的,一直到考完试。

Tuweing Design:考研的这四门科目,你认为你发挥最好的一门或者你认为发挥最差的一门是哪个?
Yu:发挥好的是手绘 没想到会有136分。发挥最差的我觉得是英语和理论,英语的话我知道作文有点翻车了,我校对过客观题答案,所以对于71分的英语不太能接受。理论也是,可能是自己的逻辑写作还是有欠缺的,所以也不太理想。


Tuweing Design:备考的这一年里,有什么特殊的日子或者记忆让你很难忘却?
Yu:备考的这一年过的比较平淡的,也没有发生什么哄哄烈烈的大事情,因为复习都是按着计划走,按部就班的。那说难忘的记忆也是有的。我最难忘的应该是晚上12点从自习室出来,骑个共享单车边插个耳机听着音乐,悠悠哉哉往家里赶得时候。12点的杭州还是很安静的,路上也只有在奔波的外卖小哥。我每次骑回家的时候脑子都在想,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努力,每个人都有闪闪发光的未来,这样一想心情会奇迹般变好很多,心态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说那段路和每天1点杭州的夜是给我记忆最深刻的。


Tuweing Design:今年的初试理论考题中,哪一个题目你回答的印象最为深刻,你是如何解答这道题目的?
Yu:有一题是写塞尚的设计作品成果和贡献的,是一个25分的大题,为什么对他印象深刻是因为这个知识点前一年刚考过,我就默认他不会再出现了,就没有很大力气去背他,结果打开试卷看到这个题目我都懵了,25分的一个论述题,的确对我难度很高。


Tuweing Design:对于你报考的学校而言,你觉得复习理论需要有哪些侧重点去重点攻克?
Yu:我觉得就是最后的论述题一定是拉分的关键,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逻辑,就仿佛写了一篇小型的论文一样,有理有据分数才会高。我就是不擅长写论文,估计回答得很没有逻辑 才导致分低。


Tuweing Design:今年你的手绘分数是否出乎了自己的意料?
Yu:非常出乎意料,前一年第一次考的时候得分是94,我基本对手绘是没有报什么希望,觉得能拿个平均分就很好了,结果最后的分数还挺好的。我觉得可能是掌握了手绘的一些窍门,他没有我想象的这么难。


Tuweing Design:你是如何看到很多考生刚开始决定考研的时候过于看重所谓的风格一说的这件事的?
Yu:没有参加考试之前,很过很多传说,说北林喜欢什么什么风格,不喜欢什么什么颜色等等。但其实最后我又去看其他考北林的同学 他们的快题,风格还挺迥异的,所以没有什么学校喜欢哪种特定的风格,就是自己画的好就可以了。


Tuweing Design:聊聊今年的复试情况吧?
Yu:英语面试是先做一个自我介绍,大概两分钟左右。然后老师会问一些问题。我被问到的是最喜欢的设计师,还比较简单一些,都可以提前准备准备。手绘,口语和面试。面试的占比比较高,需要注意。

Tuweing Design:等待录取名单出来的时候,你有怎样的心态变化?
Yu:北林的复试成绩名单出来的很快,第二天就出结果了。我的心态还是平平淡淡,因为初试分数比较有优势,而且复试也没有翻车,所以坦然接受。


Tuweing Design:你是如何看待压力的?
Yu:压力一直都在,我也时不时的就会变得很焦虑,但是我努力不去想焦虑的事情,用其他事情去分散注意力,比如看个综艺,吃个火锅,打把游戏,平复一下心情。也可以幻想一下考上的日子,反向激励一下自己。


环艺设计考研上岸经验专访 | 北京林业大学初试第八#余婧:那就是“去北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